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饥饿与餍足
——暂时舍弃寿春,迁居他处。
杨大将的意见即便作为权宜之计,也无疑过于悲观了。但是,以袁术皇帝为首的诸位将领早已斗志涣散,谁都没有提出诸如“这个想法是否太消极了”之类的反对意见。况且杨大将的想法还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谁都没有开口的原因是大家都明白自身内部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今年,寿春地区接连发生水灾,造成五谷难熟,瘟疫横行,病人病马不断增多,人们最担心的是冬季的军粮没有着落。
加之现在兵祸频仍,广大将士士气低落。
如果实施杨大将的建议,将皇帝的眷属和大部分的军队移到没有水灾的地区,形势将会有所改善:其一,能获得长久的军粮供给;其二,可以避开目前强敌的锐气。况且,大家都意识到如何过冬是远征军致命的弱点,届时经常发动奇袭战也许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如果处置得当,或能转危为安,等待事态慢慢地发生有利的变化。
经过长时间的沉默后,与会的将领们终于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袁术皇帝也表示了肯定的态度。他道:“此议甚妥。”
接着,袁术立刻着手进行全面突围的各项准备工作。他决定留下李丰、乐就、陈纪、梁刚四员大将坚守寿春,其所属兵力约十万。
此外,跟随袁术及其家族出城的主力军队共有二十四万人。至于库藏的金银珍宝以及各种军需物资、文书官册,则用车辆日夜不停地运出,从淮水岸边把它们依次装上货船,运往安全之地。
袁术和他的随从大臣们自然首先渡过淮水,远远地避难去了。现在剩下的只是浩浩的江水和形同空壳的寿春城。
实际上,在袁术及其军队离城之后,曹操手下的三十万进攻部队才杀到寿春城下。
来到寿春后,曹操的军队再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这一带,越接近寿春,水灾的状况越严重,城市的萧条远远超出了想象。
虽然城内情况不明,但郊外方圆百里,还满是洪水留下的痕迹,田地已泥湖化,道路上一片泥泞,当地的百姓只能靠吃树皮草叶勉强维持着生命。
由于大军出发前对这儿的困难严重估计不足,所以曹军的军需部门产生了极大的误算。
“怎样才能供养三十万人的军队呢?”
军需官员们开始为此愁上眉梢。
远征军的辎重中原本就没有多带粮米,临行前军需部门把缴获的敌产也计算在内。
“怎么会穷到这种地步啊?!”当大军开到寿春一带时,负责粮米供应的总军需官王垢看到到处都是严重的水灾时,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惊叹。当然,产生这种茫然和困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样挨过了七天、十天,开始还能设法勉强对付。
接着,又忍耐了半个月。
两军对阵已将近一个月,军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务必一举攻下寿春城!”
严峻的情势使曹操也感到焦躁不安。眼下攻城作战的效果又因水灾而大受影响。一方面,攻城的兵马在泥水中行动不便;另一方面,对方守城的士兵非常顽强,要取得一点进展非常艰难。
曹操在无奈之际,只得向东吴的孙策写了一封紧急救助信,派信使骑着快马直奔江东。曹操在信中写了一首诗:
秋高天,水旱地。
精兵瘦,肥马疲。
急盼吴船运粮米。
十万米胜百万骑。
此时的孙策不在江东。他根据和曹操签订的军事经济同盟条约,已经率军渡过长江,正在向南进击的路上。途中,他收到了曹操的书简。
孙策见信后立即发布命令:“马上漕运粮米!”
他心里明白,必须满足曹操的要求,而漕运大量的粮米也只能由东吴来安排。
但是,漕运大批粮食也非易事,江南离淮南路途甚远,中途还隔着长江,况且漕运粮食还须派遣大量的士兵护送。
虽经多方努力,仍须花费时日。
在这期间,曹操军中负责粮米供应的总军需官王垢终于也忍不住叫起苦来。
“丞相,我有要事向您报告!”
“什么事?这不是王垢和任峻吗?两位的脸色怎么这样难看,到底为了何事?”
任峻是负责仓库管理的官员。
他和王垢一起来到曹操面前大倒苦水。
“时至今日,军粮已经难以为继,再过几天就得断粮了。”
“那该怎么办呢?”曹操故意佯作不知情地反问道,“你们找我商量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仓库管理员,也不是负责军粮的总军需官。”
“那……”
“干不了就辞职吧!你们为这样的小事急着找我商量,就说明你们两人不称职。”
“啊?!”
“现在只有靠你们自己多动脑筋想办法了。从今天开始对士兵分配军粮要改换量米的米斗,如果使用小斗量米,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减少米斗的容积,情况肯定大不一样。”
“那就对了。”
“啊……”
两人仓皇地退出曹操的营帐,并立即从当天晚饭开始,采用小斗计量。
按照当时的军中规定,每个士兵一天的定量是五合,如果用小斗计量,每一合的粮食中要减少五小勺的量。现在正是度饥荒的困难时期,军粮大多由粟、黍甚至草根混合而成,士兵们本来就吃得差,加之小斗计量的盘剥,更加难以果腹。
“当官的这样克扣粮食,我们还能保持沉默吗?”
曹操偷听到了下级士兵们的窃窃私语声,当然,没过多久,窃窃私语变成了群情激愤的怒骂声。
“丞相也真厉害。”
“这不是和丞相带我们出征时所说的誓言和承诺相违背吗?”
“吃这样的东西还能打仗吗?”
总之,各种流言飞语纷纷传入曹操的耳中。士兵们对饭食方面的事怨愤最大。曹操叫来了王垢,对他严肃地说道:“现在军中充满着不平的骂声。”
“那无论如何要把这些声音压下去。”王垢惶恐地说道。
“我已无计可施。”
“我也没有办法。”
“所以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把这股风压下去。”
“像我这种人,丞相想借什么呢?”
“王垢,我要借你的人头。”
“啊?!”
“对不起,还是把你的头借给我吧。如果你不死,三十万士兵就会发生动乱,三十万士兵和一颗人头相比……你放心,我以人格保证会照顾好你妻儿的。”
“可是,这太过分了。丞相,请您务必救救我!”
王垢痛哭流涕。
曹操平静地对事先说好的武士看了一眼。
武士迅即把王垢拖出去斩首。
“马上在军中枭首示众!”曹操命令道。
王垢的头被挂在一根长竿上示众,旁边还立着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告示牌,上写道:“王垢盗粮,用心险恶,小斗克扣,中饱私囊,证据确凿,罪不容赦。依法斩首,以正风气。”
“看来用小斗克扣军粮不是丞相的命令,全是王垢这混蛋一人干的。”
士兵们憎恨王垢的所为,把原先对曹操的怨气忘得一干二净。
曹操巧妙地抓住了士气一振的重大转机,立刻发布了即日总攻的命令:“从今晚开始三天之内必须拿下寿春城。违令懈怠者斩!临阵脱逃者斩!”
是夜,曹操身先士卒,站在护城河边,严命众将士:“填埋护城河,堆草焚烧城门和城楼!”
对于曹军的进攻,对方守城的士兵也拼死抵抗,城头不断砸下檑木巨石,暗设的弩弓射出如雨的乱箭。
攻城部队死伤累累,不少士兵被箭石击中毙命,尸体几乎填满了护城河。在怯阵脱逃的攻城士兵中,躲着两名蜷缩着身子不敢向前的副将。
“懦夫!”
曹操气得大叫一声,立刻挥剑斩下两人的脑袋。
他喝道:“先拿胆小鬼开刀,这是我军成败的关键!”
曹操下得马来,亲自和士兵们一起运土、投草,一步步地逼近城墙,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士兵们看到曹操如此勇猛,备受鼓舞,一时间军威大振。
一队士兵攀上城楼,率先跃入厮杀,并且砸断了城门的铁锁,齐声呐喊,突入城门冲进城去。
犹如堤坝一角的崩塌,大量士兵像洪水般地蜂拥而入,开始了血腥的屠杀。守将李丰手下的士兵没有被生擒者,几乎全被杀死。袁术自称皇帝建造的伪皇宫,禁门朱楼、殿堂馆阁全被付之一炬,这些往日的金粉繁华之地最终化成寿春城内一朵巨大的熊熊燃烧着的红莲花。
曹军大获全胜。曹操对众将士鼓励道:“现在一刻都不能停息,我们必须马上准备船筏,渡过淮水,追上袁术后给他最后的一击。”
曹操在寿春忙着进行追击袁术的准备工作。突然从许都传来急报:“荆州的刘表已和张绣结盟,欲进犯许都,形势危在旦夕……”
曹操皱起眉头:“张绣姑且不论,刘表的举动不容小觑,也许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曹操只得半途中止对袁术的讨伐,准备班师回朝。
作出回师许都的决定之后,曹操派人骑快马给东吴的孙策送去一信,信中告诫道:“你须用兵船跨长江布阵,暗中威胁上游荆州的刘表。”
接着,他对吕布和刘玄德说道:“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情义为重。希望你们互相配合,唇齿相依地守住徐州和小沛,并在今后的战斗中结下新的情义。”
曹操让两人当着他的面喝下表示信守誓约的交杯酒,然后又特意对刘玄德说道:“从现在开始吕布不会再存异心,你离开豫州,回到原来驻扎的小沛。”
刘玄德对曹操的好意表示感谢。临别时,曹操见吕布不在场,便对他耳语道:“……把你放在小沛是为猎虎之用。陈大夫和陈登父子正在挖掘猎虎的陷阱,你和他们父子俩务必认真计议,精心准备。”
曹操对各项工作作了精心的安排,期望能够万无一失地消除将来可能产生的隐患。他率领大军返回了许都。
正在这时,两个名叫段煨和伍习的杂牌军将领带着自己的军队,在与长安的李傕和郭氾的交战中大胜,他们向朝廷献上了李傕和郭氾的首级。
李傕和郭氾是长安大乱以来的朝廷公敌,朝廷的公卿百官闻此莫不大喜过望,纷纷庆贺这个意外的喜讯。他们上奏天子,请求恩赏段煨和伍习,并授其官职,命他们镇守长安。
“太平的好运临近了。”人人都这么说着。于是朝野举办了盛大的庆宴,两个逆贼的人头在许都城内示众七天。南征归来的曹操三十万兵马也参加了这个喜庆的盛会,大家喝呀、吃呀、跳呀,酒足饭饱的许都军民,脸上一时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