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文士风流 翰林待诏:大笔一挥,《清平调》永传后世

要想知道李白的理想是否实现,我们就得看看他在翰林院都做了哪些事情。李白的所作所为,有两件事知名度最高。第一,醉草吓蛮书。这个事情因为被写进明代通俗小说集《警世通言》,所以流传特别广。说李白在翰林院的时候,东北的渤海国给唐朝下战书,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写的,谁也不认识,大家非常着急。最后把李白召来了,李白一看,马上朗朗读出。光读出来还不算,李白还对玄宗说,朝廷根本不用派兵去打,我写一封答书给他们,肯定把他们吓住,绝不敢兴兵。但是,我得先喝足了酒,才有心情写这个东西。唐玄宗一听李白有这么大本事,当然奉若神明,赶紧伺候他喝酒。李白喝到晕晕乎乎的时候,拿过笔来,一挥而就,而且还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写的。写好之后,李白用渤海语对着使者念了一遍,渤海的使者果然吓得六神无主,赶紧回去禀报国君,不敢打仗了。这就是所谓的李太白醉草吓蛮书。这个事情如果真的存在,那可不光是李白的骄傲,也是大唐外交的光荣。但问题是,这小说家的说法能不能信呢?还真不能信。这个事情是假的。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第一,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存在,在唐朝史书中会有记载,至少会留下蛛丝马迹。但是,翻遍唐朝文献,也找不到跟这件事有关的只言片语。唯一有点沾边的是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里面写了这么一句话,说李白见到唐玄宗后,“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辍。”有人说,这“答蕃书”不就是吓蛮书吗?是不是呢?这就要看范传正这段话的语境了。范传正是说,李白一见到唐玄宗,为了表现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就又议论朝政,又草拟诏书,口若悬河,文不加点,唐玄宗都非常满意。这样看来,所谓的“草答蕃书”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代表李白的文字能力而已。所以,根本不能作为证据。第二,李白汉语言文字掌握得是好,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还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渤海政权一直积极学习汉文化,使用汉字,当时就有“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的说法。根本就没有创造过本民族文字,怎么会有所谓的蛮书呢?

这件事不是真的,那李白在翰林院有没有真实的业绩呢?也有。李白做的知名度很高的一件事是给杨玉环写赞美诗。这件事唐朝的笔记小说《松窗录》有很详细的记载:“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大意是说,当时长安刚兴起赏牡丹之风,宫廷里种了四种牡丹花,一红、一紫、一浅红、一洁白。春天鲜花盛开之际,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来赏花。为了助兴,特地命最好的梨园弟子前来演唱,可是,当梨园领班李龟年把歌谱报上后,唐玄宗却嫌这些歌都太老了,不应景。怎么办呢?翰林院不是现放着一个大诗人李白吗?唐玄宗赶紧让李龟年拿着金花笺找到李白,让他填新词。李白大笔一挥,立刻写出三首《清平调》。

这三首诗是怎么写的呢?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赞美杨玉环长得漂亮,说我看见云彩就想起你的衣裳、看见花朵就想起你的容貌。在春风吹拂之下,你像一朵花一样绚丽绽放了,如果我不是在王母娘娘的群玉山头见过你的话,那肯定是在瑶池见过你,因为你长得就像仙女一样漂亮。

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意思是说,贵妃像一枝红艳的鲜花一样,吐露芳华,和她相比,跟楚襄王巫山云雨的仙女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谁可以和贵妃比美呢?恐怕只有汉朝的赵飞燕盛装之后才可以比方一二吧!

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名花与花一样的美人出现在君王面前,君王也微笑地看着她们,希望君王能够长长久久地看着这样的美景吧!如果说人世间还有什么景象让人一看之下万恨全消的话,那就是我们在沉香亭畔看到的这一幕吧!

这三首诗写得太漂亮了,按照《杨太真外传》和《松窗录》的说法,当宫廷乐师李龟年把这三支歌唱出来之后,“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蒲桃酒,笑领歌,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其实,不光妃子和皇帝满意,千年之后我们读起来照样觉得春色满眼、春风满纸。按照清朝人沈德潜的说法,真是“风流旖旎,绝世丰神”。短短三首绝句,把对杨太真美貌的惊叹、对唐玄宗功德的称颂以及对自己躬逢其盛的庆幸,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谪仙人李太白,谁能有如此的手笔?旷世才子、绝代佳人和千古明君的风流雅集就在这三首诗中得到集中的体现,而且得到了艺术的升华,不愧为是李白翰林生活中最为华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