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明清时代的汉族民间舞
明清时代汉族地区普遍有灯节或迎神赛会的歌舞活动。这种活动直承宋代以来“社火”的传统。但是表演的技艺不断精进,表演的项目也不断有创新。
明清时代民间社火的节目很多。清代有一种《北京走会图》,提供了18幅社火表演的形象资料。图中所画的节目有中幡、天平、旱船、扛子、花砖、开路、花坛、双石、小车、扛箱、地秧歌、少林、花钹、狮子、高跷、胯鼓、石锁、五虎棍。其中有些节目属于杂技,而天平、旱船、小车、地秧歌、花钹、狮子、高跷、胯鼓等,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
清代还有许多文人,用比较通俗的文笔作了一些记事抒情的小诗,叫《竹枝词》。如孔尚任在康熙年间写的《平阳竹枝词》60首,描写了他在山西临汾观看迎春和元宵节社火的情景。乾隆年间,北京的李声振作过《百戏竹枝词》,描写北京“走会”的各种表演。
我们可以把明清以来南北各地流行的汉族民间舞蹈,分成几个类别。
第一节 秧歌
“秧歌”是汉族地区流传最广的民间舞。它本来是起源于农业劳动。有些地方插秧时,有人擂大鼓,大家一齐唱歌。薅田时,许多人手拉着手,用脚趾代替锄头,一边前进,一边拔草。田埂上有人击鼓为节奏,人们跟着鼓点前进。据说,秧歌就是这样产生的。清代的秧歌和宋代舞队《村田乐》一脉相承。不仅流行于农村,而且流行于城市,甚至清代宫廷里也请了“秧歌教习”。
秧歌因流传地区不同,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大鼓子秧歌等。各地秧歌风格与形式不同。陕北秧歌豪迈雄健,山东秧歌韧中带劲,东北秧歌欢快红火,河北秧歌健朗风流……清代的秧歌队伍中,一般都有人扮成渔、樵、耕、读等人物,手里拿着扇子和手帕等道具。领头的人有的手里打着伞,有的手里敲着擀面杖。据说,拿扇子是求“风调”,打伞是求“雨顺”。
1 山东《鼓子秧歌》中的伞头;2 河北《地秧歌》中的妞
图38
表演者身体的颤、摇、转、拧、俯、仰、屈、伸都有规矩。头、颈、肩、掌、腕、臂、足、腿都要舞得灵巧。连眉眼也要会夸张地表现喜、嗔、媚、怒等感情。手里的道具也要舞出绢花、扇花、伞花等各种花样。秧歌是调动全身灵动的舞蹈。如山东胶州秧歌的女角有“三变九动十八态”的说法,要求有“扭断腰”、“三道弯”的功夫。有的秧歌则与武术、戏曲相结合,如山西雁北“踢鼓子秧歌”大量运用少林拳套路。一些地方的秧歌还扮成各种戏曲人物,甚至能表演一些戏曲选段,所以也叫“戏秧歌”。
秧歌表演有小场、大场之分。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小歌舞。大场是变换队形的集体舞。大场必须会跑场图,也就是舞队在伞头率领下,循着一定的图谱样式运动,跑完一个图式为一场。将各地秧歌图谱搜集起来,可能有数百种之多。各地秧歌场图有各种好听的名称,如天津“双伞阵图秧歌”有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三环套月、四角风云、五堆梅花、六转盘龙、七点螺丝、八卦乾坤、九九阴阳鱼、十全蚂蚁。
第二节 鼓舞
中国从原始社会的“土鼓”,到后来流行于各地的不同质料、不同形态、不同用途的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鼓的家族。以质料论,有铜鼓、木鼓、皮鼓等;以形态论,有大鼓、小鼓、长鼓、短鼓、建鼓、鼙鼓、扇鼓、铃鼓、单鼓、腰鼓、手鼓、龙鼓、象脚鼓等。鼓与舞很早就已建立起不可分的联系。
击鼓而舞,在秦汉时代已有“盘鼓舞”、“建鼓舞”、“鼙舞”等舞种。到了宋代,鼓的表演突飞猛进,舞队里还出现了“斗鼓社”。
1 三羊开泰
2 四季平安
3 四面斗
4 四门斗地(又叫四门到底)
5 五福临门
6 六畜兴旺
7 六门
8 里六门
9 外六门
10 七巧
11 八宝
12 八面风(又叫八卦阵)
13 九莲灯
14 九曲连环
15 十全十美
16
17
图39 秧歌场图举例
明清两代,中国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鼓舞。鼓有拿在手里的,有背在身上的,有挎在肩上的,有放在地上的。表演时,人们不断地追求花样,所以有了各地的“花鼓”。
花鼓舞蹈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河北的“战鼓”气魄雄伟,河北文安县胜芳镇还有72名舞者胯着72面鼓的“胯鼓”,河北宁晋则有32名鼓手背着灯笼竿,打着腰鼓的“招子鼓”。山西太行山下有上百的少壮乡民胸挎径尺扁形皮鼓,击鼓而舞的“威风锣鼓”。山西还有一人身背几个鼓,轮番敲打的“花鼓”。河南有安阳的“战鼓”、焦作的“得胜鼓”、新乡的“开山鼓”、洛阳的“排鼓”、息县的“九连环”、三门峡的“猴儿鼓”。福建有四人一组鼓伞交错的“大鼓凉伞”。东北的“单鼓”活泼优美,安徽的“凤阳花鼓”、“双条鼓”载歌载舞。山东的“花鼓”则是在鼓槌上系一条三尺长的穗子,旋转舞动中击鼓,花穗五彩缤纷,像彩蝶绕身飞舞。甘肃的“太平鼓”,鼓体硕大,长带挎肩,双槌击鼓,气魄宏伟。陕北的“安塞腰鼓”狂放热烈,更堪称腰鼓之王。
民间歌舞中敲的鼓,多数是双面的,但也有一种单面鼓。明清风俗,新年时要打“太平鼓”用的就是木柄上串着铁环的单皮鼓。明代北京城里已流行“太平鼓”,当时主要是儿童表演。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说:“童子捶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到了清代,北京的太平鼓更加盛行,大多是在农历新年和正月里表演,所谓“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舞队里除了儿童,还有妇女参加。
图40 河南安阳战鼓
和鼓有联系的是表演者有的还敲打各式打击铜响乐器而舞,可称“响器舞”,如河南郏县有几十名舞者操铙、钹、镲等各种乐器的“铜器舞”。
和汉族地区鼓舞交相辉映,少数民族地区的鼓舞也是丰富多采的。苗族有“三鼓”,说的是“木鼓舞”、“铜鼓舞”和“皮鼓舞”。苗族的“打花鼓”,槌、肘、肩、头,上身每个可动的部位都可击鼓,一人绕着一面鼓,十人绕着十面鼓,令人叹为观止。瑶族的“长鼓舞”更把鼓的转、绕、盘、扬的花式发挥到了极致。壮族的“蜂鼓舞”、“黄泥鼓”,傣族的“象脚鼓”,景颇族的“创世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羌族的“羊皮鼓”,藏族的“龙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等等,都以不同的风采,和汉族的鼓舞共同构成中国民间鼓舞的洋洋大观。
鼓是击节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霸王鞭”也可归入鼓舞一类。“霸王鞭”据说起源于辽、金时代。明清时代很盛行,也叫“打连厢”、“金钱棒”、“打花棍”。表演者手里拿着竹棍或木棍,棍的两头挖有小口,各串一迭铜钱。上下左右敲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有时还有响声代替锣声。“霸王鞭”表演时,边敲边唱,也有高难动作。这种舞蹈流行于中国各地,远至云南大理白族地区。
图41 铜器舞
和“霸王鞭”同一道理,凡是能敲打出声响和节奏的物件,都可以作为舞蹈的道具。如壮族有“扁担舞”,佤族有“舂碓舞”,哈尼族有“竹筒舞”,布依族有“粑棒舞”,黎族有“打柴舞”等。
第三节 灯
中国的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灯节”,许多民间歌舞在灯节演出,所以也称作“灯”,如龙灯、鱼灯、狮灯、竹马灯、车灯、船灯、采茶灯、花鼓灯等。
“花鼓灯”是安徽淮河沿岸的歌舞。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宋代的灯宵舞队里有“打花鼓”、“拉花姊”、“花公子”等名目,它们可能就是“花鼓灯”的“鼓架子”、“拉花”的由来。明朝初年,凤阳的花鼓很流行,“花鼓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花鼓灯”是一种集体的广场歌舞。扮男的叫“鼓架子”,扮女的叫“拉花”(兰花)。舞蹈时用的道具是扇子、手帕和岔伞,打着花鼓来兴歌节舞。传统的表演程序是先由岔伞的出来唱歌,向观众交代,好像宋大曲的竹竿子的“致语”。接下来是“引场”,鼓架子引拉花下场,好像宋大曲的“勾队”。鼓架子唱请拉花的歌,拉花坐在“绣楼”(一条板凳)上,唱《坐楼歌》。拉花提出种种难题,要鼓架子回答,拉花感到满意了,才下场来。两人边唱边舞,鼓架子听拉花唱到动情处,兴奋地翻个筋头,或是拍一串“摆莲子”(拍脚舞蹈)。拉花扶着鼓架子的肩头,且唱且摇,高兴时就舞起来。“花鼓灯”最早是两三个人的小型歌舞,后来大量地吸收了武术动作,发展成热烈红火的大场子。有“盘鼓”的精彩表演,拉花有时要踏上鼓架子的肩头。
图42 花鼓灯
河南也有“花鼓灯”。因各地所用道具的区别,名称不同,如河南罗山、新县、潢川等地叫“火淋子”,商城叫“岔伞”,平舆叫“高挑灯”,息县叫“围灯”,新蔡叫“火伞”。
同属于“灯”类的民间歌舞,还有江南的“鲤鱼灯”,表现推车的双人舞“车灯”,表现行舟的“船灯”(也叫“采莲船”或“跑旱船”),腰系“竹马”的“马灯”等。
图43 川北白龙花灯
流行于川北的“白龙花灯”,其“外场”是由龙灯、狮灯、马马灯、牛牛灯、凤凰灯、鲤鱼灯、12盏“荤灯”(农民拿的灯)、12盏“素灯”(仙女拿的灯)组成的庞大灯队。参加表演者至少40人,多则百余人。表演时,舞者手执各色花灯,变化着复杂的队形,如“二龙出水”、“滚龙抱柱”等。不仅要会摆“图阵”,还要会摆“字阵”。其“内场”则是表演《马马赶会》、《仙女采茶》等小型歌舞节目,融音乐、舞蹈、戏剧、杂耍和民间灯舞为一体。
第四节 高跷
高跷是带有杂技性的舞蹈。双脚踩在钉有踏脚板的一双木棍上表演。《列子·说符》已记载了宋国兰子装“双枝”,“长倍其身”,疾走奔跑,表演剑舞的事。可见中国高跷历史悠久。清代高跷表演者多是扮成农夫农妇模样,踩着高跷唱秧歌,所谓“村公村母扮村村,展齿双移四柱均”。也有扮成头陀、丑公子等滑稽人物的,也有扮成故事人物的。
“高跷”因跷棍的长短,有“高跷”、“低跷”(寸跷)之别。其表演方式也有单跷、双跷、三跷之分。最常见的是双跷,舞者脚踩两根木跷。单跷是舞者双脚同踩一根木跷表演,河南郑州等地称之为“蹦天猴”,清丰、温县等地叫作“独拐子”。三跷是两人踩三根木跷,中间一根跷由两人的左右脚共踩,在河南三门峡一带称之为“三条腿”。
河南新乡等地流行“寸跷秧歌。”所谓“寸跷”只有五至七寸高,又叫作“低跷”、“矮跷”。明清时代,“寸跷”的下端做成妇女缠的小脚状,表演时穿上带缨的小红鞋,称作“三寸金莲”。当地旱船、竹马、花鼓等,都有踩寸跷表演的。
高跷一般分文武两种。前者重舞,后者要表演劈叉、跳板凳等特技。演出则有集体舞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之分。
图44 独跷
图45 寸跷
“大场”也像秧歌一样要走场图。
和高跷一样出人头地的还有“台阁”。台阁是一种化妆游行,明代已有这种表演。人们抬着一个楼阁样的小舞台,小孩子装扮成观音、雷公或戏曲人物在小舞台上,由人们抬着行进。有的台阁还设有机械,能作一些表演。人们在远处就可看见,所谓“今年台阁盛,夹道万人看”。
第五节 龙舞
明清史料中有关“龙舞”的记载很多。这是普遍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
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出的一种臆想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里,龙被看成是神圣权力和祥瑞的象征。所以中国老百姓对龙保持着无限崇拜。用舞龙来祈求五谷丰登,消灾免祸。
汉代张衡《西京赋》里已描写过“鱼龙曼延”之戏。千百年来,龙舞的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到清代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通常所见的龙舞有“龙灯”和“布龙”两种。所谓的“龙”,一般是用竹、木、纸、布等扎成,由三节至十几节不等,大多为单数。骨节中燃灯烛的,称“龙灯”。舞动时,一人拿彩绸扎成的“宝珠”,在前引龙起舞。龙灯多在夜晚舞动。“布龙”则不燃灯烛,轻便灵活,一般在白天舞动。此外,还有用稻草、柳枝扎成的“草龙”;用长板凳作架子,装饰成龙形的“板凳龙”;在草龙上插满香火的“香火龙”;不断向龙泼水求雨的“水龙”;用荷花、蝴蝶等各种花灯组成的“百叶龙”;还有头、身、尾互不相连,由女孩子们各持一段,舞动起来才成龙形的“段龙”;用扁担插入箩筐或笆圈作“龙宝”、“龙头”和“龙身”,再用筐上棕绳互相连接而成的“箩筐龙”、“笆圈龙”;四川重庆还有一种“肉龙”,表演时舞龙头者双手握举龙头,上身前俯。舞龙身者上身前弓,两手紧抓前者腰带。龙尾道具绑在最后一人的后腰。舞者赤膊、短裤、草鞋。龙舞本身可以自成一个系统。
图46 肉龙
龙是被中华民族神化的动物。龙舞一般是在元宵节,有时也在祈雨时表演。龙舞需要巨大的体力和灵活的技巧,需要集体的紧密合作。龙舞常常要摆出“天下太平”等吉言,还要舞出“金龙戏水”、“二龙抢宝”、“古树盘根”、“龙腾云”、“龙下海”、“龙滚潭”、“龙翻沙”、“龙出洞”、“龙脱皮”、“龙现爪”等等套路。和龙舞相配合,有时还有“凤凰龙”、“虾公龙”、“青蛙龙”等,有时表演“龙虎斗”、“鱼化龙”、“狮龙舞”之类。
第六节 狮舞
中国狮舞历史也很悠久。至迟在三国时已出现“狮子”。北魏洛阳佛像出行时,有“狮子”在头前引路。唐代有《五方狮子舞》。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描写当时的狮舞说:“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和今天的狮舞很相像。明清时代的狮舞因流行地区不同,表演形式和风格也有差异。常见的是由两人扮成一只大狮子,叫“太狮”;或者由一人扮成一个小狮子,叫“少狮”。另有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狮,引狮。
狮舞表演一般分“文狮”与“武狮”两类。文狮主要刻画狮子的温驯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风格细腻活泼。有的还表现出一些诙谐风趣的情节,如大头和尚戏狮等。武狮表现狮子的威猛,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风格粗犷。表演者需要有很好的武术、杂技的功底,来表演技艺性很强的动作。
图47 高竿狮子
除了常见的“狮子”,还有一人双手持一个小狮子舞弄的“手摇狮”;用提线操作的“线狮”;口吐火焰的“火狮”;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狮”;以及藏族同胞玩耍的“雪狮”等。
图48 高台狮子
和“龙舞”、“狮舞”意趣近似的,民间还有多种多样模拟动物的舞蹈,如麒麟舞、貔貅舞、熊舞、虎舞、猴舞、象舞、牛舞、马舞、鹿舞、驴舞、凤舞、金鸡舞、仙鹤舞、孔雀舞、鹰舞、八哥舞、鱼舞、鳌舞、蟹舞、螺舞、龟舞、蚌舞、蛙舞、蝶舞等。不论何种舞蹈,都表现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第七节 武舞
明清两代民间有一类舞蹈是表现武士形象的,可以归为“武舞”。
舞盾牌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远古时代就有干(盾)戚(斧)舞,宋代发展出表演性的“舞蛮牌”。明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有一种“藤牌舞”,相传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练兵的藤牌操变化而成的。
剑舞也是流传久远的一种武舞。一般分“站剑”与“行剑”两类。站剑动时迅疾,静时沉稳,舞姿富于雕塑美。行剑动作连续不断,均匀而有韧性。舞剑者有时持单剑,有时持双剑。单剑一般缀着穗子,随剑舞动,增加气势和风姿。
广东、福建等地,有一种“英歌”。舞者要扮成古代梁山泊的英雄好汉,如李逵、武松等,表现人民的勇武豪迈气概,要求有武术功底。
第八节 扇舞
扇子是中国舞蹈的重要道具。南北朝时已有歌舞妓执扇而舞的记载。清代的扇舞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技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有一首《扇技》:“不用蒲葵挥暑忙,句丽便面素罗张。闲翻折迭风生袖,目送轻帆转楚湘。”注解说:“以折迭扇指上旋转,作诸技巧。”表演者是女子,而这种折扇是从“高句丽”(今朝鲜)传来的。
扇舞的技巧主要表现在“扇花”上。扇花的招式非常丰富,各有名目,如“雪花盖顶”、“怀中抱月”、“推窗望月”、“奔月扇”、“鸳鸯扇”、“风云扇”、“含羞扇”、“左搭右闪扇”等。耍扇花还有不少要领,如“挽扇必玄,团扇必平,摇扇必晃,抖扇必握,扫扇必打,飘扇必飞,翘扇必绕”。
第九节 假面舞
中国的假面舞起源很早。古代驱鬼逐疫的傩礼舞蹈,就是戴假面的。唐代《大面》、《钵头》等也是戴假面的。傩舞在明清两代,由于受戏曲影响,有的转变成表现故事的傩戏,但傩戏中依然保存着丰富的假面舞蹈。
明清两代的封建统治者对民间舞蹈采取种种压抑与禁锢,尤其对妇女的活动实行种种限制,因而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受到不少阻碍。但是,由于中国民俗的强大力量和中国老百姓对舞蹈艺术的酷爱与执著的追求,所以各种民间舞蹈仍然在城市和乡村维持着生命,并且不断地进步。因此,现代的舞蹈工作者才能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创作出许多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