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地图 第五节 京相璠、杜预、谢庄的成就
关于京相璠其人,现在能够了解的情况已经很少。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和《隋书·经籍志》的几条材料可以证明:他是西晋初(公元3世纪中叶)人,是裴秀的门客,曾协助裴秀编绘《晋舆地图》,并且著有《春秋土地名》三卷。
《春秋土地名》原书早已散失,但清朝人王谟所辑《汉唐地理书钞》中收集到90条,其中为郦道元《水经注》中所引用的材料最多,有人统计共有70多条(济水、瓠〔hu户〕子河各12条,颍水六条,沁水、洛水各五条,阴沟水、泗水、沐水各四条,汝水、淮水、谷水各二条,沔水二条,河水、河水、漯〔lei磊〕水、清水、涑水、易水、滱〔kou扣〕水、渭水、丹水等各一条)。这既可以说明郦道元对京相璠这本书的重视,也能证明京相璠不愧为一位地理知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
毫无疑问,京相璠的地理学成就必然在帮助裴秀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得到发挥和应用,我们在高度评价裴秀在中国地图史上的地位时,不应该无视京相璠的贡献。
据《晋书·杜预传》记载,杜预长期潜心钻研《左传》,自称有“《左传》癖”,在著成《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同时,晚年还编绘有《盟会图》,时间应在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后不久。顾名思义,《盟会图》所表示的是春秋时代各国诸侯举行盟会一类政治活动地点,应该是一种专题历史地图。此图以后未见流传,由于资料太少,我们还无法推测此图的其他情况。
大约在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稍前,当时担任随王后军谘议兼记室(参谋兼秘书)的谢庄制成了一种“木方丈图”,用来表示《左传》中所记载的春秋各国的“山川土地”。有关此图的具体情况,只有《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中的几句话:“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县殊,合之则宇内为一。”据此推断,这是一种拼板地图,以每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范围为一块,上面画着山川、城邑等内容,将每一散块拼合起来,就成为一幅方一丈左右的木板全图。至于每一块是否还制成立体,从原始记载看是无法肯定的,一些论著把谢庄的“木方丈图”作为立体地形图的雏形尚缺乏根据。
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南方,山水画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主要流派。山水画虽也有写实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感情,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忠实记录。即使是写实性的山水画,作者一般也都有固定的视角,因远近而有大小、疏密的差别。山水画的盛行逐渐影响到地图的绘制,形成了一种山水画形式的地图。这种地图基本上采用直观描绘的方法,比较注重表示对象的具体形状,如山峰的岖崎、河流的弯曲、建筑物的外表等,对方位、距离、比例尺这些对地图来说更重要的因素却不重视,甚至完全不考虑。图上内容的选择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作者熟悉的就多画,不了解的就少画,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成比例关系。从地图绘制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这种山水画式地图的出现是一种倒退,由此而产生的大量地图比起早期的《放马滩地图》、《马王堆地图》和裴秀绘制的地图来都有很大的退步。但这种地图比较直观,既容易绘制,又能为大多数非专业人员所接受,所以长盛不衰,构成了中国古代地图的大部分。直到清代,一般方志和书籍中所附的地图还是这样一类写意山水画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