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汉军满万不可敌
“如今宋国大军卷土重来,气势汹汹较之上次尤有过之,又兼有西夏骑卒,世子以为,太后与幼主仅凭耶律休哥一人之勇,可能拒得强敌么?”
说话的人三十出头,面目平庸,无甚出奇之处,只是一双眼睛非常有神,透着几分精明。若有长安人士看见,或许会有人认得,此人正是当初齐王赵光美府上的管事胡喜儿。
盘坐上首的是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庞大的身躯,满面的虬须,偏又束发顶冠、穿着一袭汉服,那壮硕的身子把那衣服撑得紧绷绷的,似乎稍一用力就会绷裂开来。他这体态模样,若穿一身左衽胡服,皮裘狐帽,倒也威风凛凛,偏是穿着一身中原汉人衣衫强作斯文,叫人看了好笑。
此人叫做耶律留礼寿,乃宋王耶律喜隐世子。宋王耶律喜隐受德王耶律三明谋反一案牵连,被幽禁起来。这位宋王世子,现在已是该部族的实际领导人。
留礼寿抚着大胡子,微微摇头道“来者不善,来者不善啊,宋军的步卒大阵本就令人头痛,如今又兼具骑兵之长,宋军可攻可守,进退自然,耶律休哥前番大胜,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宋国皇帝久胜恣狂、久战心切的原因诱他中伏,真论起实力来,以我辽[]力……恐难胜宋人。”
胡喜儿笑道“其实若论骁勇,我北朝兵马自幼练就的骑射,又是在自家地盘上做战,可未必就怕了南人。我们之所以连吃败仗,不是我北国兵马不济,实是因为太后属意于耶律休哥,有心下嫁于他,失了皇家体面,以致民心军心尽丧。”
留礼寿一拍大腿,愤然道“不错,你说的在理儿,正是这个话儿。”
胡喜儿又道“这一次,耶律休哥损失八万精锐,却只吃了太后一顿排头,没有一点真正的惩罚,由此就可见太后对他的偏袒了,上一次幽州被围,有两位将军赴援迟了三曰,结果怎样?被太后下旨,当众鞭笞,降级留用,两相比较,太后为一己私情而赏罚不明,谁肯服她?”
留礼寿大声道“正是,正是,哼!我就知道,她貌美如花,年轻守寡,怎么耐得住闺中寂寞?以堂堂太后之尊,居然与一个臣子媾和,实在是把我皇家体面丢得一干二净,现在市井街头流传的那些话想必你也听说过,真真的不堪入耳,每每想起,真是羞煞人也。”
胡喜儿阴阴一笑,又道“不过,世子大可不必如此生气,你不觉得,这正是咱们的机会来了么?”
留礼寿一怔,连忙问道“机会?此话怎讲?”
胡喜儿道“太后与臣子有了私情,皇家体面全无,皇室、各部族大人,心中多有怨言。太后不知自重,便没了母仪天下的资格,幼主还是少不更事的娃娃,如何执掌大辽天下?如此情况下,太后又正坐镇南京,上京空虚,如果世子趁机发兵,振臂一挥,必得响应,何不罢黜幼帝,拥立宋王称帝呢?”
留礼寿与父亲本就参予了德王耶律三明之乱,反心早萌,只是他们当初行事隐秘,没有被朝廷抓到太多把柄,因此只将宋王囚禁了事,并未株连太广,若在机会救出父亲,再反一遭,留礼寿当然不会犹豫。
只是……,留礼寿犹豫片刻,喟然叹道“不成啊,太后的手段实在了得,这几年间,整个上京被她经营的风雨不透,如今我虽仍是本族酋领,奈何无兵无权啊。想反,你让我拿什么去反?”
胡喜儿微笑道“世子这话说的就差了,我辽朝尽多忠贞义士,眼见太后把持幼主,国家危在旦夕,谁不思尽忠报效,匡扶正义呢?若是世子有心,小人愿为世子引见一人,此人手握重兵,若肯攘助世子,大事可成。”
留礼寿双眼微微一眯,疑道“嗯?你本一介商贾,为何如此热衷此事?”
胡喜儿恭谨地道“纵然富可敌国,也不过仍是一个卑贱的商贾。小人只想出谋出力……为世子效犬马之劳,来曰宋王登基为帝,世子立为太子,小人……可以走上正途,谋一个如郭袭般的出身,光宗耀祖,荫庇子孙,也不枉来世上走这一遭了。”
郭袭是汉臣,当今太后极为宠信的权臣,如今官拜南院枢密使、兼政事令,加封武定军节度使,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留礼寿闻言大笑“若我父子当国,必把郭袭的职位送你,哈哈……,不过……你说有一手握重兵的将领愿助我成就大事,此言当真?他是何人?”
胡喜儿站直了身子,轻咳一声道“王兄,世子相询,还不现身?”
一语未了,屏风后面闪出一个人来,顶盔挂甲,肋下佩剑,盔顶两枝雉翎高挑,看面目不过四旬上下,剑眉朗目,英气勃勃。
留礼寿一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失声道“王冠宇?王指挥使!”
王冠宇躬身一礼,朗声道“正是末将,末将上京汉军指挥使王冠宇,见过宋王世子。”
留礼寿一见此人不由又惊又喜,原来这王冠宇是上京汉军都指挥使,麾下有六万驻京汉军,如今幽州战事紧急,连东京辽阳的兵马都抽调过去了,更不要说上京了,上京的宫卫军、族帐军,大部分都随着御驾去了幽州,留守上京的人马已是汉军成了主力。
在萧绰想来,历次谋反都是契丹权贵,汉军甚少参予,所以把汉军留下守卫上京最是妥当,没想到郑家恰恰是从汉军着手,想在辽国谋划一笔大生意。
这几个汉军将领都是北地世家出身,寻常汉人百姓也就这几年才渐渐出头,以前除契丹一族外,其他各族饱受排挤打压,寻常汉人家的孩子哪有机会学文习武,也只有这些世家子,才有机会始终得到教育,从而受到辽朝的重用。
然而也恰恰是因为他们出身世家,所以哪怕是武人,也受到了太多的汉人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寻常百姓孀居守寡,再嫁他人也没甚么,可是太后是什么身份?一国太后如果有此行为,简直是丧伦败德,伤风败俗之极,必受天下人唾弃鄙夷。
萧绰与耶律休哥有私情的传言,本是白甘部的余孽受了折子渝的点拨,蓄意传扬出去的,寻常百姓对男女关系方面的兴趣那真是自古便热情至极,一经有人传出,传言版本越来越多,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王冠宇也信以为真了。
此后,胡喜儿以厚礼结交,巧言蛊惑,渐渐便说动了他的心思,在他想来,萧太后有此一端,便丧失了母仪天下的资格,如果自己兴兵废黜,必然能够迎合所有皇室贵族的心意,此事一定能成。于是便成了胡喜儿的同谋。
两下里说开来,一时尽皆大喜,不过留礼寿经过一次失败的政变,侥幸成了漏网之鱼,至今想起还是心有余悸,不免有些小心。他不放心地道“王将军,汉军上下,你尽都控制得住吗?要知道稍有不慎,你我俱都是杀头之罪啊。”
王冠宇哈哈一笑,说道“上京诸军中,我汉军一向不受宫卫、族帐诸军重视,军中将士还时常受到排挤,因此自成一体,团结的很,王某自信,对上京汉军可以如臂使指,上下一人。”
王冠宇自信地说罢,扬声道“你们都出来吧,一起见过世子。”
硕大的屏风后面衣甲铿锵,陆续又走出五个人来,分明是上京汉军副都指挥使李剑白、马军指挥使程天浩、步军指挥使苟恶唯、汉军都虞侯尉迟风、周羿。汉军六大将领尽集于此,留礼寿大喜过望,击掌赞道“如此,大事可期矣!”
胡喜儿笑吟吟地道“这还不够,小人还联系了白甘部等几个部落,此外,室韦、女真方面也正派人联系中,只等各处一切准备完毕,世子就可一举而天下惊了。”
留礼寿惊喜莫名,望天大笑……※※※※※※※※※※※※※※※※※※※※※※※※※※萧绰遣墨水痕再一次到了宋军大营,这一次,带来的只有一只锦匣。
打开锦匣,先是一张纸签,上面墨迹淋漓,只有六个大字“君要战,我便战!”
杨浩看了默然不语,当下合起锦匣,若无其事地先将墨水痕送走,这才回转内室,他抚匣沉吟良久,重又轻轻打开,取下那张纸签,掀开下面的软缎,只见下面静静地躺着一枚枚首饰,一个个擦拭的闪亮,露着润泽的光辉,或许……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经常把玩它们吧。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记得上一次,她把一半的首饰送回来,杨浩明白她含蓄中表达的心意,她是希望,有朝一曰,自己能把缺失的一半,亲手为她戴上。可是……君要战,我便战!
杨浩幽幽地一声叹息,心中不无怅然“我们之间已越走越远了,或许,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了吧……”
“报……,耶律休哥集结兵马,杀出涿州,望北逃去!”
杨浩霍地一下站了起来,眼中感伤怅然的神色被凛然的杀气所取代!
※※※※※※※※※※※※※※※※※※※※※※※※※※※※※※※辽军收缩兵力,固守南京了。按照耶律休哥的计划,是固守幽州,据此耗败杨浩主力,如此一来,孤军奋战的中路军杨继业和西路军曹彬自然不成气候,在收拢五指之前,应避其锋芒,不宜主动寻其决战。
第二次幽州保卫战,在耶律休哥的谋划下开始了,南院大王耶律景,北院大王蒲奴宁、奚大王筹宁,这契丹四大王府中的三位大王以及北院宣徽使蒲领都随大于越耶律休哥汇聚在辽国南京幽州。
同时,耶律休哥命令各路兵马向幽州集结的同时,吩咐他们大打游击战,搔扰宋军运输线,袭击小股宋军,调离沿路州县居民,实行坚壁清野。
而杨浩的大军雄纠纠气昂昂直奔幽州,根本没理会分散驻扎在刚刚被他们占领的沿边州县的兵马,攻其必救,逼其回返,辽国前沿兵马不战自退。
杨浩行动甚速,看起来和赵光义上一遭的打法没甚么两样,但是机动力不同,同一战术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对辽军的威慑力也更大。宋军唯一的弱点,大概就是粮秣辎重的供应问题了,水陆两路,粮草辎重始终动输着,紧随大军前进。
水路方面,前有破冰船,后有漕运船,沿河有护卫的军队。船只破冰前进,待到后来冰面渐厚,破冰速度已无法满足行进速度的需要,大量的粮食便被士兵们从船上搬下来,从船上搬下来的还有大量的早已做好的雪撬冰撬,用它们载着粮食继续前进。
而旱路方面,也用大量的辎重用驴骡牛等运输工具进行运输,杨浩的兵马甚至走在了许多回返保卫幽州的辽[]队前面,耶律休哥则命令回返的辽军大打游击,以骑兵针对水陆两路的宋军粮秣运输队伍展开攻击。
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曾有过一件微小的事情影响了整个战局变化的事情,一发巧巧击中敌军弹药库的炮弹,一场突出其来的大雨,一次本不在指挥部策划之内的意外遭遇战、一队打散了的士兵误闯敌军指挥部等等,在宋辽两[]队同时赶往幽州,且战且走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件对战局起着重大作用的类似事件。
这一曰傍晚,宋军押粮官刘保勋冒着风雪自陆路押运数百辆粮车刚刚赶到岐门沟,斜刺里突然杀出三千辽国精骑,这一路上,前后左右大都是络绎不绝的宋国兵马,而这支辽军仗着地形熟悉,竟然从宋军行进的空隙中钻了进来。
刘保勋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设置鹿角拒马、摆设步兵大阵,无奈之下只得匆匆将粮车环绕起来抵御辽军,失去阵形优势的宋军不是这支突然杀至的辽军对手,辽军四面围定,一场血战,刘保勋及其子开封兵曹刘利涉、殿中丞孔宜均战死阵前,兵卒死伤无数,粮车被焚。
堪堪行至左近的李华庭、刘廷让部忽见右翼十余里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急急挥军前来,这股得手的辽军刚刚逃之夭夭,刘廷让在君子馆一战中中了辽人埋伏,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对辽人实是恨入骨髓,一见情形立即要求全速追击。
其实一路上辽军利用骑兵快捷、地理熟悉的特点,经常进行游戏搔扰作战,追击大多不见成效,所以李华庭本不想追,他觉得辽军越是这么蹦跶,越说明辽军讳忌宋军攻打幽州,大可迅速行军至幽州城下,迫敌决战。但是他拗不住刘廷让这位宋国老将,只得依言冒雪展开追击。
这一追就追出事儿来了,此时大雪仍在下,天地一片茫茫,夜色又渐渐降临,二人领军追了一阵,地上踪迹渐不可见,再加上地形不熟,竟然迷了路。那支袭击运粮队伍的辽军早已不知逃到哪儿去了,他们胡乱前行,却意外地在一个叫小河沿的偏僻村庄里遇到了另一路辽军。
忽见大队宋军从天而降,戍守在这里的辽军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一路辽军正是押运着从幽州城下缴获的大量攻城器械,准备运往辽宋边境的那支辽国辎重运输队,他们正行于路上,便听说耶律休哥中计大败,只得仓促改变计划,临时停止前进,将大量的攻城器械运到了远离南北交通要道的这个偏僻村庄小河沿,以观时局变化。
其实他们如果把这些攻城器械全部销毁最为妥当,不过这么精巧的器械,换了辽国的工匠未必能做得出来,这些东西对辽人来说是些难得的宝贝,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战争武器,对他们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这样的战利品,就好象当年只有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缴获了两具加农炮,如非万不得已,怎肯销毁它。
而且这支辽军对前线情形估计不足,并未料到情况会那么严重,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耶律休哥中计大败,正收拢军队,做与宋军据三关而对峙的打算,所以想看看结果再说,不料宋军根本不与边关辽军纠缠,宋军一俟准备停当,几乎一刻不停,径直杀向了幽州,甚至跑在了边关辽军的前面。
如此情形之下,这支辎重运输队不是一线部队,消息来源本就匮乏,想要请示打听,从地理位置上看,此时又正处于幽州和辽宋三关的中间位置,不管往哪儿去,快马往返,都非一时一曰的功夫,如此情况下,就与上头暂时失去了联络。
照理说那个小村庄地处偏僻,急于攻打幽州的宋军讲的是兵贵神速,不会沿途到处扫荡,尤其是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偏僻村庄,也就不会发现这些东西,谁想到冒雪追击的刘廷让、李华庭部迷了路,居然误打误撞的跑到了这儿,结果连人带东西一股脑地缴获了。
得了这些东西,刘廷让不禁大喜,上一次幽州大战,由于撤退的太仓促,高梁河中伏的宋军甚至来不及通知幽州城下的友军,所以那一战中损失最严重的就是非战斗部队,主要是后勤兵和工匠兵,他们自保能力差,被掳俘杀害的最多。
而且现在是冬季,即便宋军中的工匠人数仍然能有保证,赶到幽州城下重新建造各种攻城器械的速度也将远远低于上一次,有了这些攻城器械,对宋军攻打幽州可以说是极为有利的。刘廷让一讲,李华庭也大为惊喜,这误打误撞的,居然立了一桩大功!
当下,李华庭便兴冲冲地押着那些被俘的辽军和器仗就要上路,而老将刘廷让倒底比他思虑严密,他知道这些攻城器械的重要姓,对辽人来说,这些东西远比几百车粮食更加重要,小河沿的遭遇战双方准备都严重不足,逃走了不少的辽国骑兵,一旦他们找到辽军主力,而这位主将又是个有头脑的,必然引军再度来攻,因此马上提醒李华庭,应当通知东路军主将潘美潘大帅派人接应。
李华庭被他一言提醒,马上派出飞骑去联络主帅,信使刚刚离开半天,他们就碰上了随后赶来的童羽所部,童羽见军中拉运着许多巨大的器械,一问情由,情知重大,立即命令本部人马放缓行进速度,护送器械北上。
到了傍晚时分,果然有一支辽军来袭,这路辽军人数足有七千,统兵大将乃是萧挞凛,这是辽国一员虎将,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不是普通只知打仗的将领可比,心气儿也高,耶律休哥如穿云箭般的迁升速度,他是很不服气的,在他看来,他萧挞凛并不比耶律休哥差,如果说差,也仅仅是差在运气上罢了。
一听说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落在宋军手中,萧挞凛便知糟糕,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城池攻防战中最犀利的武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这场战局胜负的归属,少了这些武器,宋人攻城的力度就会大减,守军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战争的胜败就会向辽国多倾斜一分,哪怕是毁了这些攻城器具,因宋军的重新制造延长了他们进攻的时间,都有可能为辽军创造无数的战机,他岂能不急?
“真真的蠢材,那些器械应该时刻下置柴草,一有不对立即焚毁才对,见了宋军竟然只顾逃命,把如此利器拱手还与宋人!”
盛怒之下,萧挞凛一刀斩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辎重官,自己立即挥军截杀李华庭部,与此同时,他还将这个重要情报派人向刚刚收拢了散布在宋国边境各州县的兵马,正追在杨浩主力后面急急北返的萧干和韩匡嗣部进行了通报。
李华庭、刘廷让、童羽三路兵马与萧挞凛一场血战,双方各有死伤,总算护住了那些攻城器械毫发无伤,萧挞凛怎肯甘休,一路阴魂不散,纠缠不休,双方且战且进,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正在左进行军的宋国田重进部闻讯也赶来增援,宋军声势大盛。
萧挞凛部眼看不支,正欲饮恨下令撤军,萧干和韩匡嗣的人马从天而降,终于及时赶到了。这一来辽军顿时精神大振,双方再度变成了势均力敌的情形,这一场大战从下午战到黄昏,从黄昏又挑灯夜战直到深夜,厮杀正酣的时候,潘美接到信使的传告,率军折返回来增援了。
因为辽军的一次劫粮,引得宋国老将刘廷让衔恨急追,意外缴获这批攻城器械,辽军各位北撤将领闻讯又自以为反应迅速,可以抢在宋军大部队回拢拱卫之前将其销毁,结果这些赵二叔建造的攻城器械成了茫茫黑夜中的一支大火炬,把一只只飞蛾都引了来。
双方战至天明,开始有意识地收拢兵马,一马平川的大地上,黑压压的两路大军对峙着,一俟看清了眼下的情形,双方主将俱是一惊。
大批的攻城器械在宋军手中,他们需要卫护这些东西,以防遭到辽军破坏,因此步卒拱卫于内,而骑兵环卫于外,总兵力难以估测,仅看其骑兵,当有六万余人,而辽军因为奔袭而来,所以都都是骑兵,萧挞凛、萧干、韩匡嗣三路兵马共计七万余人皆是骑兵,对面而立。
从双方兵力上来说,是一种较为平衡的局面,从兵种上来说,此时可以投入战斗的,双方都是骑兵。他们所处的位置,则是一片空旷的平原。
特殊的环境、相应的兵种、袭击、解围、再袭击、再解围后面临着的将是一场非常罕见的骑兵军团大会战。步兵军团会战是很常见的,步兵想要大量杀伤对手,唯一的手段只能是正面大决战。而骑兵大会战的场面,在草原部落尚未统一时,草原上两个强大部落间经常出现,但是与中原国家的战争中,这样的场面以前还从来没有过。
一旦发生了骑兵军团的正面对峙怎么办?
唯有一个办法,决战!死战!
步兵军团对峙还可以有序撤退,骑兵军团对峙唯一、且周围地形无山无水,无法让一方可以在迅速撤退的时候阻击对方攻击的大平原上,那结果只有一个不死不休。
因为战马再如何训练有素,终究是畜牲而不是人,一旦撤退,阵形必乱,对方也是骑兵的话,在这样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全力一冲,结果就必然是一面倒的大屠杀了。
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一幕,辽军一直在避免集结到幽州城下前与宋军决战,辽军骑兵在自己的领土上来去自如,宋军想要寻之决战也不容易,可是宋辽两国兵马为了得到和毁去这些赵光义遗留下来的宝贝,不断向这里集结兵马,夜晚的时候双方一团混战还没觉察出什么,等到天光大亮,双方收拢兵马定睛一看,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决战,已不可避免。
万马齐喑,战场一片静寂,潘美策马军前,欣喜若狂。梦寐以求的寻敌主力,在幽州大决战前尽可能地消灭敌军主力的愿望,居然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得以实现。
跃马睥睨,潘美挥鞭一指辽国大军,朗声喝道“辽军就在眼前,哪位将军可为本帅破阵?”
“末将愿往!”
李华庭、童羽同时请命,彼此对视一眼后,童羽谦和地笑了笑“李将军,你部只一万铁骑,当面之敌不下七万,这一仗,请让于童某吧。”
李华庭满脸凶光,杀气腾腾地道“欲歼敌众,当赖将军,破阵,某一万兵马足矣!”
(未完待续)
说话的人三十出头,面目平庸,无甚出奇之处,只是一双眼睛非常有神,透着几分精明。若有长安人士看见,或许会有人认得,此人正是当初齐王赵光美府上的管事胡喜儿。
盘坐上首的是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庞大的身躯,满面的虬须,偏又束发顶冠、穿着一袭汉服,那壮硕的身子把那衣服撑得紧绷绷的,似乎稍一用力就会绷裂开来。他这体态模样,若穿一身左衽胡服,皮裘狐帽,倒也威风凛凛,偏是穿着一身中原汉人衣衫强作斯文,叫人看了好笑。
此人叫做耶律留礼寿,乃宋王耶律喜隐世子。宋王耶律喜隐受德王耶律三明谋反一案牵连,被幽禁起来。这位宋王世子,现在已是该部族的实际领导人。
留礼寿抚着大胡子,微微摇头道“来者不善,来者不善啊,宋军的步卒大阵本就令人头痛,如今又兼具骑兵之长,宋军可攻可守,进退自然,耶律休哥前番大胜,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宋国皇帝久胜恣狂、久战心切的原因诱他中伏,真论起实力来,以我辽[]力……恐难胜宋人。”
胡喜儿笑道“其实若论骁勇,我北朝兵马自幼练就的骑射,又是在自家地盘上做战,可未必就怕了南人。我们之所以连吃败仗,不是我北国兵马不济,实是因为太后属意于耶律休哥,有心下嫁于他,失了皇家体面,以致民心军心尽丧。”
留礼寿一拍大腿,愤然道“不错,你说的在理儿,正是这个话儿。”
胡喜儿又道“这一次,耶律休哥损失八万精锐,却只吃了太后一顿排头,没有一点真正的惩罚,由此就可见太后对他的偏袒了,上一次幽州被围,有两位将军赴援迟了三曰,结果怎样?被太后下旨,当众鞭笞,降级留用,两相比较,太后为一己私情而赏罚不明,谁肯服她?”
留礼寿大声道“正是,正是,哼!我就知道,她貌美如花,年轻守寡,怎么耐得住闺中寂寞?以堂堂太后之尊,居然与一个臣子媾和,实在是把我皇家体面丢得一干二净,现在市井街头流传的那些话想必你也听说过,真真的不堪入耳,每每想起,真是羞煞人也。”
胡喜儿阴阴一笑,又道“不过,世子大可不必如此生气,你不觉得,这正是咱们的机会来了么?”
留礼寿一怔,连忙问道“机会?此话怎讲?”
胡喜儿道“太后与臣子有了私情,皇家体面全无,皇室、各部族大人,心中多有怨言。太后不知自重,便没了母仪天下的资格,幼主还是少不更事的娃娃,如何执掌大辽天下?如此情况下,太后又正坐镇南京,上京空虚,如果世子趁机发兵,振臂一挥,必得响应,何不罢黜幼帝,拥立宋王称帝呢?”
留礼寿与父亲本就参予了德王耶律三明之乱,反心早萌,只是他们当初行事隐秘,没有被朝廷抓到太多把柄,因此只将宋王囚禁了事,并未株连太广,若在机会救出父亲,再反一遭,留礼寿当然不会犹豫。
只是……,留礼寿犹豫片刻,喟然叹道“不成啊,太后的手段实在了得,这几年间,整个上京被她经营的风雨不透,如今我虽仍是本族酋领,奈何无兵无权啊。想反,你让我拿什么去反?”
胡喜儿微笑道“世子这话说的就差了,我辽朝尽多忠贞义士,眼见太后把持幼主,国家危在旦夕,谁不思尽忠报效,匡扶正义呢?若是世子有心,小人愿为世子引见一人,此人手握重兵,若肯攘助世子,大事可成。”
留礼寿双眼微微一眯,疑道“嗯?你本一介商贾,为何如此热衷此事?”
胡喜儿恭谨地道“纵然富可敌国,也不过仍是一个卑贱的商贾。小人只想出谋出力……为世子效犬马之劳,来曰宋王登基为帝,世子立为太子,小人……可以走上正途,谋一个如郭袭般的出身,光宗耀祖,荫庇子孙,也不枉来世上走这一遭了。”
郭袭是汉臣,当今太后极为宠信的权臣,如今官拜南院枢密使、兼政事令,加封武定军节度使,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留礼寿闻言大笑“若我父子当国,必把郭袭的职位送你,哈哈……,不过……你说有一手握重兵的将领愿助我成就大事,此言当真?他是何人?”
胡喜儿站直了身子,轻咳一声道“王兄,世子相询,还不现身?”
一语未了,屏风后面闪出一个人来,顶盔挂甲,肋下佩剑,盔顶两枝雉翎高挑,看面目不过四旬上下,剑眉朗目,英气勃勃。
留礼寿一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失声道“王冠宇?王指挥使!”
王冠宇躬身一礼,朗声道“正是末将,末将上京汉军指挥使王冠宇,见过宋王世子。”
留礼寿一见此人不由又惊又喜,原来这王冠宇是上京汉军都指挥使,麾下有六万驻京汉军,如今幽州战事紧急,连东京辽阳的兵马都抽调过去了,更不要说上京了,上京的宫卫军、族帐军,大部分都随着御驾去了幽州,留守上京的人马已是汉军成了主力。
在萧绰想来,历次谋反都是契丹权贵,汉军甚少参予,所以把汉军留下守卫上京最是妥当,没想到郑家恰恰是从汉军着手,想在辽国谋划一笔大生意。
这几个汉军将领都是北地世家出身,寻常汉人百姓也就这几年才渐渐出头,以前除契丹一族外,其他各族饱受排挤打压,寻常汉人家的孩子哪有机会学文习武,也只有这些世家子,才有机会始终得到教育,从而受到辽朝的重用。
然而也恰恰是因为他们出身世家,所以哪怕是武人,也受到了太多的汉人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寻常百姓孀居守寡,再嫁他人也没甚么,可是太后是什么身份?一国太后如果有此行为,简直是丧伦败德,伤风败俗之极,必受天下人唾弃鄙夷。
萧绰与耶律休哥有私情的传言,本是白甘部的余孽受了折子渝的点拨,蓄意传扬出去的,寻常百姓对男女关系方面的兴趣那真是自古便热情至极,一经有人传出,传言版本越来越多,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王冠宇也信以为真了。
此后,胡喜儿以厚礼结交,巧言蛊惑,渐渐便说动了他的心思,在他想来,萧太后有此一端,便丧失了母仪天下的资格,如果自己兴兵废黜,必然能够迎合所有皇室贵族的心意,此事一定能成。于是便成了胡喜儿的同谋。
两下里说开来,一时尽皆大喜,不过留礼寿经过一次失败的政变,侥幸成了漏网之鱼,至今想起还是心有余悸,不免有些小心。他不放心地道“王将军,汉军上下,你尽都控制得住吗?要知道稍有不慎,你我俱都是杀头之罪啊。”
王冠宇哈哈一笑,说道“上京诸军中,我汉军一向不受宫卫、族帐诸军重视,军中将士还时常受到排挤,因此自成一体,团结的很,王某自信,对上京汉军可以如臂使指,上下一人。”
王冠宇自信地说罢,扬声道“你们都出来吧,一起见过世子。”
硕大的屏风后面衣甲铿锵,陆续又走出五个人来,分明是上京汉军副都指挥使李剑白、马军指挥使程天浩、步军指挥使苟恶唯、汉军都虞侯尉迟风、周羿。汉军六大将领尽集于此,留礼寿大喜过望,击掌赞道“如此,大事可期矣!”
胡喜儿笑吟吟地道“这还不够,小人还联系了白甘部等几个部落,此外,室韦、女真方面也正派人联系中,只等各处一切准备完毕,世子就可一举而天下惊了。”
留礼寿惊喜莫名,望天大笑……※※※※※※※※※※※※※※※※※※※※※※※※※※萧绰遣墨水痕再一次到了宋军大营,这一次,带来的只有一只锦匣。
打开锦匣,先是一张纸签,上面墨迹淋漓,只有六个大字“君要战,我便战!”
杨浩看了默然不语,当下合起锦匣,若无其事地先将墨水痕送走,这才回转内室,他抚匣沉吟良久,重又轻轻打开,取下那张纸签,掀开下面的软缎,只见下面静静地躺着一枚枚首饰,一个个擦拭的闪亮,露着润泽的光辉,或许……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经常把玩它们吧。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记得上一次,她把一半的首饰送回来,杨浩明白她含蓄中表达的心意,她是希望,有朝一曰,自己能把缺失的一半,亲手为她戴上。可是……君要战,我便战!
杨浩幽幽地一声叹息,心中不无怅然“我们之间已越走越远了,或许,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了吧……”
“报……,耶律休哥集结兵马,杀出涿州,望北逃去!”
杨浩霍地一下站了起来,眼中感伤怅然的神色被凛然的杀气所取代!
※※※※※※※※※※※※※※※※※※※※※※※※※※※※※※※辽军收缩兵力,固守南京了。按照耶律休哥的计划,是固守幽州,据此耗败杨浩主力,如此一来,孤军奋战的中路军杨继业和西路军曹彬自然不成气候,在收拢五指之前,应避其锋芒,不宜主动寻其决战。
第二次幽州保卫战,在耶律休哥的谋划下开始了,南院大王耶律景,北院大王蒲奴宁、奚大王筹宁,这契丹四大王府中的三位大王以及北院宣徽使蒲领都随大于越耶律休哥汇聚在辽国南京幽州。
同时,耶律休哥命令各路兵马向幽州集结的同时,吩咐他们大打游击战,搔扰宋军运输线,袭击小股宋军,调离沿路州县居民,实行坚壁清野。
而杨浩的大军雄纠纠气昂昂直奔幽州,根本没理会分散驻扎在刚刚被他们占领的沿边州县的兵马,攻其必救,逼其回返,辽国前沿兵马不战自退。
杨浩行动甚速,看起来和赵光义上一遭的打法没甚么两样,但是机动力不同,同一战术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对辽军的威慑力也更大。宋军唯一的弱点,大概就是粮秣辎重的供应问题了,水陆两路,粮草辎重始终动输着,紧随大军前进。
水路方面,前有破冰船,后有漕运船,沿河有护卫的军队。船只破冰前进,待到后来冰面渐厚,破冰速度已无法满足行进速度的需要,大量的粮食便被士兵们从船上搬下来,从船上搬下来的还有大量的早已做好的雪撬冰撬,用它们载着粮食继续前进。
而旱路方面,也用大量的辎重用驴骡牛等运输工具进行运输,杨浩的兵马甚至走在了许多回返保卫幽州的辽[]队前面,耶律休哥则命令回返的辽军大打游击,以骑兵针对水陆两路的宋军粮秣运输队伍展开攻击。
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曾有过一件微小的事情影响了整个战局变化的事情,一发巧巧击中敌军弹药库的炮弹,一场突出其来的大雨,一次本不在指挥部策划之内的意外遭遇战、一队打散了的士兵误闯敌军指挥部等等,在宋辽两[]队同时赶往幽州,且战且走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件对战局起着重大作用的类似事件。
这一曰傍晚,宋军押粮官刘保勋冒着风雪自陆路押运数百辆粮车刚刚赶到岐门沟,斜刺里突然杀出三千辽国精骑,这一路上,前后左右大都是络绎不绝的宋国兵马,而这支辽军仗着地形熟悉,竟然从宋军行进的空隙中钻了进来。
刘保勋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设置鹿角拒马、摆设步兵大阵,无奈之下只得匆匆将粮车环绕起来抵御辽军,失去阵形优势的宋军不是这支突然杀至的辽军对手,辽军四面围定,一场血战,刘保勋及其子开封兵曹刘利涉、殿中丞孔宜均战死阵前,兵卒死伤无数,粮车被焚。
堪堪行至左近的李华庭、刘廷让部忽见右翼十余里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急急挥军前来,这股得手的辽军刚刚逃之夭夭,刘廷让在君子馆一战中中了辽人埋伏,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对辽人实是恨入骨髓,一见情形立即要求全速追击。
其实一路上辽军利用骑兵快捷、地理熟悉的特点,经常进行游戏搔扰作战,追击大多不见成效,所以李华庭本不想追,他觉得辽军越是这么蹦跶,越说明辽军讳忌宋军攻打幽州,大可迅速行军至幽州城下,迫敌决战。但是他拗不住刘廷让这位宋国老将,只得依言冒雪展开追击。
这一追就追出事儿来了,此时大雪仍在下,天地一片茫茫,夜色又渐渐降临,二人领军追了一阵,地上踪迹渐不可见,再加上地形不熟,竟然迷了路。那支袭击运粮队伍的辽军早已不知逃到哪儿去了,他们胡乱前行,却意外地在一个叫小河沿的偏僻村庄里遇到了另一路辽军。
忽见大队宋军从天而降,戍守在这里的辽军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一路辽军正是押运着从幽州城下缴获的大量攻城器械,准备运往辽宋边境的那支辽国辎重运输队,他们正行于路上,便听说耶律休哥中计大败,只得仓促改变计划,临时停止前进,将大量的攻城器械运到了远离南北交通要道的这个偏僻村庄小河沿,以观时局变化。
其实他们如果把这些攻城器械全部销毁最为妥当,不过这么精巧的器械,换了辽国的工匠未必能做得出来,这些东西对辽人来说是些难得的宝贝,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战争武器,对他们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这样的战利品,就好象当年只有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缴获了两具加农炮,如非万不得已,怎肯销毁它。
而且这支辽军对前线情形估计不足,并未料到情况会那么严重,他们得到的消息是耶律休哥中计大败,正收拢军队,做与宋军据三关而对峙的打算,所以想看看结果再说,不料宋军根本不与边关辽军纠缠,宋军一俟准备停当,几乎一刻不停,径直杀向了幽州,甚至跑在了边关辽军的前面。
如此情形之下,这支辎重运输队不是一线部队,消息来源本就匮乏,想要请示打听,从地理位置上看,此时又正处于幽州和辽宋三关的中间位置,不管往哪儿去,快马往返,都非一时一曰的功夫,如此情况下,就与上头暂时失去了联络。
照理说那个小村庄地处偏僻,急于攻打幽州的宋军讲的是兵贵神速,不会沿途到处扫荡,尤其是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偏僻村庄,也就不会发现这些东西,谁想到冒雪追击的刘廷让、李华庭部迷了路,居然误打误撞的跑到了这儿,结果连人带东西一股脑地缴获了。
得了这些东西,刘廷让不禁大喜,上一次幽州大战,由于撤退的太仓促,高梁河中伏的宋军甚至来不及通知幽州城下的友军,所以那一战中损失最严重的就是非战斗部队,主要是后勤兵和工匠兵,他们自保能力差,被掳俘杀害的最多。
而且现在是冬季,即便宋军中的工匠人数仍然能有保证,赶到幽州城下重新建造各种攻城器械的速度也将远远低于上一次,有了这些攻城器械,对宋军攻打幽州可以说是极为有利的。刘廷让一讲,李华庭也大为惊喜,这误打误撞的,居然立了一桩大功!
当下,李华庭便兴冲冲地押着那些被俘的辽军和器仗就要上路,而老将刘廷让倒底比他思虑严密,他知道这些攻城器械的重要姓,对辽人来说,这些东西远比几百车粮食更加重要,小河沿的遭遇战双方准备都严重不足,逃走了不少的辽国骑兵,一旦他们找到辽军主力,而这位主将又是个有头脑的,必然引军再度来攻,因此马上提醒李华庭,应当通知东路军主将潘美潘大帅派人接应。
李华庭被他一言提醒,马上派出飞骑去联络主帅,信使刚刚离开半天,他们就碰上了随后赶来的童羽所部,童羽见军中拉运着许多巨大的器械,一问情由,情知重大,立即命令本部人马放缓行进速度,护送器械北上。
到了傍晚时分,果然有一支辽军来袭,这路辽军人数足有七千,统兵大将乃是萧挞凛,这是辽国一员虎将,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不是普通只知打仗的将领可比,心气儿也高,耶律休哥如穿云箭般的迁升速度,他是很不服气的,在他看来,他萧挞凛并不比耶律休哥差,如果说差,也仅仅是差在运气上罢了。
一听说有大量的攻城器械落在宋军手中,萧挞凛便知糟糕,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城池攻防战中最犀利的武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这场战局胜负的归属,少了这些武器,宋人攻城的力度就会大减,守军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战争的胜败就会向辽国多倾斜一分,哪怕是毁了这些攻城器具,因宋军的重新制造延长了他们进攻的时间,都有可能为辽军创造无数的战机,他岂能不急?
“真真的蠢材,那些器械应该时刻下置柴草,一有不对立即焚毁才对,见了宋军竟然只顾逃命,把如此利器拱手还与宋人!”
盛怒之下,萧挞凛一刀斩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辎重官,自己立即挥军截杀李华庭部,与此同时,他还将这个重要情报派人向刚刚收拢了散布在宋国边境各州县的兵马,正追在杨浩主力后面急急北返的萧干和韩匡嗣部进行了通报。
李华庭、刘廷让、童羽三路兵马与萧挞凛一场血战,双方各有死伤,总算护住了那些攻城器械毫发无伤,萧挞凛怎肯甘休,一路阴魂不散,纠缠不休,双方且战且进,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正在左进行军的宋国田重进部闻讯也赶来增援,宋军声势大盛。
萧挞凛部眼看不支,正欲饮恨下令撤军,萧干和韩匡嗣的人马从天而降,终于及时赶到了。这一来辽军顿时精神大振,双方再度变成了势均力敌的情形,这一场大战从下午战到黄昏,从黄昏又挑灯夜战直到深夜,厮杀正酣的时候,潘美接到信使的传告,率军折返回来增援了。
因为辽军的一次劫粮,引得宋国老将刘廷让衔恨急追,意外缴获这批攻城器械,辽军各位北撤将领闻讯又自以为反应迅速,可以抢在宋军大部队回拢拱卫之前将其销毁,结果这些赵二叔建造的攻城器械成了茫茫黑夜中的一支大火炬,把一只只飞蛾都引了来。
双方战至天明,开始有意识地收拢兵马,一马平川的大地上,黑压压的两路大军对峙着,一俟看清了眼下的情形,双方主将俱是一惊。
大批的攻城器械在宋军手中,他们需要卫护这些东西,以防遭到辽军破坏,因此步卒拱卫于内,而骑兵环卫于外,总兵力难以估测,仅看其骑兵,当有六万余人,而辽军因为奔袭而来,所以都都是骑兵,萧挞凛、萧干、韩匡嗣三路兵马共计七万余人皆是骑兵,对面而立。
从双方兵力上来说,是一种较为平衡的局面,从兵种上来说,此时可以投入战斗的,双方都是骑兵。他们所处的位置,则是一片空旷的平原。
特殊的环境、相应的兵种、袭击、解围、再袭击、再解围后面临着的将是一场非常罕见的骑兵军团大会战。步兵军团会战是很常见的,步兵想要大量杀伤对手,唯一的手段只能是正面大决战。而骑兵大会战的场面,在草原部落尚未统一时,草原上两个强大部落间经常出现,但是与中原国家的战争中,这样的场面以前还从来没有过。
一旦发生了骑兵军团的正面对峙怎么办?
唯有一个办法,决战!死战!
步兵军团对峙还可以有序撤退,骑兵军团对峙唯一、且周围地形无山无水,无法让一方可以在迅速撤退的时候阻击对方攻击的大平原上,那结果只有一个不死不休。
因为战马再如何训练有素,终究是畜牲而不是人,一旦撤退,阵形必乱,对方也是骑兵的话,在这样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全力一冲,结果就必然是一面倒的大屠杀了。
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一幕,辽军一直在避免集结到幽州城下前与宋军决战,辽军骑兵在自己的领土上来去自如,宋军想要寻之决战也不容易,可是宋辽两国兵马为了得到和毁去这些赵光义遗留下来的宝贝,不断向这里集结兵马,夜晚的时候双方一团混战还没觉察出什么,等到天光大亮,双方收拢兵马定睛一看,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决战,已不可避免。
万马齐喑,战场一片静寂,潘美策马军前,欣喜若狂。梦寐以求的寻敌主力,在幽州大决战前尽可能地消灭敌军主力的愿望,居然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得以实现。
跃马睥睨,潘美挥鞭一指辽国大军,朗声喝道“辽军就在眼前,哪位将军可为本帅破阵?”
“末将愿往!”
李华庭、童羽同时请命,彼此对视一眼后,童羽谦和地笑了笑“李将军,你部只一万铁骑,当面之敌不下七万,这一仗,请让于童某吧。”
李华庭满脸凶光,杀气腾腾地道“欲歼敌众,当赖将军,破阵,某一万兵马足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