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郑成功复台之战 第三节 登陆禾寮港
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初一,郑成功在战斗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决定命令他的儿子郑经留守厦门,亲自率领大军东征。临出发前,郑成功在金门举行了隆重的“祭江”誓师仪式。除了文武将士以外,老百姓也扶老携幼前来参观,并送别亲人。二十三日(公历4月21日),郑成功率大军25000人(一说40000多人),战船100多艘(一说3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但见帆樯蔽日,旌旗如云。数百船舰,首尾鱼贯,浩浩荡荡地向东南挺进。第二天,大军到达澎湖海面,狂风暴雨突然袭来。郑成功传令船舰暂停前进。但是一连一个星期,暴风越刮越大,并无稍杀之势。有的部将建议继续停泊,但是为了早日收复国土,郑成功当机立断,决定冲破狂风骇浪,按照预定计划,于三十日(公历4月28日)晚,下令大军冒雨从澎湖开拔,于次日拂晓航抵鹿耳门港外,候潮应风而进。
台湾海岸线很长,可以登陆的地点很多,郑成功选择鹿耳门登陆台湾,是经过周密考虑的。鹿耳门位于赤嵌城、台湾城附近,一入鹿耳门,就可以控制赤嵌城及其港口,断敌出海之路。但鹿耳门形势非常险峻,由鹿耳门外海进港只有两条航路:一条是一鲲身和北线尾岛中间的南航道。这条航道,口宽水深,但有敌舰防守,荷兰人在台湾城上又置重炮控制了航道,要想通过,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另一条是北线尾岛北部的鹿耳门航道,即北航道。这条航道,阔仅里许,迂回曲折,水中沙石淤浅,是荷兰殖民者疏于防范的一条航道。通过此航道,可在赤嵌楼北部的禾寮港登陆。郑成功决定从北航道突入,他所以作出这样抉择,一是了解荷军在此并未设防,二是有何廷斌等熟悉航路的人作向导,并掌握了该处的潮汛情况。
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大涨。郑成功“密令何廷斌坐在船头,按图纡回”(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十一)而进,使大小战舰顺利地通过鹿耳门,进入内海,将船舰分布在台江之上。荷兰侵略者对郑军这种出乎意料的行动感到束手无策,惊叫“兵自天降”。当晚,郑军突破海面上荷兰夹板船和赤嵌楼炮台火力的拦阻,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在赤嵌西北约10里地的禾寮港登上了海岸,切断赤嵌楼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并扎下营寨,准备从侧后进攻赤嵌楼。台湾各族人民闻讯接踵而至,“男妇壶浆,迎者塞道”。(杨英《从征实录》)争先恐后地用各种运输工具帮助郑军登陆,表现了台湾人民殷切盼望和热烈欢迎祖国军队收复台湾的热情。
台湾人民箪食壶浆迎接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