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器篇 第七节 火绳枪
15世纪,欧洲火器研制者制成枪管安有准星、照门,采用火绳点火发射的火绳枪。16世纪初叶,这种枪传入日本和中国。明代的军器局和兵仗局称其为鸟铳、鸟嘴铳和鸟枪,并进行仿制和改制,制成了鸟铳等各种火绳枪。
(1)鸟铳
鸟铳由铳管、准星、照门、扳机、铳床、弯形铳托等部分构成(见图21),用火绳点火发射。
图21 鸟铳
鸟铳的扳机形似金属弯钩,一端固定在铳托上,另一端是夹钳火绳的龙头形机头,简称龙头。发射时,射手先点燃火绳作火源,然后扣动扳机,龙头下旋,火绳头落入药室中点着火药,将弹丸射出。
由于鸟铳管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并安有弯形枪托,所以射手在射击时将面部的一侧贴近铳托,运用“三点一线”的射击原理进行射击:即以一目对照门,通过照门瞄视准星,以准星对准目标,用左手托铳,右手扣动扳机,将弹丸射出。尔后再装填弹药,进行连续射击,因而提高了射速和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和杀伤力,明代人说它能射百步之远。由于鸟铳远比手铳优越,所以明朝的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采用精炼的钢铁,制成一万支鸟铳,装备明军使用。此后,军工部门便组织火器研制者,进行不断的研究,制成了子母铳等各种新型的火绳枪。
(2)子母铳
子母铳是由母铳和子铳构成的单兵火绳枪,大约自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使用。母铳管的长短粗细、铳床、弯形铳托、扳机,以及主要附件,基本上与鸟铳相似。按当时规定,每支鸟铳配四支子铳。子铳长七寸,重一斤,安有一个小铁牌作为拏手用。铁牌上开有一个小孔,与母铳管前端的准星对准,并与母铳管尾部的照门相配称。子铳口与母铳槽相衔必须紧密,以防发射后火药烟气外泄,熏伤射手。母铳管的前端还可配装短剑一把,剑身长一尺三寸,柄长五寸,口开曲眼,平时装在木函内,当短剑插在管口上时,曲眼正对准星,全铳连剑共长五尺。发射时,将四支子铳轮流装入母铳中,依次射击,射速大为提高。如果子铳用完,则将短剑插上,同敌拼杀。因此,子母铳实为我国最早装配制式枪刺的单兵枪。
(3)噜密铳
噜密是16世纪奥托曼帝国的领土,在今土耳其境内,明代称其为鲁迷或鲁密。噜密铳就是当时土耳其军队装备的一种火绳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火器研制家赵士桢在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仿制成功。铳身长六七尺,重六至八斤,尾部有钢制短刀一把。其基本构造与鸟铳相似,但扳机有所改进。噜密铳的扳机和机轨分别用铜和钢片制成,厚若铜钱。机头与机轨都安在铳把上,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一个一寸多长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扳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弹起,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噜密铳装填的火药较多,威力大于同时期欧洲的火绳枪,而且比日本的火绳枪轻,所以明廷军工部门大量仿制,装备明军使用。据徐光启在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二月十七日奏称,他在组织明军训练时,曾领取2000支噜密铳,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只有几支损坏,其余都完好如初,是一种质量较好的火绳枪。
为了能使明军较好地掌握噜密铳的射击方法,赵士桢还把他从噜密国掌管火器的官员朵思麻处获得的射击程序,全部刊印在《神器谱》中,并附有图形加以说明。其程序为:首先是倒铳药,即把火药从药罐倒入药管中,每管药恰好发射一弹;其次是装铳药,即把药管中的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中;其三是实药装弹,即用搠〔shuo数〕(清刷枪膛用的细长杆)杖将装入铳膛内的火药压实、压紧,然后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用搠杖将弹丸压入火药中,使弹丸射出有力;其四是着门药,即把发射药罐中的火药从火门倒入药室中,直到装满为止,以使发射药与铳膛内的火药相接,尔后将火门盖盖上;其五是着火绳,即把火绳放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在上述装填程序完成后,射手即处于听令待发状态,根据临战时的双方位置,选取不同的射击姿势。其中有:蹲跪式射姿,即敌在低洼我在高处时,便踞前脚,跪后脚,左手托铳,右手膊节拄膝盖,铳尾紧夹在右腋下,进行瞄准射击;立式射姿,即敌在高地我处低洼时,前脚稍挺直,后脚稍踡,不偏不斜,举枪对敌,进行瞄准射击;十几步内近战射姿,即在距敌较近,已来不及瞄准,只须将铳尾紧倚右胸肋之上、奶头之下,左手托铳,右手扣机,进行应急射击;五六步内近战射姿,即在距敌很近,已来不及点燃火绳,便直接从火门点火,进行临急射击。上述装填过程和射击姿势,基本上适用于当时所使用的各种单管火绳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对我们了解当年火绳枪的使用有重要的作用。
(4)掣电铳
掣电铳全长六尺多,重六斤。其形似火绳枪,适合单兵使用;由于备有子铳,故可轮流发射,这是赵士桢取欧洲火绳枪和小型佛郎机之长而制成的一种火绳枪。其母铳管安于铳床上,每支母铳配五个子铳。子铳长六寸,重十两,开有火门,内装火药与弹丸,平时装于皮袋中,每袋可装四个。从构造特点看,掣电铳是赵士桢所创火绳枪中性能最好的一种。
除上述火绳枪外,明代后期还有剑枪、大追风枪,以及赵士桢创制的鹰扬铳、三长铳、震叠铳等火绳枪,它们都各有特点,争胜于一时。
(5)兵丁鸟枪
兵丁鸟枪是清朝前期(即鸦片战争前)清军使用的一种火绳枪,枪管用铁制造,枪长2013毫米,铁弹丸重一钱,装药三钱,木托下安330毫米的叉脚。满汉八旗士兵用黄色枪托,汉军用绿色枪托。兵丁鸟枪使用年代较长,但在枪身的形制构造与发火装置上都没有改进,在鸦片战争中,其落后之处已暴露无遗。
(6)抬枪
抬枪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又称二人抬和抬炮。据耆英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三月称,当时使用的抬枪长7.5尺,木鞘长五尺,装填火药3.5两,发射五钱重的铅丸,由二人用火绳点火发射,射程约300步(每步约五尺),射速每分钟一发。可见抬枪实际上是一种重型火绳枪,至今山海关城楼上还陈列着当年清军使用过的一种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