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 第十一节 山西大同北魏永固陵、寿陵与洛阳景陵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天兴元年(公元398年)迁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至孝文帝(元宏)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近百年间,平城一直是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
太和五年(公元481年),魏孝文帝在平城方山为其祖母(魏文成帝拓跋璿之妻文明皇后冯氏)修建了永固陵。同时,在其祖母陵的后方为自己预营寿陵(万年堂),而规模小于永固陵,以示孝道。
1976年,对永固陵、万年堂进行发掘。
冯氏墓:墓冢呈方形,边长117—124米。曾多次被盗。该墓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甬道连接前、后室。甬道及前室顶为拱形。甬道前后各有一道大型石券门。此门由尖拱形门楣、门柱、门槛、虎头门墩、石门五部分组成。后室平面近方形,高大宽敞,四壁呈外凸弧线形。墓顶作四角攒尖式,顶中间嵌一块白沙石,雕莲花图案。
墓室长6.4米,宽6.83米。是我国已发掘的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整个墓室用砖约达20余万块。其中条砖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7.7厘米。铺地大方砖,50.6厘米见方,厚7.2厘米。墓内破坏严重,葬式不明。
出土物:石雕、陶壶、罐、盆、碗、瓷小香炉、白釉双耳罐、铜簪、骨簪、铁箭镞、铁矛头、料环、丝织品残片等。
石雕:(1)甬道南端石券门拱形门楣两侧下端各浮雕一捧莲蕾童子,微露笑容。在童子下部门柱上端浮雕一孔雀;(2)虎头门墩,前部雕成虎头状,中间凿孔嵌门柱,后部嵌入壁内;(3)武士俑,灰白色细砂石制成,头部已打掉,看其背后和肩部似戴风帽,身着斜领窄袖长衣,双手拱于胸前,握剑。残高57厘米,腰宽17厘米;(4)石雕镇墓兽残件。
万年堂:即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71—499年在位)寿陵。墓冢为圆形,方基座。基座边长60米。墓室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后室平面方形,南北5.68米,东西5.69米。四壁呈外凸弧线形。墓顶为四角攒尖式,高6.97米。甬道在南略偏东,四壁砌条砖。
永固陵与万年堂的发掘,为研究北魏平城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洛阳北魏景陵
1991年6月,在洛阳邙山顶上,发掘北魏宣武帝(元恪,公元500—515年在位)景陵。
该墓墓冢呈圆形,直径105—110米。冢前曾立有石刻武士像,头部残失,残高(连座)2.89米。墓被盗掘。但墓的形制与结构基本完整。它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砖室墓,全长54.8米。由墓道、前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平面略呈“甲”字形。
墓道南起墓冢南缘,北接前甬道。水平长度为40.6米,斜坡底,宽2.8米。整个墓道可分为土壁与砖壁两部分。南段为土壁,长36.1米,北段为砖壁,长4.5米。底面铺垫青条砖。
第一道封门砖墙,位于砖壁墓道北部。东西宽2.8米,南北厚2.44米。前甬道,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3.38—3.40米,南北2.35—2.40米。拱券顶,券高3.78米,除底部铺青石板外,全部为砖结构。后甬道,位于墓葬中轴线上,是连接前甬道与墓室的通道。平面呈纵长方形,拱券顶,长5.12米,宽1.94米,券高2.64(南部)—2.80(北部)米。两侧壁及顶部砖砌,地面铺石板。
第二道封门砖墙,位于后甬道南端,墙宽1.94米,厚0.78米。
石门,安装在后甬道北端。由门楣、门额、立颊、门下坎、门扇等青石构件组成。门楣与门额系用一块大石板加工而成。上部为门额,作半圆形,下部为门楣,作长方形。全长应为2.45米。门扇二件,上下两端有圆柱形门轴。
墓室,位于甬道之北,以青条砖筑砌,平面近方形,南北6.73米,东西6.92米,面积约46平方米。墓顶作四角攒尖式,高9.36米。墓室内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摆放随葬品,西半部为宣武帝(元恪)的石棺床所在地。石棺床南北长3.86米,宽2.2米,高0.16米。用15块方形石块拼砌而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景陵建筑有三个特点:
(1)该墓主要用于砌筑墓壁及墓顶的砖,是一种特制的长方形青砖,表皮光滑显有黑色亮光。
(2)墓壁、墓顶砌砖,皆以细沙黄泥为黏合料,仅在缝口挂抹一线白灰膏。
(3)墓壁、墓顶的表层砖面上,全部涂上一层黝黑色。从色调上,强调了墓葬建筑的特色,也体现了北魏拓跋氏人的尚黑习俗。
随葬物因盗掘严重,剩有:青瓷龙柄盘口壶、龙柄鸡首壶、四系盘口壶、唾盂、瓷缽、釉陶碗、陶罐、盆、钵、杯和陶方形四足砚等。
洛阳邙山宣武帝景陵、大同方山文成帝妻文明皇后永固陵、孝文帝寿陵(万年堂),是目前仅有的业经发掘的三座北魏帝后陵墓,虽然俱遭严重盗掘,仍对研究北魏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