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姚崇新政 捕杀蝗虫:姚崇运用智慧,突破所有反对声浪,解决天灾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要考验一下唐玄宗的能力。自从他亲政以来,天灾不断。开元元年和开元二年都是大旱,这已经够糟糕。可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呢!有农业经验的人都知道,大旱之后,常有大蝗。果然,开元三年、四年,蝗灾就开始在山东爆发了。无数蝗虫像乌云一样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所过之处,别说是庄稼,就是树皮,也被吃得干干净净。眼看着蝗虫一过,寸草不留,老百姓都吓傻了,纷纷跑到田间地头顶礼膜拜。可是蝗虫哪管你拜不拜呢?不仅该吃还得吃,而且愈来愈多,渐渐地就从山东往河北、河南扩散了。我们知道,山东、河北、河南地区都是唐朝最重要的产粮区,如果这些地方闹灾,全国的粮食储备就成问题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粮食,老百姓就要人心不稳,国家还怎么可能稳定呢?面对如此严重的灾难,姚崇马上提出:各个州县立刻组织人力物力,捕杀蝗虫!捕到之后,集中在田边烧掉深埋,斩草除根!姚崇这个做法对不对呢?现代人肯定都没有意见,但是,切莫把我们的想法套在古人头上。我们今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古人还真未必这么想。姚崇这个想法一提出来,马上是一片反对之声。

谁反对呢?第一个就是唐玄宗。玄宗是怎么反对的呢?他倒是没有直接反对,只是问姚崇:这蝗虫铺天盖地,怎么杀得过来呢?姚崇回答说:就算杀不完,总比坐视不管强吧!过去因为蝗虫成灾,亡国的事情都有啊!如今国家的粮食储备本来就不多,如果再出现歉收、绝收的事,老百姓就会乱啊!玄宗听了,并没有反驳姚崇,但是,还是一副期期艾艾、迟疑不决的样子。姚崇就问:陛下,您还有什么顾虑就直说吧!玄宗说:蝗虫是天灾,是不是上天派来警示我的呀?我是天子,灭蝗不会得罪上天吧!姚崇一听笑了,说:这样吧!以后凡是关于灭蝗的事情,就请您不要以皇帝的名义出敕令,而是让我以大臣的名义出牒书吧!就算上天怪罪下来,也是怪我,跟您没关系不就行了嘛!要知道,玄宗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政治家,清楚蝗灾可能带来的灾难,既然顾虑解除,也就同意了。

可是,单解决皇帝的思想问题还不行,马上,姚崇的同事——门下侍中卢怀慎人,与姚崇同为玄宗朝宰相。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把处理事务的决定权,都推让给姚崇;自己不恋权、不专断。当时有人讥笑他为“伴食宰相”。但他善于选贤举能,为开元盛世做出重要贡献)也出来反对了。卢怀慎在唐朝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贤相,人望特别好。这个人出身于山东高门范阳卢氏,是地地道道的贵族之后,但是,他当官特别清廉,生活也十分朴素。朴素到什么程度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关于住的。卢怀慎家房子特别破旧,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都做不到。每遇下雨的时候,就得在门口挂一张破布帘挡雨。真是比蜗居还蜗居,哪像堂堂的宰相府啊!再举一个吃的例子。有一次卢怀慎生病,两个同僚去看他。他留人家吃饭。一会儿,饭菜端上来了,就是两盆煮豆子,一点荤腥都没有。这还是卢怀慎费尽心思打点出来招待客人的东西。可想而知,平时就更节俭了。那有人就要怀疑了,唐朝的工资那么低吗?一个宰相连自己都养不活?倒不是因为工资低,而是卢怀慎把工资的大部份都接济亲戚朋友了。这样的人能不让人佩服吗?所以,道德影响力特别大。卢怀慎这个人虽然人望高,但是,平时从来不反对姚崇。因为他属于尚德不尚才一类的,办事能力不强。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及姚崇,所以轻易不敢拿主意。有一次,因为姚崇的儿子死了,回家处理丧事,请了十多天假。所有的公文就都堆到卢怀慎面前来了。卢怀慎看来看去,哪个也不敢批,没办法,只好来找皇帝。跟玄宗说:陛下,我办不成事,您把我撤职吧!玄宗一听就笑了,说:我任用姚崇是办事的,任用你是因为你清廉端正,可以给天下官员树立榜样,本来就没指望你办事。你放心回去吧!等姚崇回来处理。姚崇回来以后,不到一个时辰,全都批完了,卢怀慎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因为如此,一般姚崇说什么,卢怀慎就随声附和。所以当时号称“伴食宰相”,就是陪着姚崇吃饭的。但是现在,听说姚崇要捕杀蝗虫,卢怀慎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妥。于是,他斗胆提出反对意见。卢怀慎为什么要反对呢?他反对的理由和皇帝不一样,他是从慈悲的角度来立论的。他说,这蝗虫也是生灵,杀生就要伤和气,伤和气可是要招祸的。很明显,这是受佛教影响的一个说法。因为佛教流行,所以这个说法在当时非常有代表性。那么,面对卢怀慎的质疑,姚崇怎么回答呢?他说:蝗虫是生灵,难道人不是生灵吗?你不忍心看着蝗虫死,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人饿死吗?你要是怕杀蝗虫招来灾祸,那我姚崇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你卢怀慎!姚崇这么说,其实是激将法。他这么一说,卢怀慎倒不好再反对了,要是再反对,岂不成了满脑子私心杂念,不敢担当了嘛!卢怀慎虽然能力差了点,但是在道德上一贯自律甚严,他可不愿意被人小看。所以,也只好依从了。

好不容易上面的意见统一,命令捕杀蝗虫的牒书也发出去了,谁知地方官又出来反对。反对呼声最大的就是刚才提到的汴州刺史倪若水。他可是个不错的地方官,在当时以敢于进谏着称。举个例子,唐玄宗不是答应过姚崇要勤俭节约,不接受正常赋税以外的献贡吗?可是,人的本性都是喜欢享受的,开元三年(七一五年),玄宗又忍不住诱惑,派宦官到江南徵集珍贵鸟类,想要放在禁苑里玩。宦官下江南,必然要经过汴州,到了之后也是要酒、要肉、要人当大爷一般地伺候。倪若水是汴州刺史,看宦官这么放肆,马上就上谏,说: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陛下却让各地捕鸟来充实后花园。这些鸟从江南、岭南运往长安,不知浪费多少人力物力!每到一个地方,使者也要吃肉,鸟也要吃肉,让老百姓看了多不好,大家会说陛下您贱人贵鸟啊!您什么时候能把凤凰当成凡鸟、把麒麟当成凡兽,天下才真是有福气。咱们刚才不是说,唐玄宗一上台就刻意求谏吗?所以倪若水上谏,马上就成了为民请命的典型,受到玄宗的大力表彰。

现在,这个家伙因为姚崇下令要捕杀蝗虫,又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姿态,公开拒绝执行姚崇的命令!倪若水为什么反对呢?他说:蝗虫是天灾,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所谓天灾就是上天的警告,应该让皇帝修德才是。如果皇帝不从自己的角度解决问题,而是一味捕杀蝗虫,那就是缘木求鱼!当年十六国时期,后汉皇帝刘聪也捕过蝗虫,最后愈捕愈多,连国家都亡了。这是前车之鉴啊!所以我绝不执行这样的牒书。倪若水的话有理没理呢?我们今天肯定觉得没理,但是,放在唐朝那个语境里,它就合理了。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劝谏皇帝的经典方式,运用的是所谓“天人感应”理论。中国古代认为,所有天灾都是对人的警告。所以一旦有天灾,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皇帝反躬自省。所以倪若水这么说,在当时也算是有理有据。

那姚崇怎么驳斥倪若水呢?他下了一道牒书给倪若水,说:你怎么敢拿刘聪来跟陛下比呢?刘聪是伪主,所以德不胜妖,自然制伏不了蝗虫;可如今是圣朝,妖不胜德。凭皇帝的圣明,一定能消灭蝗虫。你难道对皇帝的正统性有怀疑吗?再说,你不是说蝗虫和道德有关系吗?那如果刺史道德高尚,蝗虫也就不会进入你这个州了。现在汴州也有蝗虫,是不是意味着你这个刺史品德不好?倪若水一听姚崇拿皇权和道德两顶大帽子压他,再也不敢乱说,赶紧积极组织灭蝗。仅汴州一个州,捕杀蝗虫就有十四万石。唐代的一石约等于现在的一百斤,十四万石大约就是一千四百万斤,也算是相当尽力了。为了动员刺史,姚崇还把各州捕杀蝗虫的情况作为对刺史赏罚的标准,谁勤谁懒,随时通报。这样一来,各州刺史都不敢偷懒。所以,虽然开元三年到四年连续两年闹蝗灾,但是,粮食产量并没有显著下降,老百姓也没有流离失所,经济形势算是稳定下来了。在姚崇灭蝗的重重阻碍中,既有掌握着一票否决权的唐玄宗,又有姚崇的搭档卢怀慎,还有抬出儒家“天人感应论”的地方要员倪若水,可以说从上到下,阻力重重。那么姚崇为什么能冲破重重阻碍呢?这究竟展现了他怎样的做事风格呢?

我们怎么评价姚崇灭蝗这件事呢?我觉得,这是政治大智慧和小权谋的有机结合。什么是大智慧呢?在反对意见占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就是一种大智慧。真理并不永远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事实上,当时大多数人受佛教和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对于人的能力相当没自信。面对天灾,他们根本不敢作为。但是姚崇不一样,他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更有一种人定胜天的豪气。这种务实的态度和奋斗进取的精神正是盛世到来的基本前提,也是一种大的政治智慧。

什么是小权谋呢?姚崇的小权谋体现在灵活的工作方式上,考虑到每个人的处境,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玄宗、对卢怀慎、对倪若水,他各有说辞,也各有侧重。对玄宗,是体贴;对卢怀慎,是激将;对倪若水,则是威胁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权谋吗?可是,这些小权谋是建立在大智慧的基础上的,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典型的姚崇风格。

一个政治家不管有多大的才干,如果没有机遇,也无从施展。姚崇虽然号称三朝元老,但他人生最大的机遇还是遇到了唐玄宗。在唐玄宗的信任和支持下,姚崇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为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奠定坚实的基础,姚崇也因此获得一个臣子所能享有的最高礼遇。那么,唐玄宗究竟给姚崇哪些超常的礼遇呢?唐玄宗和姚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君臣关系呢?

到开元四年(七一六年),随着灭蝗斗争的胜利,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步入正轨,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而这样的局面和姚崇的辅弼之功是分不开的。此时,玄宗对姚崇言听计从,而姚崇对玄宗也是竭尽全力,君臣之间亲密无间,配合默契。长安不是首都吗?房子也很贵。姚崇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但是还没有买房子,就住在罔极寺里。可能是寺院里花木葱茏,蚊子比较多,有一次,姚崇得了疟疾,只好请假休息。玄宗见不到姚崇,急得不得了,不停地派使者去探视,一天就派了几十名。当时,“伴食宰相”卢怀慎已经去世,姚崇的搭档已经换成源乾曜了。姚崇既然休息,就只能是源乾曜主政。源乾曜每次到玄宗那里去奏事,只要说得合了玄宗的心思,玄宗总是说: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吧?一旦说的不合玄宗的心意,玄宗马上就会说:怎么不先和姚崇商量商量再来!可能有人会觉得,玄宗也太武断了吧?还真不是武断。因为玄宗猜的基本都对。这说明什么?说明君臣之间有默契了。

后来,源乾曜觉得总跑到寺里向姚崇问计也太不方便了,干脆上奏皇帝,让姚崇搬到四方馆一边养病一边办公算了,让他的家人也到这里来伺候他。四方馆是什么地方呢?是唐朝接待少数民族使者的地方,所以可以住宿。玄宗一听,马上答应了。催着姚崇搬家。姚崇说不好吧!四方馆里头有那么多档案,住进去不方便啊!玄宗说:“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什么意思呢?玄宗是说,设四方馆,本来就是为官员办公用的;让你在那儿住,也是为了国家公务啊,有什么不行的呢!如果没有制度限制,我恨不得让你住到宫里来,四方馆算得了什么。皇帝这样信任、倚重他,这是对大臣最大的认可了。姚崇也感激涕零,恨不得为玄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么,姚崇的愿望会实现吗?他和玄宗君臣这种蜜月关系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