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朝廷五贵 二、朝廷五贵

所谓“五贵”,顾名思义,是个五人组合: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

这五个人都是何许人?一个个来介绍。

先看苏威。大业三年(607),苏威不是被革职为民了吗?此刻,他又东山再起了。其实,要说苏威东山再起,这可不是第一次。苏威当年给隋文帝当宰相,就曾经两起两落。到了隋炀帝手下仍是如此,是个政坛不倒翁。苏威到底有何德何能,怎么就能侍奉隋文帝和隋炀帝这两代猜忌的皇帝,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两个原因不容忽视。

第一,苏威是苏绰的儿子,也是关陇集团中汉人吏治派的代表。苏威的爸爸苏绰可不是凡人,当年草拟“六条诏书”,帮西魏和北周政权建立了基本的政治规范。这样的背景对苏威至关重要。要知道,隋朝脱胎于西魏、北周,政治文化一脉相承,所以苏绰的功劳直至隋朝依然受到重视。让苏绰的儿子在隋朝当宰相,本身就是继承关陇集团政治路线的一种姿态。这是苏威的第一个优势。

第二,苏威比较柔顺。苏威这个人有特点,小事好争,大事不敢争。跟同僚好争,跟皇帝不敢争。简而言之,是一个怕死、惜命的人。这一点,从他的个人经历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当年,北周宇文护专权的时候,他不赞同,但是也不敢反对,结果上山隐居了。接着,隋文帝要篡夺北周的皇位,他心里赞同,但是不敢公开表态,又临阵脱逃了。后来在隋文帝手下当宰相,每次一遇到皇帝真生气,苏威的表现都是“免冠顿首”,把帽子摘掉,趴下来就磕头,无论是非,谢罪了事。现在到了隋炀帝手下,隋炀帝又因为他上谏免了他的官,苏威还是诚惶诚恐,以此换取隋炀帝的原谅。

这样的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讲,当然可以说他是软骨头、没原则,但是从比较持平的角度看,也就是一个既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胆小怕事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很容易控制,也很好用。一个老大臣,既能体现政治的延续性,又能保证在大事上遵从皇帝决策,还有什么理由不予以保留呢?

再看宇文述。宇文述也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杨广当晋王的时候,他就跟随左右。当年,杨广想当太子,拉拢杨素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跟杨约赌博也是他去赌的,因此算是隋炀帝的大功臣。按理说,功臣容易受猜忌,杨素就是最好的例证。宇文述怎么就能受到隋炀帝的信任呢?原因有三。

第一,宇文述从本质上讲还是一介武夫。虽然也会使些心机,但是,那都是些权谋小术,要论文韬武略,他比杨素可差远了。能力不行,自然威胁也小。作为功臣,他跟皇帝天然地亲近,但又不让皇帝感受到威胁,这样的人,皇帝自然喜欢。

第二,宇文述听话乖巧。既然不以谋略见长,宇文述干脆就全听隋炀帝的。甚至听话到盲从的程度。按照《隋书·宇文述传》的说法,就是“君所谓可,亦曰可焉,君所谓不,亦曰不焉。无所是非,不能轻重。”隋炀帝说什么事行,他就跟着说行,隋炀帝说什么事不行,他也跟着说不行,反正一切以隋炀帝为准,从来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从不费心去权衡任何事情的利弊。这对于喜欢乾纲独断的隋炀帝来讲,可算是难得的美德。

第三,心灵手巧,投其所好。隋炀帝喜欢什么?除了喜欢权力、喜欢排场之外,他还喜欢技术。比如说,之前屡次提到的能够拆卸组合的观风行殿,隋炀帝就非常喜欢,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这些东西,纯粹的中原儒家士大夫是不屑一顾的,一律视为奇技淫巧,但是,宇文述出身鲜卑族,在这一点上倒和隋炀帝颇为一致。

按照《隋书·宇文述传》的记载,他“凡有所装饰,皆出人意表。数以奇服异物进献宫掖,由是帝弥悦焉”。他自己整天就琢磨什么奇装异服好看,今天这儿改改,明天那儿修修,一定要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不仅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与众不同,还经常把他设计发明的一些奇装异服和装饰品进献给隋炀帝,隋炀帝因此非常喜欢他。

既是功臣,又顺从,还能投皇帝所好,隋炀帝对宇文述满意得不得了,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给了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两个人又成了亲家。有这样的恩宠,宇文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宰相,而且还是宰相之中最受宠幸的那一个。

第三个,黄门侍郎裴矩。此人前面讲过,在帮助隋炀帝开拓西域方面功勋卓著。这个人为什么能当宰相?也有两个原因。

首先,此人出身北齐,能代表东部地区的势力。

其次,这个人是边疆和民族问题专家,在开疆拓土方面和隋炀帝高度一致。

隋炀帝曾经表扬他说:“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未发之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裴矩总能跟我想到一块儿,若是有什么事我在脑子里盘旋良久,就差说出来了,裴矩准能在这个时候把相关的表章送到我面前,简直是心有灵犀。为什么我们君臣能这么高度一致?就是因为裴矩奉公体国,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这样一个既有地域代表性,又能在具体问题上呼应隋炀帝的人,当然也是隋炀帝眼中宰相的合适人选。

第四个,内史侍郎虞世基。虞世基是江南人士,也是个著名的才子。文章出众,兼工草隶,当年在陈朝号称“南金之贵”。后来由陈入隋,凭借出众的文采崭露头角。此人为什么能当宰相?有两个理由。

首先,他出身南方,有地域代表性。

其次,他文采斐然,是个好秘书。

举个例子。《隋书·虞世基传》记载:“四方表奏日有百数。帝方凝重,事不庭决,入閤之后,始召世基口授节度。世基至省,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谬。”这段话其实讲了隋朝的行政决策过程。按照行政程序,四方都要给隋炀帝奏事,每天的表奏都有一百多份。隋炀帝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不愿意当场做出决定,而是把这些表奏接过来,然后退到后殿去思考,再口授处理意见。他口授的对象就是虞世基。虞世基听完隋炀帝的口授之后,再到他所在的内史省把这些意见写出来。一天写了一百多份,从来没出过差错,也没有遗漏任何一份,每份意见都忠实地体现了隋炀帝的意思。

这不是难得的秘书吗?这样的人,既能代表江南人物,又善于以秘书的身份领会贯彻皇帝意图,当然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第五个,御史大夫裴蕴。裴蕴又是何许人?这个人的经历非同凡响,可以说是隋朝最高级的特工。

说起来,裴蕴和裴矩是一家子,都是河东裴氏出身。但是,在南北朝战乱时期,裴蕴的祖辈都到了南方,在梁朝和陈朝做官。后来,北周和陈朝打仗,他父亲又被北周俘虏了,成了北周的官员,再后来,北周变成了隋,裴蕴的父亲也就成了隋朝的大臣。父亲已经在北方做官,而裴蕴还留在江南,当陈朝的官员。在这种情况下,裴蕴怎么选择自己的立场呢?

裴蕴是个聪明人,他看出来了,陈朝总有一天会被隋朝吃掉!想来想去,裴蕴通过他父亲和隋文帝搭上了关系,愿意给隋朝当内应。要知道,裴蕴在陈朝可是直阁将军,这是负责皇帝贴身守卫的官员,对陈后主的情况了如指掌。这就等于把间谍工作做到了陈后主的鼻子底下,陈朝岂有不灭之理!后来隋朝打陈朝顺风顺水,和裴蕴的情报工作有很大关系。既然立了这么大的功劳,隋朝当然要对裴蕴有所回报。

陈朝灭亡以后,隋文帝亲自检视陈朝官员名单,一般官员都降级使用,但到了裴蕴,非但没有降级,反倒给了他一个仪同三司的散官。这样的任命显得不合情理,所以当时的宰相高颎马上就提意见了,说:“裴蕴无功于国,宠逾伦辈,臣未见其可。”裴蕴这个人没有什么功劳,您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官?他怎么就比那些同僚的官都大呢?我看不出有什么道理。

隋文帝听完微微一笑,说:你觉得给他的官太大了吗?这样吧,改为上仪同。这上仪同可不是降级,而是又提高了一级。高颎急了,再次上谏。隋文帝又说:既然宰相不同意,那就加开府吧。又提了一级。一看隋文帝这么强硬,高颎摸不着头脑,再也不敢说话了。

就这样,裴蕴当天就拜为开府仪同三司。要知道,开府仪同三司是一品官,这也是隋朝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了。

这件事说明什么问题?除了说明裴蕴的贡献特别大之外,还说明裴蕴这个特工级别特别高,直接对皇帝负责,连高颎这样的人物都被蒙在鼓里。

裴蕴为什么能当宰相?这段光荣史倒不见得是最重要的原因,他最重要的优点有两个。

第一,办事能力强。进入隋朝后,裴蕴接连担任地方刺史,到任何一地,都有成绩,声望很好。

第二,擅长揣摩隋炀帝的心思。举一个例子。当时,高颎在隋炀帝手下当太常卿,裴蕴给高颎当副手,做太常少卿。他觉得,隋炀帝爱热闹,讲排场,好大喜功,自己所在的部门应该能够做出贡献。

怎么贡献呢?他越过自己的长官高颎,上书隋炀帝,建议征调已经遣散的北周、北齐和陈朝的乐工,同时到民间征集百戏,共同繁荣隋朝的文艺。

这个建议立刻受到隋炀帝的重视,责令高颎落实,结果高颎不同意这么做,还给隋炀帝上谏,惹恼了隋炀帝,也为他日后被杀埋下了伏笔,而裴蕴则是恰恰相反,从此步步高升。

就从这一件事,已经可以看出裴蕴体察皇帝心思的能力来了。这样的人,当然也是隋炀帝眼中的理想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