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200年的现代舞台 单向度的人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很热闹。当时中国在搞文化大革命,西方则兴起了“新左派”运动。一时间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妇女争取权利、性解放等运动聚集在了一起。到1968年这场运动达到了顶峰,学生游行、工人罢工,对资本主义的现存体制的不满情绪弥漫着整个社会,不少人认为革命已经到来。
在这场运动中青年人崇拜的精神领袖有3个,被戏称为“3M”。因为他们的名字在西文中开头的第一个字母都是M,他们就是马克思、毛泽东、马尔库塞。
中国文化大革命提出“造反有理”,而这时西方激进的青年也要造资本主义世界的反。有不少人成为毛泽东的信徒,被称为毛主义者。
马尔库塞可以说是当时西方的造反领袖了。他1898年出生于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里。很早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19岁加入社会民主党,两年后又退党以抗议它对无产阶级的背叛。德国革命失败后他放弃政治,转而研究哲学,并且成为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他搞哲学似乎比他搞政治更成功。后来他加入了法兰克福学派,并成为其中的主要成员。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最著名的作品,它的核心就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这部作品为他在60年代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被媒体称颂为“新左派之父”,成为了美国和欧洲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
单向度的人也因此成了流行术语。“向度”在英文中就是“dimension”,也可以翻译成“方面”或“维度”。什么是单向度的人呢?说白了,就是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马尔库塞认为正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它压制不同意见和声音,压制了人们对现状的否定和批判。
这种观点也许会让你感到奇怪。在我们的印象里,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很民主的。那里有不同政党竞争,有新闻自由,政府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多得是,人民不满还可以上街游行示威,怎么在马尔库塞眼里就成了极权主义社会呢?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极权主义不同于以往的极权主义。以前的极权主义是采用恐怖和暴力手段,不服从政府和当权者会被投进监狱,遭受迫害,甚至被杀害。
然而,现代的极权主义社会,却正在于它有对立派别和对立意见的存在。
马尔库塞解释说,因为这种对立只不过是表面的对立,就像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虽然两派争权夺利,但他们毕竟都是资本主义政党,并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又比如在西方社会,群众可以游行示威,但他们反对的只是政府的一些具体措施,并不反对社会制度。甚至旁边还有警察“保护”,以防出事。
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丧失了革命性,这就是极权主义的最好证明。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马尔库塞分析说,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生活方式被同化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也有汽车,也能像老板一样旅游、享受各种服务。既然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哪还有心思造反呢?
从文化上看,当代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是一些你亲我爱、花好月圆的商业文化,它们为大众提供娱乐和刺激,目的也只是赚钱而已。这些东西品质低劣,人们整天接受这些东西,那还能激起对社会的反叛,想像更高级的生活方式呢?所以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是不自由的,但却是舒舒服服的不自由!
马尔库塞的观点点燃了不少人隐藏在内心的批判、革命的火焰。你从中是否也能获得一种批判的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