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造反也是一种能力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就在杨广雄心万丈要消灭高句丽的时候,他的后院着火了,放火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的亲密战友杨素的儿子杨玄感。

在中国大历史中,带头造反的人很多,尤其到了一个王朝的末年,遍地都是造反的,似乎造反很简单,也根本不需要能力,只要振臂一呼,然后天下云集,吹一下冲锋号,然后新的王朝就建立了。

真的是那样吗?其实不然,造反是天下第一难的事情,古往今来成功者屈指可数,失败者不计其数,说白了,造反也是一种能力,特别需要高智商。遗憾的是,杨玄感什么都具备了,就是不具备高智商。

杨玄感小的时候开窍比较晚,反应非常迟钝,见过的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子,唯独他的父亲杨素经常对身边的亲人说:“其实这孩子一点都不傻!”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杨玄感确实不傻了,反而好读书,善骑射,体貌雄伟,美须髯,从一个疑似傻子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美少年,真应了那句话:男大十八变。

因为父亲的功劳,杨玄感的职场生涯就像坐了热气球,一度官居二品,上朝时跟老爹杨素站一排,爷俩上朝是同事,下朝是父子。久而久之,文武百官看着既别扭又忌妒,皇帝杨坚看着也别扭,索性把杨玄感降了一级,这样杨玄感上朝时就不能跟老爹站一排了,文武百官看着也舒坦了,没那么眼红了。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杨玄感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到隋文帝末年时,老爹杨素不受待见了,理由很简单,“位高权重”遭到了杨坚的猜忌。老爹失势,儿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回到家里爷俩只能郁闷地大眼瞪小眼。

好不容易等到杨广登基,杨玄感以为老爹作为夺嫡功臣一定会受到重用,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新皇帝杨广跟老皇帝杨坚一样,还是把杨素晾了起来,尽管封赏很多,官职很大,但对于杨素本人,杨广的做法还是“挂起来,靠边站”。

如果说“官场冷处理”杨玄感还可以忍受,那么他不能忍受的则是皇帝竟然想要老爹的命。在老爹杨素生病时,御医走马灯地来,一遍一遍地诊断,一包一包地开药,表面看来是皇帝的恩宠,实际上是在暗示:“怎么到现在还不死。”

老爹杨素看出了端倪,对杨玄感的叔叔杨约慨叹地说:“我难道还想活?”说这话时老爹眼中全是泪水,杨玄感和杨约也是泪流满面。所谓地位,所谓富贵,都是假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他们都只是皇帝的一条狗,一条连生命尊严都没有的狗。

杨素如皇帝所愿地死去了,杨玄感在这个世界上的依靠也消失了。皇帝杨广撰写的悼词很长很长,而对于杨玄感来说,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讽刺,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扎向他的内心,慢慢地,他的内心只剩下八个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老爹杨素去世后,杨玄感为父亲守了一年的孝,随后被任命为鸿胪寺卿,袭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转而升任礼部尚书。在一般人看来,皇帝杨广待他不薄了,杨玄感复仇的心却从没有停止。

如果杨广能够真心待他,或许还能软化他复仇的心,可惜杨广对他依然很猜忌,甚至对左右亲信说:如果杨素不死,恐怕也要被灭族!

在杨玄感看来,接受皇帝这样的赏赐不是荣耀,而是屈辱,而他就是要在屈辱中等待爆发的机会。这段时间里,杨玄感广交朋友,对父亲杨素的旧将故吏用心交往,对四海之内的名士以诚相待,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将是他起事的基础。

大业五年,也就是公元609年,杨玄感迎来了第一个机会。这一年他跟随皇帝杨广西征吐谷浑,返程时,全军过大斗拔谷,山路崎岖险恶,全军只能鱼贯而出,士兵、宫女、百官混杂,秩序混乱。杨玄感见状,准备趁乱杀掉杨广拥立秦王杨浩(杨广三弟杨秀的儿子)为帝,却被叔叔杨慎阻止了。杨慎的理由很简单,“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这样杨玄感的第一次行动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机会永远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隐忍了数年的杨玄感终于等到了起事的机会。这一年是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这一年皇帝杨广二征辽东,全国精兵尽数调往辽东,隋朝境内防守空虚,东都洛阳、西京大兴均由不满十岁的皇孙镇守,此时不反,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