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玉手点将录 第9节 军事人才过剩

一旦我们确定了暗杀密令既非出自袁世凯,也非出自唐继尧,那这段历史立即就清晰了。

结合两种说法,事情多半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蔡锷归滇,是一次秘密行动,他在越南老街留下了人,拿着他的亲笔信,约定时日,算好等他秘密抵达昆明之后,再将书信发出。这样做的目的,是效仿楚汉相争时代刘邦之故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兵权。

楚汉相争时,刘邦败于项羽,于是夜投韩信。当时韩信正在呼呼大睡,刘邦禁止士兵惊动他,径入大帐,夺得印信,直到刘邦发号施令,韩信才迷迷糊糊从被窝里爬出来。尽管当时韩信并没有反叛刘邦的意思,但刘邦必须要假定他有,因为刘邦冒不起这个风险。

此时滇中军事,一如楚汉时刘邦与韩信的关系。早在辛亥革命初,蔡锷是云南新军三十七协之七十四标标统,而唐继尧则是蔡锷手下第一营管带。唐继尧的军事才干,未必在蔡锷之下,至少也是个帅才,所以辛亥革命云南响应之后,就面临着蔡唐两帅并争的痛苦局面。

当时的云南,军事人才有点儿过剩,除了蔡锷与唐继尧,另有一个王振畿。云南独立之后,两名讲武堂学生枪杀了王振畿,凶手不问可知,蔡唐阵营难脱干系。但此二人实力庞大,兼具道义资源,无人敢追究,于是云南的优秀军事人才,就由三足鼎立进入到两强对峙阶段。

当时蔡锷和唐继尧就坐下来商量:这个事咋个整呢?我看与其咱们死掐,莫不如……莫不如去别的地方捞地盘,跑马占地。

别的地方在哪里?

当然是贵州了。

于是唐继尧率滇军径入已经宣布独立了的贵州,抢到了贵州大都督,滇军余部则去抢四川。没办法,僧多粥少,不抢不行啊。这场声势浩大的抢劫持续到日本三井财团赞助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发现云南这边有点儿乱,就调蔡锷入京,留下唐继尧兵镇云南,云南周边这才松了口气。

此后唐继尧在云南整军备武,磨刀霍霍,除了讲武堂训练出来的精锐部员,另有93支自卫队,又编训退役人员,以为扩军之备。同时,云南军人到处奔走,斥巨资购买军火,先是向德国买了200万元军械,中途被截流。又花10万元去日本买,而云南兵工厂日夜不停工地加班生产,硬是把云南打造成了一个军事强省。

唐继尧费尽了心血,经营云南,这时候突然有人跑来抢他的位子,你想那会是什么后果?

正因为是生死兄弟,所以才更应该加以防范。蔡锷乔装夜行,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但我们理解,蔡锷却无法理解,因为行动如此秘密,他在途中却仍然遭遇到了伏击。而且这次伏击极是凶猛,蔡锷这边出现了伤亡,由于蔡锷不知道另有第三股势力已经进入了云南,理所当然地将这次伏击归罪于唐继尧。

这也是江湖上流传唐继尧暗杀蔡锷的原因之所在,都认为唐继尧生恐蔡锷抢了他的地盘,所以必须暗杀蔡锷。但大家单单忽略了,这时候唐继尧最恐惧的,并非蔡锷,相反,只有和蔡锷联手,他才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第三方。

所以当蔡锷于19日,携伤拖死逃回昆明之后,就已经彻底安全了。在这里,无人敢动他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