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皇之治 三、整顿吏治

一个社会真想良性发展,光有经济和文化成果还不行,还有一个指标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吏治状况。因为官员不仅是老百姓的管理者,是各项社会事业的组织者,也是国家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只有官员清正廉洁,人民对政府才能有信心,国家也才能获得发展。这其实也就是直到今天还非常敏感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太不容易了。因为隋初的官僚基本都是行伍出身。这不难理解。此前中国一直处在战乱之中,不仅在国内和不同政权之间打,还要跟突厥打。将军打了胜仗,总得有安置。怎么安置?一般做法就是让他们去当地方官。这样一来,隋初的地方官基本都是军人出身。

问题是,当军官和当地方官的要求截然不同。

首先,军官治军,以威为主;而地方官治民,则应该以慈为主。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慈不带兵”,当将军讲究令行禁止,不能太婆婆妈妈。但是,地方官则被称为父母官,既然为人父母,当然要爱民如子。这是很大的区别。

另外,对将军,人们主要要求他勇;而对文官、地方官,则主要要求他廉。南宋的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直接反映了两类官员节操侧重点的不同。正因为军官和地方官基本要求不同,所以,让军官去当地方官,往往当不好。好多将军说起打仗来头头是道,但是,一谈起治理国家就不知所云,所以,履职水平普遍不佳,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举个例子。当时有个叫燕荣的将军,性格刚毅,武艺高强,是个难得的军事统帅。后来,打而优则仕,当了幽州总管,这一下可把老百姓害苦了。

武将出身的燕荣,巡行属地的时候,看见路边的荆条,手就痒痒,想要试试打人好不好用。拿谁做实验呢?身边的下属倒霉了,被他拉过来就打。下属冤枉啊,连哭带喊,说我没犯错,为什么打我?燕荣不以为然地说,我先打着,以后你再犯错就免了。下属一听,这打人还带预支啊?没办法,忍着吧。没想到过几天真的犯错了,燕荣拉过来,又要拿荆条打。这个下属赶紧说,您前几天不是说先打了我,等我再犯错就不打了吗?燕荣哈哈大笑道:你没犯错尚且都打了,何况犯错?给我狠狠地打!这样的领导风格真是形同儿戏!

对下属的赏罚不负责任,对老百姓就更不负责任了。燕荣每次巡行,只要看见漂亮的姑娘、媳妇,就在人家的家里肆行奸淫,真是荒唐残暴,无法无天。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受老百姓爱戴呢?

官吏队伍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官吏素质这么差,怎么办?

隋文帝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工作,严肃官员任命,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平陈战争之后,一下子产生了很多战争功臣,大家都按照惯例,等着当官。没想到,隋文帝明确表态:“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军功是要奖赏,但是,只能用金钱、荣誉和待遇来奖赏,绝对不能用官职来奖赏。这是认识理念的一大进步。

隋文帝既然不让将军当文官了,他到底打算怎么选拔文官?

第二个工作,建立健全选官制度。在这个问题上,隋文帝想了好多办法,比如说下求贤诏,让现任官员推荐,从优秀基层官员中提拔等,在当时都收到过一定的效果。但是,对历史影响最大的还是考试制度。

开皇七年(587),隋文帝下诏:“诸州岁贡三人。”也就是说,各个州每年选派三个人,到中央参加考试。

可别小看这短短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拉开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的序幕。隋朝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种,考上了之后再经过吏部铨选,然后就能被任命为官员,踏上仕途。

诚然,隋朝的科举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是考生还不是自由报考,而是由各州刺史推荐。所以有人说,它还是此前察举制度的延续。

但是,它毕竟再次重申,要把读书和做官,把个人才华、个人教养和个人前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每个人有了一个凭本事而不是凭老子崭露头角的机会,也让国家有了推行文治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基础。因此,它也就注定拥有了无限的前景和活力。

事实上,就是在开皇年间的一次考试中,十八岁的房玄龄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最终成长为唐初名相,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宰相之一。

隋文帝在开皇年间的这个选官制度,最终发展为自由报考的科举制,成为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古人对全世界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凭这一点,隋文帝足以永垂不朽了。

第三个工作,建立赏罚分明的考核制度。不管是什么渠道上来的官员,其实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而且人是会变的,有的人起点不高,但是公忠体国,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可能越做越好;当然,也有的人起点很高,但是越来越腐化堕落。怎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持官员的活力和纯洁性?

隋文帝规定,地方刺史每年年底到中央述职,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平时还不定期地派出监察官员到地方寻访。比如前面提到的燕荣,就被审查出贪污、暴虐等种种问题。而且,查出之后立即赐死了。

有罚就得有赏。隋文帝都奖赏过什么样的好官吏?《隋书·循吏传》专门记载了受到隋朝两代皇帝表彰的爱民模范。根据《隋书·循吏传》的记载,就大体可以知道隋文帝时期好官吏的标准了。

举个例子。当时有一个人叫房恭懿,因为苏威的推荐当上了新丰县令,结果任期内第一次考核就被评为首都地区第一名,隋文帝非常高兴,马上赏赐给他四百匹布,结果,房恭懿拿回去就分给穷人了。隋文帝听说后,又赐给他三百石米,没想到房恭懿回去之后,又不声不响地送给了穷人。这样廉洁爱民的好官到哪里去找?隋文帝很快就把他任命为德州司马,也就是州刺史的副手。结果年终考核的时候,房恭懿又是天下第一。

隋文帝欣喜异常,这样的典型必须大力宣传,让天下地方官都向他学习。古代没有发达的媒体,怎样才能让人们都知道房恭懿的先进事迹呢?隋文帝把所有到京城述职的官员都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如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已,当今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学也。”意思是说,我把你们召集到这儿来,是想向你们推荐一个好官房恭懿,这个人是如此之贤良,贤良到这种程度,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德行所能罗致的,这一定是上天和祖宗把他赐给我的,因为他这么优秀,所以我决定把他提拔为刺史,希望你们都能向他学习。当众把房恭懿提拔为海州刺史。

这个提拔可比光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管用多了,一下子,天下地方官都知道了,皇帝设定的考核制度并不是逗你玩,而是真的奖勤罚懒,扬善抑恶!既然如此,咱们以后也都要好好干了。

正因为有这些方面的措施,所以隋文帝时期的官员素质普遍有了提升,这当然是老百姓的福气,也是整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元朝的历史学家胡三省说过:“开皇之治,以赏良吏而成。”对隋文帝重视吏治、奖赏良吏的举措予以高度评价。

就这样,经过隋文帝十几年的励精图治,隋朝不仅在军事上捷报频传,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吏治建设方面也是成绩卓著。因此,历史学家们把这段国泰民安的黄金时期称为“开皇之治”。

事实上,不光是史学家认可了隋文帝的成就,连隋文帝的手下败将——陈朝的亡国之君陈叔宝也非常服气。开皇年间,陈叔宝跟隋文帝一起登上洛阳的北邙山,俯视大好河山,陈后主不由得诗兴大发,当场赋《入隋侍宴应诏诗》一首:“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日月光大了陛下的德行,山河让陛下的宫阙更加壮丽。面对这样的太平盛世,我无以为报,只能给陛下上一封请求东封泰山的文书了!陛下,您缔造了这样的太平盛世,应该去封禅了啊!

事实上,这倒并不完全是阶下囚陈叔宝的吹捧,当时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沐浴在盛世的光辉之中,也相信,大隋王朝能够在隋文帝的英明领导下,越走越好。

可是,就在这举国上下信心十足的时候,有两个乌鸦嘴却吹出了不同的哨音。

谁呢?房玄龄父子。

房玄龄的爸爸叫房彦谦,时任监察御史。他曾经私下对亲友说:“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下虽安,方忧危乱。”大意是说,主上为人猜忌苛刻,不得人心,他立的太子卑弱无能,其他几个王爷又权力太大。这样看来,虽然眼下国泰民安,但将来可能会有祸乱。

房玄龄非常认同老爸的观点,而且说得更露骨。他说:“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诸子皆骄奢不仁,必自相诛夷,今虽承平,其亡可翘足待。”主上通过权诈之术取得天下,统治的合法性本来就不够。他的儿子们又都骄奢不仁,以后难免会自相残杀。如今虽然看起来像是太平盛世,但是,亡国恐怕也是翘首可待的事情啊!

在他们看来,虽然整个国家文治武功都不错,但是,皇帝的家庭内部却隐藏着深深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很可能给国家引来更大的危机。

那么,他们的担忧是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