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石破天惊,奠边府决战终于打响 首战告捷,越军攻占兴兰高地

担任主攻的越军第141团在炮火掩护下与敌人短兵相接。209团辅攻,以久经战阵的第130营打头阵。

天色就要黑下去,最后一个波次的法军飞机盘旋在奠边府上空,寻找越军的大炮阵地。突然,在奠边府北部山包上,越军高射炮营开火了。一架正在向越军集结地域俯冲的飞机被击中,冒着烟飞走了。余下的法军飞机吃了一惊,四散纷纷。

天黑前,法军无法再向奠边府上空调集战斗机。奠边府会战开始的时候,法军失去了制空权。

18时15分,越军步兵发起进攻。18时28分,辅攻方向的第130营向前占领了第一个法军阵地。在猛烈的炮火中,兴兰高地上法军两门105毫米榴弹炮被摧毁,炮手被打死打伤。

越军战士勇敢冲锋。在兴兰高地东北部2号阵地上,越军进攻营被法军火力点压制了,越军战士成排地伏倒在地面上。火网下,越军战士潘庭耀扑上前爆破,手榴弹投光了,子弹打完了。这时的潘庭耀已经扑到了敌碉堡枪眼旁边,他一跃而起,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法军的机枪射孔。他为越军赢得了短暂的时间,身后的战士一跃而起,突破了2号前沿阵地。

战斗延伸到兴兰高地纵深,双方的大炮也都各自延伸,以对方火炮阵地作为主要射击目标。

夜色渐渐浓了,越军第312师指挥部里的空气紧张得几乎凝固。师长黎仲迅和董仁站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听着从前方阵地上传来的团、营长们的报告声。在他们身边,杜展潮带着翻译王德伦正静静地注视着师指挥部里发生的一切。终于,杜展潮和王德伦有些忍不住了,他们走出指挥部,走进浓浓的夜色,朝兴兰高地方向望去。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幅蔚为壮观的战争图景:越军的榴弹炮、重型迫击炮炮弹正从不同的方向朝着兴兰高地飞去,在夜空中划出长长的、闪亮的光道,如同一群火鸟共赴火海,去呼唤一个民族在火焰中赢得新的生命。

从奠边府中心区,也有法军的大炮还击,亦如火鸟升空,四散而去。王德伦惊讶地看到,有两发相向而去的“火鸟”在空中竟然撞击在一起,顿时火花迸溅,直上云霄。

由于兴兰高地指挥官佩戈少校阵亡,防区指挥官科谢必须毫不迟疑地任命阵地上的临时指挥员。他打电话要自己的副手马尔泰勒少校和参谋长瓦多少校一起到他的掩蔽部来商量,究竟让阵地上的哪位连长来代理指挥。

瓦多到得稍晚一步,只见科谢的狭小掩蔽部里已经挤得满满的,只好找了一个墙角坐下来。正是这个无意的选择救了瓦多的命。瓦多刚刚坐下,一发越军的炮弹不偏不倚从掩蔽部的通风口里打了进来,落在科谢身前爆炸了。

待到硝烟稍散,掩蔽部里血肉模糊,两名参谋当场死去,马尔泰勒少校负重伤。瓦多也负了伤,但是没伤着要害。他睁开眼睛,一眼看见科谢倒在地上,两腿都炸断了,两臂和胸部负了重伤。在一瞬间,倒在血泊中的科谢还有知觉,他喃喃地说,我太渴了,快给我点水喝。没过一会儿他就死去了。

夜幕降临,越军的进攻达到高潮,法军前哨阵地的两个指挥所都瘫痪了。接到了报告的德卡斯特里打电话告诉朗格莱:“科谢阵亡了,现在由你接替中部防区的指挥。”

夜晚9时,德卡斯特里接到从兴兰高地阵地传来的最后一次报告:“越军到处都是,我们被包围了。”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兴兰高地守军的抵抗还是顽强的,进攻的越军同样蒙受了重大伤亡。然而越军士气高昂,志在必得,在重炮火力上又占了压倒优势,兴兰高地的防御火力渐渐弱了下去。

夜11时,越军再度发起进攻。11时30分,黎仲迅向武元甲报告,第312师提前30分钟完全占领兴兰高地,法军600余人被歼,约有百余人溃散。

1954年3月14日凌晨2时许,德卡斯特里向河内的科尼发电报:“自0时15分以后和‘比阿特丽斯’(兴兰高地)失去联络。通过无线电监听可以判明阵地已失守。科谢中校阵亡。”

几乎同一时刻,韦国清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了奠边府战况:“(昨)下午5时,越军主力第312大团攻击奠边府东北面的兴兰高地据点群。这里工事坚固,敌多躲入地下室抵抗。越军缺乏对付地下室的战斗经验,故战斗时间较长。激战四小时后,才全歼据点守敌外籍步兵一个营,俘敌260余名。敌运回伤兵78名到芒清中心区。”韦国清还报告说:“此次战斗,各大团的顾问组深知初战必胜的作用,他们精心帮助组织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从勘察到部署,从战术到技术都进行了具体的帮助。”

应该说,这一仗越军打得相当好,只是韦国清意犹未尽。

奠边府会战的第一天结束后,茹夫一在当天日记里写道:

1954年3月13日,午间,向(顾问)团首长作了关于部队准备情况的汇报,估计初战无问题。

同晚,开始第一仗。主攻方向未突破,而另两个助攻方向则均及早突破,既使人捏一把汗,又出人意料。20时即结束战斗,全歼敌一个营。

印度支那战场之敌第一次遭受如此猛烈之炮火,而友军也是第一次组织这样密集火力进行攻坚战斗。这一天突破,则以后部队攻坚问题也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