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残酷太空路——中国“长征三号乙”首次发射失败幕后

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国航天”一直是一个值得自豪的名词,但任何成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说的,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航天史上排名第五的一场事故。而这场事故,也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说起“2·15”,每个中国航天人都刻骨铭心。

1

1996年,是中国农历的丙子年,也就是鼠年。

那一年的2月,当中国大地上已经开始弥漫浓浓的年味时,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却进入了临战状态。

按照计划,在2月15日的凌晨,中国将首次发射“长征三号乙”(CZ–3B)运载火箭。

这是一次意义极其重大的发射。

从火箭本身来说,“长征三号乙”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长征三号甲”的基础上,首次推出的新型运载火箭,是当时中国将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这是它的第一次亮相。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CZ-3A和CZ-2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以长征三号甲火箭作为芯级,在其一子级上捆绑四枚直径2.25米的液体助推器而构成,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也是中国用于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主力火箭

从运载任务来说,“长征三号乙”首次亮相就负责运载一颗外国卫星上天——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委托发射的“国际通信708”卫星。

从传播范围来说,这次“长征三号乙”的“处女秀”将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进行实况转播。

“长征三号乙”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虽然发生了一些意外,但总体非常顺利。整个卫星基地的相关工作人员虽然进入了紧张的临战状态,但心情还是相对放松的,当时基地里大家见面时都会说上一句:“打完这颗星,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长征三号乙”火箭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龙乐豪院士,事后回忆这场发射时说了一句话:“当时我们的胆子也够大了,首飞就承担发射一颗国际卫星,还全世界公开转播,这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

2

1996年2月15日凌晨3点,西昌卫星发射基地2号发射台,一切准备就绪。

崭新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高高矗立,仿佛在接受检阅。

“10,9,8,7,6,5,4,3,2,1,0,点火!”

火箭顺利点火,升空。

但就在点火升空后的第二秒,在指挥室的专家立刻发现情况不对:火箭的箭体明显发生了倾斜!

当时正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和同事散步的火箭发动机专家王之任,特地拉住同事停下脚步,准备目睹火箭升空的壮美景象。

她回忆当时的情况:

“看着看着,怎么没往上去,忽然就拐着,横着过来了。我一看,哎哟,这是什么轨迹啊!一拐弯,火箭就往下扎,我一看就说,出问题了!”

当时在现场发生的情况,确实如王之任所见:

“长征三号乙”在发射升空两秒后,整个箭体就发生了明显倾斜,随着高度的上升,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横着飞了出去,像一枚巨大的导弹,掠过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天空,径直撞向了离基地大约1.8公里外的山头,整个过程只有22秒。

由于火箭刚升空不久,几乎装满了燃料,所以在撞击山头后,立刻引起了剧烈的爆炸,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整个“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连同搭载的“国际通信708”卫星,瞬间箭星俱毁。

整个控制室的专家和工作人员望着监控大屏幕,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由于进入紧急状态,整个发射场随即断电,指挥室瞬间陷入黑暗,人们的脑海中只有爆炸的火球的画面。

当时在家中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处处长倪海龙,盯着电视屏幕目瞪口呆,下意识反复念叨一句话: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完了!”

3

这场事故的严重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出现了人员伤亡。

从爆炸本身来说,失控火箭爆炸的地点正好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临时住宿的协作楼和宾馆附近,强烈的气浪瞬间冲垮了钢筋水泥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

根据规定,每次火箭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在发射前进入地下掩体。但是,在那次发射前,有少数科研人员并没有按照规定进入掩体,而是待在宿舍内。根据《人民日报》当时的报道,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不幸中的万幸是,耸立的山头挡住了失控火箭的行进路线,不然当时火箭将径直飞向发射指挥部,在那里有大批的专家和工程师。

但是,谣言还是开始慢慢传播:

“中国的‘长征三号乙’首飞爆炸,火箭直接坠入发射基地家属区,家属区荡然无存,至少500人死亡……”这个谣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互联网的传播逐渐升级,到了2016年左右,已经成了“坠落在附近村庄,至少造成1000人死亡”。


被爆炸冲击波摧毁的协作楼

但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射基地都不会把家属区建在发射场附近。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周边的村落,向来就遵守“发射前2小时提前撤离”的规定。离发射基地最近(1公里)的麻叶村全村加在一起也没有1000人,且早已撤离。当时发射基地方圆2.5公里范围内已经基本没有村民。

伤亡人数是可以用数据来辟谣的,但有些事情带来的影响却是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

4

很多时候,一枚火箭的发射不仅仅关系着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更关系到民族感情。

在发射前的动员会上,总设计师和总指挥龙乐豪曾当众说过一句话:

“这次发射如果成功,是了不得;如果发射失败,是不得了。”

火箭爆炸的那一刹那,有人看见龙乐豪院士低下了头,独自一人离开了人群,在旁边的一个木箱上无力地坐了下来。

三天之内,当时58岁,原本只有一些灰白头发的龙乐豪,已是满头白发。

更无法平息的,是公众的情绪。

《风雨长征号》一书的作者李鸣生曾描述过这样一件事。“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爆炸发生后一周,一位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高级工程师去小镇上买鸡。挑好了鸡准备过秤的时候,女小贩一把夺过鸡,说不卖了。工程师搞不明白:“前面几个人不都买走了吗?怎么轮到我就不卖?”女小贩满面怒容回答:“你们在这里几十年,拿着高薪高奖金,连西瓜大的美国卫星都打不上去,还有脸吃鸡?”工程师无言以对,默默转身离开。

一位从北京到西昌来分析事故原因的航天技术专家,在参加完会议后准备返回北京。基地的工作人员去火车站给他买软卧票,他的身份证和介绍信被递进售票窗口之后,被售票员直接扔了出来:“你们这些人,把中国的脸都丢尽了,还想坐软卧?”

憋足了一口气的中国航天人想立刻打个翻身仗,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又一次沉重打击。

1996年8月18日,又一枚“长征三号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升空,任务是把运载的“中星7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次,火箭顺利升空,但三级发动机在二次点火时发生故障,未能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再次失败。

半年之内失败两次,这让“中国航天”的声誉在国际社会蒙上了巨大阴影。一时之间,“长征”系列火箭在国际发射市场上几乎成了“失败”的代名词。

中国的航天人在那段时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低谷——多家国际公司取消了之前与“长征”火箭签订的发射合同,而国际保险公司居然已经不愿意为中国的火箭发射承担保险。

中国火箭发射一度在国际商业发射领域面临被踢出局的窘境。

5

“中国的航天技术到底行不行?”

这是当时中国航天人面临的国际舆论提出最多的质疑。但事故摆在那里,需要反思的,只能是自己。

首先是彻查原因。

根据多方专家和独立调查团队长达半年的深入调查分析,“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失败原因终于确定:是由于随动框架伺服回路里电压输出模块中的一个金–铝焊接点失效,阻碍了回路电流的输出,导致控制整个火箭的惯性平台失效,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最终坠毁。

这只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焊接点失效造成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焊接点,几乎给整个中国航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原因查出来之后,立刻改进。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2·15”成了中国航天人心中一碰就痛的数字,却也为他们重踏征程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从那之后,44项共256条严厉乃至苛刻的改进措施被提了出来,从仓库保管员到火箭设计总工程师,小到一颗螺丝钉、一根电线,每个人都再一次明确了自己的责任。

据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透露:“在实施新规章制度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我们总共处理了500多人。”

科学实验和太空探索当然允许失败,但为失败付出代价,是为了今后避免再一次失败。

1997年5月12日凌晨,又一枚“长征三号甲”火箭不屈地矗立在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0时17分,火箭点火,24分钟后顺利将搭载的中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送入预定轨道。

当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指挥室的工作人员都自发起立鼓掌,不少人甚至热泪盈眶——这一年多时间,过得太不容易了。

而就在此时,总经理刘纪原宣布所有人到二楼会议厅开会。当兴高采烈的大家以为这是一场表彰大会的时候,刘纪原却毫不客气地又点名批评了一些他认为“绝不是技术上失误,而是工作态度马虎”的事,比如有一个伺服器漏气,送去检修后盖了个戳子,又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

不少等着被表扬的人被骂蒙了,但也有不少人发自内心地理解:

火箭发射不是一场喊口号人多心齐就可以完成的运动,而是一项需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精确到一丝一毫的系统工程。

中国航天再也经不起“2·15”这样的惨痛失败了。

6

1997年8月下旬,由美国劳拉公司为菲律宾制造的“马布海1号”通信卫星运抵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担任这颗卫星发射升空任务的,是第二次出场亮相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在这次发射之前,中国航天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派出代表团经过多轮激烈谈判,说服国际公司再次信任中国的航天技术,尤其是要让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国际保险公司愿意再次承保。

而所有的承诺,必须要有事实来兑现。

1997年8月20日凌晨1点50分,改进后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所有中国航天人的注视下点火升空,30分钟后,成功将“马布海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发射终于成功。

两个月后的10月17日,还是“长征三号乙”,再次将劳拉公司制造的“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两次成功之后,中国航天技术的公信力,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建立起来。

截至2019年1月11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共进行了54次发射,其中成功51次,部分成功2次,失败1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4.44%(其中在2015年发射19箭45星,达到100%成功率)

唯一的一次失败,就是1996年2月15日首飞时的那场失败。

那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失败,也是一个再次出发的起点。

馒头说

2017年6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又出了一次问题。

在执行运载“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任务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没能被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官方网站和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播报了这个消息,而诸多中国网友的留言多少让人有些出乎意料:

“难得可以看到一次失败。真实!透明!”

“没事,失败了再总结教训,再接再厉!”

“难得失败一次,不过失败意味着未来的成功!加油!”

相对于当年遭遇“不卖鸡”和“不卖软卧票”的前辈们,现在的中国航天人无疑是幸福的,因为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更自信的实力,关键是,还有了一个更宽松的舆论环境。

不过,我们也很难去苛责当年那些老百姓,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他们,渴望祖国腾飞的心情其实和航天人是一样的,也正是这种巨大的期待,成为航天人跌倒再爬起的巨大动力之一。

科学实验总是会有失败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们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这对中国航天人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相信这并不会成为他们可以放松懈怠哪怕一丝一毫的理由,因为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还有太多太多的挑战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去面对。

从无到有,砥砺前行。

中国航天人,请继续加油!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撼天记》第12集《太空没有梦(上)》(优酷网)

2.《长征三号乙火箭事故原因查明》(《中国航天》,1996年第10期)

3.《网传“长三乙首发失败死500人”是谣言 不存在“瞒报”》(孝金波、实习生刘婧婷,人民网,2016年2月18日)

4.《萨沙谈:1996年长征火箭发射失败,炸死1000人?》(萨沙,东方头条,2016年6月17日)

5.《中国航天科技澄清“长三乙火箭事故”:造成6人死亡》(张素,中国新闻网,2016年2月18日)

6.《长三乙火箭首飞失败画面曝光》(央视网,2016年11月24日)

7.《中国火箭发射失败画面曝光 揭秘背后故事》(央视新闻,2016年11月24日)

8.《那年春节长三乙首飞却遭失败,22年后中国航天早已今非昔比》(腾讯网,2018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