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节庆礼俗 第一节 春节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代也叫元旦、元日、元会、元朔、正旦、新正、新春等,而民间称为新年。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蜡〔zha 乍〕祭”。蜡祭是古人在年终举行的庆祝农业丰收的报谢典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习惯上人们的过年活动往往进入腊月就已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并馈送亲友。《东京梦华录》卷十明确记载:“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要祭灶,送灶王爷上天,到除夕夜再接新灶王回来。年前还要“扫年”,即进行大扫除。它起源于古代人们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扫除秽气、晦气、穷气的重要活动。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其时“士庶家不论贫富,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到大年三十,则是准备过年的高潮。换门神、贴春联、挂年画等各项工作都要完备。门神与春联也因门第等级差异而有所区别。门神据说原来画的是神荼、郁垒二神,因二神形貌凶悍,可以除害,其实只是两个武将的形象。唐代以后,大多以唐初的两员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门神。据《三教搜神大全》所说,有一次唐太宗生病,听到门外有鬼魅呼号,便命令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身穿戎装站在门外侍卫,当夜果然无事。于是,就命画工绘出二人全副武装的画像,挂在宫门上。后代沿袭,二将便成了辟邪的门神。一般人家只大门贴门神,但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住宅“衍圣公府”,则门神种类繁多,颇有讲究。孔府的大门、二门、内宅门和外院的大门都是武门神,两员大将身披铠甲,头戴红缨盔,手执长杆金瓜(兵器)端正站立。府内各房里外门上都是文门神,有“加官进爵”、“带子上朝”、“福禄寿喜”、“子孙满堂”、“当朝一品”等。后来也有在门上贴“福”字,以求得福的,但“福”字要倒着贴。倒贴福字,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在库房和王府门上。有一个家丁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的福晋(亲王之妻)发现后,欲鞭打家丁。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的人,他怕主子怪罪下来牵连自己,慌忙跪倒解释:“奴才常听人说,恭王府福到了,如今大“福”真的倒了,乃吉庆之兆。”管家借用“倒”字的谐音进行诡辩,显示了其随机应变的才能,也正好迎合了福晋希望佳节得福的心理。加之福晋听到过往行人都口中念叨“恭王府福到(倒)了”,认为很吉利,不但没有处罚大管家和家丁,还每人赏了50两银子。之后“福”字倒贴成为时尚,正贴反而为人所忌讳。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但明确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载:“帝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之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家家户户过节必不可少的项目。一般的春联主要是表示喜庆、祝愿吉祥的内容,但孔府则时时不忘“别尊卑”、“守礼法”。如孔府前上房贴的春节对联是:“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事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除门神、春联外,室内还要挂年画。年画是由门神画演变而来的,但至少在宋代二者已经分流,年画进入厅堂居室。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其上画有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美女,故又称《四美图》。明末清初,出现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三大民间木刻年画”中心。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福建漳州的年画,在套印上亦各具特色。传统年画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为内容,色彩鲜明,画面热闹,很好地烘托了节日气氛。因而直至今日春节挂年画仍风行全国。
除夕与元旦是春节的正日,显示尊卑礼法的活动也最多。春节祭神祀祖是第一桩大事,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断。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种满裹糖蜜的酥炸面条粘合成块状的甜点)一层,苹果、干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乃止,谓之天地桌。”这种祭神活动十分普遍,各阶层虽然陈设繁简不同,但大抵都要摆供烧香。祭祖活动则以孔府较为典型。每逢除夕,孔府公爷(即衍圣公)、太太都先后分别祭拜家庙、祧庙(远祖庙)、影堂、慕思堂、新祠堂等,每桌摆10大碗供菜、两盘馍、三杯奠酒,磕辞岁头。公爷拜庙时,由赞礼生提着提炉、纱灯、罩子灯各一对在前面引导。太太拜庙则由女仆伺候,前后有随从跟随。此外还要拜佛堂、观音菩萨。公爷、太太拜完家庙等处后回到堂楼,接着阖府人员、各房各作按次序集合到前堂楼,再给公爷、太太分别磕辞岁头。
正月初一通常从半夜子时算起。子时一到,就开始“接神”,从此夜里不许熄灯。接神一般是接财神或喜神。接神仪式是向财神或喜神的方向行百余步,焚香叩拜,然后挑灯引路,接入家中。伴随着张灯接神,还要燃放爆仗送年。而且在凌晨首次打开房门,当即就要在庭前燃鞭炮放爆仗,以辟鬼邪妖祟,名之为“开门爆仗”。爆仗又名爆竹,产生于2000余年前。当时古人用火焚烧竹竿,竹竿受热爆烈开来发出声响,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爆竹”,唐代也叫“爆竿”,后来演变成以纸卷火药制成方又称为“爆仗”和“鞭炮”。以爆竹辟鬼祟,其说始于汉代。据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载,古代西方山中有一种一尺多高的人形怪物,叫作山魈〔xiao消〕。它不怕人,可是人要碰到它,就会发冷发热害起病来。这种怪物最怕声响,于是人们将竹竿放在火中焚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山魈就不敢来搅扰了。于是爆竹辟鬼成为一种风俗。而于元旦开门爆竹,在南北朝时期已颇为盛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就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至清代,顾禄《清嘉录》亦说:“岁朝(元旦)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li 历〕,谓之‘开门爆仗’。”爆仗一般都用红纸包皮,燃放后红纸片铺满地面,谓之“满地红”,也是喜庆和吉利的象征。
随着开门爆仗的声声巨响,各种祭拜和拜年活动就开始了。在孔府,早饭前衍圣公先要再拜孔庙。公爷有时不去拜庙,就委派孔家老族长去拜孔庙。拜庙时有“百户”、“管勾”、“诗乐”、“典籍”四路官员陪拜。孔子像前要供整猪、整羊、黄酒、檀香等,由赞礼生鸣唱,行三跪九叩礼,陪拜官员也陪同跪拜。祭完孔庙、家庙后,衍圣公及夫人开始用早饭。通常是摆酒席吃水饺,女仆们给公爷、太太每人敬一次酒,磕一个头。正月初一吃水饺的风俗大约始于明代。至清代,“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举国皆然,无不同也。”(《燕京岁时记》)饺子成为春节食品的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意思。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馅里,用以寄托对新岁的祈望。如包进金如意,表示来年万事如意;包进糖和蜜,表示来年的日子更甜蜜;包进长生果(即花生仁儿),表示祝愿健康长寿等。后来正月初一吃水饺主要盛行于北方,南方新年头一餐则有所变化。有的人家吃面条,寓意人人长寿;有的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也有的吃年糕,希求生活各个方面都一年更比一年高。
拜年正式开始后,先是在家内拜长辈,拜主人。《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椒柏酒是用花椒和柏叶浸制的酒。古人认为,椒是玉衡星的精灵,柏是一种仙药,服用能使人延年益寿。因而向家长拜年并进椒柏酒,有祝贺长寿的含义。而孔府早饭后,公爷和太太都坐在前堂楼屋门口,全府人员分别按部门来给公爷、太太拜年。首先由三班奉卫队给公爷、太太各行三次礼。然后是孔林、孔庙及各房管事、各作仆役按次序拜年。最后女仆、丫环给公爷、太太等磕头。拜家长后,各家各户都纷纷走出家门,往来于上司、同事、亲戚、朋友等处,登门拜年。这是表示礼敬,联络感情,加强交际的重要活动。出门拜年时,路上逢人都应行礼祝吉。也有本人不出门,“遣子弟代贺”的。自宋代始,在显贵绅衿之间还流行一种“飞帖”拜年。即正月初一家主不亲往,而是派仆人送贺柬给亲戚和友人;接到贺柬者,也同样回拜。而且即使是平素无甚交往之人,也大多飞帖道贺,故《文待诏集》有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明清时还时兴一种“拜盒”,即将贺年片放在锦盒里送给对方,以示庄重。拜年一般是初一至初五。如果初六至十五才登门,就是“拜晚年”了。
春节期间还有许多禁忌。古人把正月初一至初八依次定为鸡、狗、猪、羊、牛、马、人、谷日,并且用当天天气的风雪阴晴来预兆其物一年的兴衰。这是在古代科学和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祈求天地诸神保佑人口太平、庄稼茂盛、六畜兴旺的一种愿望。八日中人们最重视的是人日。每逢人日,人们便用七样菜做成菜羹食用;用五色彩绸剪成人形,或雕刻金铂为人形,贴在屏风上,也有的妇人戴在头上,寓含人进入新年后形貌精神都一改旧态而成为新人之意;也有的制成花形首饰互相赠送,以祈福避灾;还有的地区人日要登高宴会,吟赋诗歌。就是官府也在初七禁止行刑处决犯人。而其他七日,亦分别对鸡、狗、猪、羊等不许屠宰。另外还有一些禁忌一直沿袭到现代。如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倒垃圾,否则认为破财;同时禁动刀剪针线,忌摔坏东西,讳说“死”字等,否则认为不吉利。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在新岁之初祈望一年顺遂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