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光复 变脸
公元700年,武则天七十六岁了,尽管她还在追求长寿,但是她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在这不多的日子里,她还是需要清理一些隐患,她不能把这些隐患留给儿子,也不能留给侄子。
武则天的脑海中,闪现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拥立李显有功的吉顼。
此时的吉顼已经不再是一般的控鹤府官员,他已经升任天官侍郎(文官部副部长),而且参与政事,已经是宰相之一。武则天知道吉顼很有才干,因此有这样的任用,但是她脑海中一直浮现着两年前的一幕,这一幕让她挥之不去。
那是两年前的一场廷争,争辩的双方是武懿宗和吉顼,双方在争论一场战役,他们都在为自己表功。
争论的现场很热闹,身材魁梧的吉顼反应敏捷,措辞激烈,身材矮小而且还驼背的武懿宗相对口拙,被吉顼挤兑得应接不暇,疲于招架,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在看武懿宗的笑话。
然而,吉顼赢得了口舌之争,却丢掉了武则天的信任,从此在武则天的心里留下了阴影。对于这一幕,武则天大为恼火地说道:“吉顼在朕面前还看不起武家,一旦到了某一天,这样的人怎么能依靠?”
由此,武则天虽然继续重用吉顼,但是她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总有一天会在不经意中迸发。
公元700年的一天,武则天内心的阴影终于发作了。
阴影发作之前,毫无征兆,当时吉顼还在滔滔不绝地向武则天陈述事情,他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自我感觉非常好。
就在这个时候,武则天发作了:“够了,你这一套我早听得太多了。”
接着武则天讲述了“狮子骢”事件,她讲这次事件,是有深意的。
武则天说道:“太宗有一匹马叫作狮子骢,没有人能驾驭得了。朕作为宫女在一旁陪侍,对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不过需要三样东西: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敲它的脑袋,还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对我很赞叹。”
吉顼静静地听着,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他知道武则天下一句肯定不是好话,便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武则天提高了声音,怒喝道:“今天难道你认为有资格弄脏朕的匕首吗?(想逼我杀你吗?)”
图穷匕见,杀机顿起。
这时吉顼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赶紧跪在地上求饶,武则天暂时放过了他。然而事情还没有完,一直痛恨吉顼拥立李显的武三思抓住了这次机会,他想把吉顼彻底赶出朝堂,以泄心头之恨。
事实证明,只要用心找,就一定能找到政敌的破绽。不久,吉顼的破绽被武三思找到了。
吉顼的弟弟为了当官,居然伪造过证件!
这个破绽经过武三思放大,很快成为压在吉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武则天将吉顼由天官侍郎贬为安固(今浙江省瑞安市)县尉,天官侍郎为从三品、副部级,而安固县尉为从九品、副股级。
吉顼就此倒了,不过在上路之前,他跟武则天还有一次谈话,这次谈话让武则天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吉顼对武则天说:“臣今天远离朝廷,恐怕有生之年再无面见圣上的机会,请允许我再讲几句话。”
武则天给吉顼赐了座,说:“还有什么话?说吧!”
吉顼看着武则天说:“把水和泥土和在一起成为泥,它们之间有争斗吗?”
武则天回应:“当然没有。”
吉顼继续说:“如果把泥一分为二,一半做成佛像,一半做成道教的天尊像,他们之间有争斗吗?”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有了。”
吉顼站了起来,一边向武则天叩头,一边说:“宗室和外戚各得其所,天下就能安定。如今太子已经复位,而外戚还被封为亲王,这就是陛下逼他们争斗,他日必定两不相安。”
武则天纠结了起来,有些无奈地对吉顼说:“朕也知道,可是已经这样了,不这样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谈话过后,吉顼离开洛阳前往安固,不久便在安固病逝。
数年后,吉顼的预言成为现实,武则天毕生追求的和平共处,还是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