张翎, 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于多伦多市, 在一家医院的听力诊所任主管听力康复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邮购新娘》(台湾版名《温州女人》),《交错的彼岸》, 《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 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2000),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2005),第四届人民文学奖(2006),第八届十月文学奖(2007),《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小说奖(2008)。小说多次入选各式转载本和年度精选本。其中篇小说《羊》,《雁过藻溪》和《余震》分别进入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张翎
三代女人生命孕育的惊世传奇七十年间天地翻覆的沧桑风雨一部长篇巨著,入木三分刻画女性坚强生命形态-1942—2008年,将近七十年的光阴,足以囊括一段厚重历史的风云变幻。故事中的三代女人,生于三个乱世,又在三个乱世里生下她们的女儿。女人拼了命地逃离过往与故乡,却始终无法逃脱宿命套在她们身上的镣铐,她们注定要世世代代在孤独中经历生产的阵痛。女人的痛,来自男人和世道,可是男人无能为力,世道无可奈何。女人能做的,唯有以隐忍的姿态反抗。好在上帝是公平的,那些历经苦难而屹立不倒的女人,最终看到了生之希望。
张翎
这是一部很难定义的书。从娱乐角度来讲,可看作一本言情小说,每对男女的爱情故事,精彩且揪心,结局意外且无奈;从历史角度来讲,堪称一部女人的抗争史,这个家族的三代女人,与历史抗争,与现实抗争,有时输,有时赢,沧桑厚重的历史,反倒成了女人的陪衬;从社会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个迁徙的故事,所有种族的移民原因,无非是为了寻找机会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人类自我价值意识的觉醒;从文化角度来讲,这是一部寻找之书,寻找家园,寻找归属,寻找慰藉。书似乎有点难懂,但道理简洁明了,一言以蔽之:我们苦苦求索,无非是为了安顿皮囊和灵魂。
张翎
一部关于选择、困惑、现实与挣扎之书那些犹疑的人物,多少有我们的影子他乡与故乡之间的留恋与割舍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抗与融合-义无反顾是巧合,摇摆不定是人性。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犹疑、困惑、挣扎是常态。书里的男男女女,如孙望月、宋世昌、刘晰、南星子,在选择了要走的路之后,并非义无反顾,而是犹犹豫豫地揣摩着那条未选择的路,分析利弊,长吁短叹。如同流出了源头的水再也回不到源头,故乡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午夜梦回的情怀,而他乡才是日日相对的现实。可他们却又始终与那个现实若即若离,不能完全融入其中。于是,就成了他乡和故乡中间的边缘人。
张翎
真正的勇者,纵使深陷泥沼,亦可于尘世高歌,在绝望中开出一朵芳香馥郁的花。-19世纪60年代,中国江汉平原十七岁的少女刘小河,被父亲用两袋土豆的价格卖给了人贩子。人贩子把小河转卖给了加拿大巴克维尔镇里的一个中国男子为妻。巴克维尔镇两端分别住着白人和中国人。两个族裔由于互不了解而产生隔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而这个改名为芙洛的中国女人,使镇上的风气发生了变化,两个族裔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沟通。勤劳的女人芙洛,每天是镇上起得最早的女人。她死的时候,全镇的人给她立了一座墓碑“睡吧,芙洛,睡吧”——因为她终于可以安稳地歇息了。
张翎
2009年,一个浑身名牌却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女人,正局促地在塞纳河畔踱步,她将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和一个陌生女人当面对峙,走上儿时与母亲牵手同去的路。命运奇妙地让这个家庭的女性经受一样的遭遇,共同叩问近三十年的婚姻为何存在背叛。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们会选择隐忍还是爆发?十件物品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社会、家庭的真实生活图景,十段回忆串联起三代人一生的爱恨纠葛;人性的幽微、生活的苦难及时代的变革都在张翎笔下构建,展露其脆弱与温情。
张翎
正如莫言在序言中所讲的那样,这是一部侦探小说,因为它具备了侦探小说的一切条件;也可说是一部家族小说,因为作者用多重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南方的金氏家族和美国加州酿酒业大亨汉福雷家族的故事;还可以说是一部地道的情爱小说,这里讲述了形式和气质多样的爱情故事,但几乎都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将其看作一部寻根小说也没有错,作家用写作在寻找自己的根,或者说她把写作当作了回归故乡和进入故乡历史之旅。这部小说的丰富和多解,让人感到难以言说,但这也正是它与众不同之处。
张翎
活下来只是开始,冯小刚震撼大片《唐山大地震》原著小说,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天灾来临的时候,人是彼此相容的,因为天灾平等地击倒了每一个人。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天灾过去之后,每一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