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地名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地名
北洋军阀垮台以后,执政的国民党改都南京,政区有一些更改,地名也随之有了一些变动。
(1)首都既移南京,则北京改称为北平,直隶省也改称为河北省,并入旧京兆所辖20县,以旧口北道所辖10县改属新设的察哈尔省,奉天省改称为辽宁省。
(2)增设宁夏省,以原属甘肃省的宁夏道所辖八县及阿拉善与额济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两旗合为宁夏省,省会宁夏即今银川市。又划原甘肃西宁道七县入青海,设立青海省,并以西宁为省会。
(3)改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四特别区为省,川边改名为西康省,并并入四川的原建昌道所辖部分属县。四省省会分别为承德、万全(今张家口)、归绥(今呼和浩特)与康定。
(4)实行省县二级制,后来又感到统治指挥仍不方便,所以又在一部分省中,如苏、皖、浙等等,推行行政督察区制,设立专员,介于省县之间,起督察作用。以后又进一步推广。
(5)在当时南京及一些通商大埠人口稠密之地分别设市,其直属于行政院的称为直辖市(院辖市),即南京市、上海市、北平市、天津市、青岛市与西京市(西安)。其后续有增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1947年,即有12个院辖市和57个省辖市。市内所有的附郭县也都先后迁出城外,例如原在北京城内的大兴县与宛平县都迁到南郊。宛平县城是利用卢沟桥边明清时的拱极城,南京城内的江宁县也迁往城南的东山镇。
(6)随着人口的增长,各省区的辖县数也相应增加,设治局仍未废除,在某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在继续增加。除过去设治局较多的黑龙江省已在日本所炮制的伪满控制之下外,设治局最多的首推云南省,特别集中在滇西的少数民族地区。在1949年后的这些地区大都成为各兄弟民族的自治地方。如宁蒗〔lang浪〕设治局现为宁蒗彝族自治县,贡山设治局现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设治局则都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属县。
(7)北伐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别开生面的县名,例如:博爱、民权、平等、自由等,这些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提出的口号。博爱县治原为河南沁阳县的清化镇,过去反动势力横行,且常发生武装冲突,以致民不聊生,后由爱国军人吉鸿昌来此安抚,使社会得以宁静,因而申请另设一县,以博爱为名,时在1927年。自由、平等二县也设于1927年,不过到1932年即合并为伊川县,现为洛阳市辖县之一。民权县设于1929年,治所在李坝集,是“划睢(县)、考(城)、兰(封)、宁(陵)四邑边地,于适中地点,添设县治”的。兰封、考城二县于1954年合并为兰考县。这几个县都设在河南,当时冯玉祥将军任省主席,也可反映出其思想的变化。
(8)1928年,国民政府开始部分地清理与更改历史上形成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只是规模不大。仅列举数例如下:
改甘肃平番县为永登县。
改甘肃镇番县为民勤县。
改甘肃抚彝县为临泽县。
改甘肃伏羌县为甘谷县。
改宁夏镇戎县为豫旺县,1938年又改为同心县。等等。
(9)更改以人名命名的地名。如:
为纪念张自忠改湖北宣城县为自忠县、为纪念国民党将领卫立煌、刘峙新置立煌与经扶(刘峙号)县等。均先后撤并或恢复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