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封禅大典 封禅启动:开元十二年十一月,张说与文武百官请愿封禅

孔子说过,人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个人到三十岁的时候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了,而到了四十岁,人就不再迷惑了。因为这个时候你自己是几斤几两,已经基本清楚了。你是能人还是庸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基本上也已经确定。用这种阶段论来套唐玄宗,还是挺合理的,他在差不多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当上大权独揽的真皇帝,拥有自己的事业;到了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年),年满四十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皇帝了。什么样的皇帝呢?一代明君啊!开元盛世的绚丽画面已经在他的领导下徐徐铺开。人到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心理呢?有人打过一个很有趣的比方说,有点像刚吃完一顿丰盛的午饭,虽然还在回顾上午的工作,却已经有点醺醺然,头脑发晕了。唐玄宗当时就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十多年的殚精竭虑可以稍微告一段落,此时的唐朝政局平稳、边疆安宁、物价低廉、文教兴盛。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不容易,他要给自己一个说法,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皇帝。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熟悉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封禅。没错,封禅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大典,封禅泰山,告成功于天地,这是对皇帝最大的认可。唐高宗封禅过,武则天封禅过,对于唐玄宗而言,这既是先例,也是榜样啊!事实上,早在开元初年,政变功臣崔日用就曾经拍皇帝马屁,建议唐玄宗封禅。可是,当时玄宗还在艰苦创业阶段,哪有心思摆那个排场,一口拒绝了。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封禅了,问题是,大臣们会不会体会到他的心意呢?

有一个大臣体会到了。谁呢?张说。他已经是首席宰相,是全国官员的领袖。在他的推动下,唐朝的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得君行道,这不正是他的毕生追求吗?现在,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对张说而言,这也是人生的丰收时节。另外,他是丽正书院(后改叫集贤殿书院)的头儿,也是全国文人的领袖。因为有这种身份,唐玄宗特地让他负责修国史,这让张说的历史意识格外浓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辉煌业绩彪炳史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呢?当然也是封禅。能够参与封禅,那可是一个文人、一个史臣的最大荣耀。当年汉武帝封禅的时候,司马迁的爸爸司马谈当太史令,不就是因为没能参加封禅大典,活活郁闷死的吗?所以,张说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也愿意撺掇玄宗封禅。既然皇帝和宰相想到一块儿去了,是不是他们俩一合计就成?哪有这样简单,封禅是最隆重的典礼,一切都要郑重其事才行。

开元十二年(七二四年)十一月,张说就安排文武百官请愿了。说皇帝“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应该封禅。大臣们好不容易生在这样的时代,都希望能够目睹这一盛事。面对大臣的请愿,玄宗怎么表态呢?一点悬念没有,拒绝了。三让而后受之是政治传统,皇帝得谦虚啊!张说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不屈不挠,接着敦促。就在这次大规模的官僚请愿之后,他和另一个宰相源乾曜接连三天上书,反覆恳请皇帝顺应天意民心,而且,给玄宗戴的帽子一次比一次高。按照张说的说法,玄宗有什么样的功劳呢?“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弟兄,文王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一段话,把所有古代圣君的优点都集中了,有这样的圣德,不封禅哪行呢!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儒生文士也纷纷献诗献赋,表达人民心声。到这一步,玄宗觉得差不多了,终于勉为其难,发布诏令——将要在第二年,也就是开元十三年的十一月“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一套礼仪多虚伪啊!其实,礼本来就是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的结合,三让而后受之是形式,谦虚是内在精神。一个皇帝遵守形式反覆推让,我们固然不能因此断定他具有谦虚的美德。但是,如果根本不尊重形式,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功盖天地,这不更不可能有谦虚的美德吗?就算是伪君子,那也是文治教化的表现,绝不能一概否定。

封禅是一种表明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向天下人彰显国力的强盛。封禅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都非常向往的一件事,但由于各种原因,进行过封禅的帝王屈指可数。封禅涉及极其复杂的礼仪,对于当时的唐玄宗君臣来讲也非常头疼。那么,如果要封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