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义利之争 壹

上都城西草原腹地的山麓,微风掠过,一座庞大的昔剌斡耳朵(宫帐之意)掩映在绿草碧树之中。

这座深广可容纳数千人的帐殿周围,配建着一些颇具东方特色的宫殿。这些漂亮的土木结构的建筑群,按照固定的格式,众星捧月般地环绕在昔剌斡耳朵周围。昔剌斡耳朵是皇帝举行大型“诈马宴”的理想场所,被各国使臣称之为“棕毛殿”、“西宫”、“西内”和“金帐”。

昔剌斡耳朵是一所圆形建筑。上下层用白色细毡为衣,中间用柳条编为窗眼照明,周围拽以千余条绳索,门、阈(门坎儿)、柱皆以金裹。

金帐之外,竖立着高过人头的一圈木栅,木栅上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木栅开三门,中间一个较大的门专供皇帝出入。这个门经常开着,没有卫兵把守,因为没有人敢从这道门出入。所有被获准进入斡耳朵的官员、使节都由怯薛引导着从正门两侧的门进入帐殿。两个侧门有手持利剑和弓箭的怯薛把守。按照成吉思汗立下的规矩,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大殿,禀报军情庶务须经怯薛依次转奏。对于那些因不懂规矩而误入禁区的外国使臣和客商,一旦被捉,就要遭到鞭笞。如若逃跑,箭筒士则会以无镞之箭将其射倒。

数千张饰以白、黑、红色条纹的狮皮、豹皮海海漫漫地搭盖在斡耳朵的外部。帐殿内,帐顶与四壁,或覆以织锦,或衬以貂皮。牵拽大帐的绳索和大帐门槛任何人不得触碰,违禁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正厅和走廊的地上,铺着柔软的、厚厚的地毯。正厅坐北朝南的位置,则是一座用木板搭建的高台,一人多高的高台饰以无数金银,金碧辉煌。高台的后面,皇帝寝室静卧其中。

拾级而上,是一张庞大的大汗宝座。高台前设有三道楼梯,均覆以红色地毯。当中的一道只有大汗才能行走,两边的阶梯供贵族和其他那颜行走。在宫廷宴会中,向大汗敬酒的人从一道阶梯走上去,再从另一道阶梯走下来。在高台的后面还有一道阶梯,是供皇太后、皇后和皇子、公主上下用的便捷通道。

高台的左右两侧,各排列着几排座位,高起犹如阳台,但低于高台。其右边依次坐着皇子和皇弟们。

高台左侧第一个座位为执第一斡耳朵的大皇后帖古伦所留。帖古伦早在忽必烈即位前已羽化西去,忽必烈与帖古伦结发情深,特意留下这个座位以示怀念。接下来的座位依次是执第二斡耳朵的二皇后察必以及她那年轻美丽的侄女南比,南比入宫虽时日不长,却以风致妩媚、善解人意深得忽必烈汗欢心。再下来则是执其他斡耳朵的皇后们。蒙古习俗,执各斡耳朵的主人皆称之为皇后,但真正的皇后其实只有正后,即察必一人,余者地位类于妃嫔。

高台的正面,摆放着五十多条长凳,供地位显要的贵族和官员就座;地位较低的那颜、贵族则盘腿坐于地毯上。大帐的门口,放置着一溜镶金镀银、专供皇室使用的大型饮膳器具。

至元四年(1267年)的夏天比往年来得早些,帐外骄阳似火,帐内凉风习习。

怯薛长身披绶带,大声宣布:

“奉当今圣上忽必烈汗谕旨,上都重建孔子庙!”

话音甫落,台上台下欢声雷动。

“太子太保、光禄大夫、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听旨:至元三年,汝奉忽必烈汗之命,主持建造大都新都城,并以张柔同行工部事,负责建城工程。今日急召返京,可将选址情况奏来。”待欢声稍息,怯薛长传达了圣谕。

“臣遵旨。”刘秉忠跪伏于地,高声启奏:“秉忠经数月勘测,已选定原中都旧城东北旷地为新城址。臣等与郭守敬、札马鲁丁(西域科学家)几经商议认为:新城建造应当按照中国传统都城宫阙制度进行全面规划,明年正式动工,期间,大都城的城垣、宗庙、衙署、坊市亦将同时或相继兴建。”

“准奏!”忽必烈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袭纯白而晶莹剔透、缀满宝石的质孙服,越发显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身质孙服,他通常只有在举行盛大的诈马宴或接见外国使节时才穿。他指指刘秉忠身后条凳:“爱卿旅途劳顿,坐下说话。”

“谢陛下!”刘秉忠抚袍端坐于条凳上,道:“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以来,乃定立‘祖宗世数,尊谥庙号’,确定了烈祖也速该汗、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汗、睿宗拖雷汗、定宗贵由汗、宪宗蒙哥汗、拖雷汗并称‘太上皇也可那颜(即大那颜)’,成为陛下‘附会汉法’的又一继续。自中统以降,陛下顺应历史潮流,祖述变通,采行汉法,深得民心。无论是立国之初,拂郎国使臣来朝,还是命开平守臣祭奠孔子于宣圣庙,立牛驿、置六驿,在上都设惠民药局,实行两都巡幸,敕禁上都畿内捕猎,建大安阁,接见外国使节……这一切一切,无不昭示着陛下忧国忧民之心和安邦定国之志。如今,国势日昌,臣以为从陛下起,凡皇帝百年,当同时谥以蒙古语庙号和汉语庙号,此至为重要。”

“难得你一片忠心!爱卿所奏之事,朕悉数采纳。”忽必烈龙颜大悦,“下面,朕想请皇后和百官观看都水少监郭守敬、司天台提点札马鲁丁演示他们新发明的星盘天象仪。皇后可有兴趣?”

“当然。”察必莞尔一笑。

忽必烈点点头,怯薛长会意,朝帐外吆喝一声:“宣四品官都水少监郭守敬、五品官司天台提点札马鲁丁进殿!”

在等待的间隙里,乐队奏起了宫廷作曲家硕德闾创作不久的著名器乐曲《白翎雀》。

伴随着十三筝悠扬悦耳的弹奏,三十二名女伶成四队轻舒罗袖,翩翩起舞。

硕德闾的这首新作《白翎雀》表现的是入主中原的忽必烈汗对草原故乡的深切怀念。白翎雀这种丽鸟,栖息于乌桓朔漠之地,翱翔于蓝天,雌雄相和而鸣,民间称为“百灵鸟”。一日,宫廷伶人硕德闾随忽必烈汗出游北猎场,听到白翎雀在春季草原上的动人啼鸣产生灵感,遂创作了这首《白翎雀》。因该乐曲匠心独运,词曲意境皆美,音律雍容和缓,终则转入繁促,殊无有余不尽之意,因此,问世不久,便在中原漠北,以及中亚、西亚、欧洲地区广为流传。

一曲终了,忽必烈望着台下跪行大礼的郭守敬和札马鲁丁挥挥手,顿时,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女伶寂然而退。

“怎么样,若思,生活还习惯吗?”忽必烈望着郭守敬亲切地问。

“若思很好,谢陛下挂念。”郭守敬再拜。

忽必烈又转向札马鲁丁:“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札马鲁丁先生从回回地方来中原的时间是甲辰年(1244年)。”他伸出右手掐指算了算,“那年朕刚好三十岁,你那一大蓬络腮胡子,着实把朕吓了一跳。朕要你把那一脸胡子剃掉,你硬是不肯,还说什么‘胡须肤发,受之父母’,并说这是伊斯兰教的规矩,剃除不得。朕便依了你,后来看惯了,倒觉得这蓬大胡须的确该长在你的脸上,它就如同你的标志一样,让朕到任何时候都忘不了你。朕让你这位回回占星学家屈才为朕筹办军粮,后来又让你观测天文,这一干就是十七年,你可知朕良苦用心?”

“臣札马鲁丁叩谢陛下知遇之恩!”

“你们都起来吧,不用跪着回话。札马鲁丁,朕一直忘了问你,你的祖籍是回回什么地方?”

“波斯帖必力思(今大不里土)附近的马拉加城。”札马鲁丁微微侧身站在海蓝色的地毯上,“当时统治波斯等地的是皇弟旭烈兀汗。他接受了波斯天文学家纳速剌丁的请求,于陛下开平登极的前一年聚集了一批著名的天文学家,在马拉盖建造了一座著名的天文台。臣就是那时获得陛下恩准由潜邸回到遥远的马拉盖天文台工作的,两年后,臣受旭烈兀汗的派遣来到中原。”

“是啊,自那以后一晃就是六年了。听说今年爱卿造了七件西域仪象,还有,爱卿经数年苦心撰写的《万年历》,朕已命中书省颁行天下。”

“谢陛下恩宠。臣一生所学,能有用武之地,能为圣朝贡献一份绵力,臣愿足矣。”

“二卿辛苦了。”忽必烈的目光落在郭守敬的脸上,“若思,你好像瘦了些,是不是近来太过操劳?”

“陛下无须为臣担忧,臣是越有事做越觉身心舒朗。”郭守敬感激地回答。

察必皇后见天色不早,悄声向忽必烈耳语了几句什么,忽必烈点点头。察必目视怯薛长,怯薛长会意,高声宣布:“时辰到,恭请皇帝、皇后、诸王百官入宴!奏乐!”

在美妙的《宴歌》乐曲中,忽必烈携皇后察必款款拾级而下。

长生蓝天,人生若短。

江河归海,心性本善。

猛虎狂啸,勇士挥刀。

今日年少,明朝垂老。

湖岸绿藻,汇聚鱼鸟。

君子宽厚,友朋相交。

飞禽走兽,知其族类。

人有良知,自当相爱。

金色世界,地域广阔。

何须相残,各自开拓。

斡难河源,一汗圣泉。

我族昌盛,子孙繁衍。

优伶细罗纤腰,飘若仙子。一干人众众星捧月,随忽必烈汗步入宴会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