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放眼天下 五、布局东南
官渡之战后的第二年即建安六年(201年),曹操阵营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曹操任命的广陵郡太守陈登因病去世,这对曹操在徐州、扬州等东南一带的发展是沉重打击。
广陵郡是徐州刺史部最南面的一个郡,大致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省长江以北的部分地区,郡治广陵县即今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在汉末属徐州刺史部管辖,而扬州刺史部的治所在九江郡的历阳(今安徽和县),袁术统治扬州期间,又长期以九江郡的寿春(今安徽寿县)为基地,后来把伪皇宫也设在了那里。
广陵郡西面与扬州刺史部的九江郡、庐江郡相邻,南面与扬州刺史部的江南四郡相望,扬州在传统上是袁术的占领区,曹操在这里没有什么势力。孙策崛起后迅速统一了江南,后来又驱逐了亲曹操的刘勋,把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北。
孙策意外身亡后,孙权接替了兄长的事业,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曹操当时正集中精力在北面作战,无力考虑东南事务,陈登占有的广陵郡就成了曹操布局东南的唯一支点。
前面提到,徐州本土出身的陈登是地方实力派人士,先后辅佐过陶谦、刘备,后又跟随吕布,这些人都对陈登很倚重,因为他在徐州很有影响力。经过对形势的判断,陈登认为吕布难有成就,于是与其父陈暗中投靠了曹操,在曹操灭亡吕布之战中出了大力,被曹操任命为广陵郡太守,同时拜为伏波将军,主持东南一带的军政事务。
曹操对东南方面的支持很有限,他原希望陈登能看住东南面的这个大门就行,没有更多奢求,但陈登干得很出色,远远超出了曹操的期望。
陈登到广陵郡后首先抓干部队伍建设,他明赏罚、重威治,使各级官员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也赢得了百姓的信赖。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他进一步安抚民众,发展生产,很快便把地方治理得欣欣向荣,陈登也树立起崇高威望(甚得江淮间欢心)。陈登还收编了郡内的流寇武装,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力量。
陈登是个很有抱负的人,《先贤行状》一书称,陈登此时产生了“吞灭江南之志”。
陈登在广陵郡的发展引起了江东孙氏的注意。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世时,在与庐江郡太守刘勋作战的同时,派孙权进攻陈登的军事基地匡琦城(今江苏射阳附近)。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是十比一,陈登泰然自若,根本没把孙权当回事。
据《先贤行状》记载,陈登下令关上城门,偃旗息鼓,向敌人示弱,自己登上城楼进行观察。在城外的敌人不明究竟的时候,陈登突然下令打开南城门出击。孙权所部没有防备陈登会来这一手,阵形大乱。陈登亲自擂鼓助威,杀得敌人大败。此战孙权损失了一万多人。
孙权刚出道就遇上了老练的陈登,对此战的记忆在孙权一生中想必都十分深刻。
敌人虽败但依然强大,陈登一边组织军民积极做好守城准备,一边派郡政府人事处长(功曹)陈矫到曹操那里搬救兵。在救兵未到之前,为了迷惑敌人,陈登命令大家在军营外十里的地方准备大量柴禾,每隔十步放一堆,一到夜里就点上火,然后组织大家使劲喊叫欢呼,好像跟援军会师一样。
趁着敌人疑惧之时,陈登再次主动出击,又斩获一万多人,在未得到曹军主力支援的情况下,就把危机化解了。
但广陵郡位置太靠近江南,曹操考虑防守此地成本太大,于是收缩防线,在扬州和徐州之间的己方占领区新成立一个东城郡,由陈登以伏波将军的身份兼任太守。
以陈登的军政才能及个人志向,本应该在此大展身手,但他却英年早逝了,死时才三十九岁。
有点奇怪的是,《三国志》里没有给陈登单独立传,只是在《吕布传》里顺便对他进行了介绍,通常这意味着陈登有问题,要么是叛徒,要么因罪被杀,但在所有史料里都找不到这方面的证据。
有分析认为,陈登并非真心依附曹操,他是地方实力派,有点像臧霸,甚至比臧霸还自由。陈登一直扬言要吞并江南,未必是想给曹操打天下,陈登也想建立自己的事业,成为曹操、孙权这样的一方诸侯。
这样的分析也只是推测而已,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三国志》里没有单独为陈登作传的原因。
不过,陈登的死因在《三国志方技传》里可以查到,他是得病死的。陈登就任广陵郡太守不久,有一段时间感到胸闷,面色发红,吃不下饭,就请他们家的老朋友名医华佗来诊断。
华佗字元化,跟曹操同是沛国谯县人,当时已经是享誉天下的名医,他喜欢四处行医,不分地位尊卑对病人一视同仁。陈登的父亲陈当过沛国相,期间举荐华佗为孝廉,因为这个原因,陈登和华佗有故交。
华佗对陈登进行了一番诊断,认为陈登吃海鲜水产等生腥的东西太多,在胃中生了大量寄生虫,已经郁结难化。华佗煎了两升汤药,让陈登先服一半,隔一会儿再喝另一半。
陈登按照医嘱服下汤药,不到一顿饭功夫,即呕吐出了三升多长相奇怪的虫子,病也马上好了。华佗说:“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遇上好医生才有救。”三年后,就在陈登刚调任东城郡太守不久,他的病果然复发,可惜华佗这时不知道在哪里,周围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陈登不治而死。曹操在官渡前线开始发作的头痛病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每次发病都心慌意乱,眼冒金星,一般医生治疗效果都不大。他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把华佗找来。华佗采取针灸疗法,扎曹操背上的膈腧穴,曹操的病情立即减轻,于是就把华佗留在身边当专职保健医生。
陈寿大概不太懂医学,收集的资料也不够详实,膈腧穴在背部第七椎节下面一侧的一寸五分处,扎这里通常是治疗咳嗽、反胃等病症的,要缓解头部的眩晕疼痛,扎的应该是通天穴或天柱穴。
陈登之后,曹操急需物色一个能干的人应对东南方面的事,他选的是在司徒府里当处长(司徒掾)的刘馥。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人,是刘氏宗亲但枝节已经很漫远了。曹操刚到许县时,刘馥说服袁术的部将戚寄、秦翊投诚,曹操很高兴,让司徒赵温征辟刘馥为掾。
建安初年在荀推荐给曹操的人才里有一个人叫严象,是关中人,博学机智,曹操对他寄予厚望,袁术死后派他担任扬州刺史。曹操阵营的扬州刺史象征意义更多,他调动不了名义上是其下属的孙策、孙权等人,要地盘必须自己去打。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手下的庐江郡太守李术突然发难,攻击严象,把严象杀了,严象死时三十八岁。
李术此举并非孙权指使,李术也是想趁乱另起炉灶的一个人。像这样的地方割据势力在那时应该还有不少,陈登估计也算一个,但最终像孙权那样成大事的就极少了,不仅要靠胆量和信心,还要靠实力和运气,不能以为拉起一面大旗就能包打天下。
李术可能以为孙策刚死,孙权年轻没有经验和威望,而曹操又无力顾及东南事务,于是想自立门户。但是他错了,孙权年轻不假,但却很有两把刷子,对于李术不听招呼的行为,孙权果断地给予痛击。
孙权知道曹操也恨李术,就先向曹操报告,打的旗号是给严象报仇,请求曹操在李术求援时不要理他。孙权急攻李术的大本营皖城,李术走投无路,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皖城攻破,孙权屠皖城,将李术枭首示众。
李术失败后,曹操和孙权加紧了对扬州江北二郡的争夺。曹操把刘馥从司徒府处长的闲职上调过来,破格提拔他为扬州刺史,派他到九江郡、庐江郡一带跟孙权抢地盘。
当时,扬州的江北二郡除孙权、曹操各有一部分势力外,还有梅乾、雷绪、陈兰等流寇势力。刘馥很能干,他接受任命以后,单人匹马来到九江郡的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在这里建立州治,然后招降了雷绪等人。
在此后的几年中,刘馥积极开展地方治理,发展生产,招纳流民,开展大规模屯田,兴修和治理了芍陂、茹陂、七门、吴塘等水利工程。他加紧城防建设,大修合肥城,准备了大量的守城用具,使合肥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以后一次次抵挡住了孙吴的进攻。数十年间魏吴势力此消彼涨,但孙吴从来没能越过合肥一线,这与刘馥的贡献密不可分。
刘馥主政扬州,阻挡了孙权势力向北面的进一步发展,为曹操统一北方争取了时间。
遗憾的是,刘馥身体也不怎么好,六七年后即赤壁之战时,刘馥也因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