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长驱南下 第十一节
深夜,灵璧县衙不大的正堂内灯火通明。摇曳的烛光中,一群身着公服的朝廷官员们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个个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地瘫坐在椅上。
就在今日午后,平燕参将平安率领的四万运粮大军遭到燕军袭击,三万石千辛万苦从凤阳运来的大米在一片火海中被烧得干干净净。燕军烧粮得手后迅速撤退,南军并未遭受多大兵力损失,但在灵璧已快断粮的情况下,救命粮的焚毁无疑比战场上的伤亡更为致命。在返回灵璧城的路上,平安遇到了主帅何福。这位上直军的总兵官刚一出城,便被丘福率领的一万鞑骑缠住,直到平安那边战事结束,鞑骑才放过他们,一溜烟儿跑了个无影无踪。得知粮草被焚,何福气得差点吐血。无奈事已至此,他也无法可想,只得长叹一声,与平安一道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
“诸位!”不知过了多久,何福终于发话,只是语气中充满了颓丧与无奈,“眼下城中军粮只够维持四日。四日之后,我军将无以为继!值此危亡之际,诸位可有良策,可解此困局?”
死一般的沉寂!眼下这种局面,就算诸葛再世、伯温复生,也只能徒唤奈何。堂上文武可没点石成金的本事,能一下变出急需的军粮来。
见无人应答,何福干笑一声,随即拿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既无良策。唯今之计,便只有退兵了!”说着,何福扫视堂内诸人一眼,询问道,“不知诸位大人有无异议?”
其实何福这话是问文官们说的。就眼下形势,南军除了退兵别无他途,各位将军们也早有退意。只是退兵太不光彩,何福为保文官将来不在朝堂上乱嚼舌根,故必须取得他们的当面首肯。否则万一有一两个文官上奏朝廷,说他何福临阵退缩,朝廷不知就里之下,没准儿对他怎么看呢!在五军都督府待了这么久,何福对皇帝的心思多少也有些了解。
“兵主!”一阵商议后,陈性善拱手禀道,“盛帅已率五万德州援军赶至沛县,不日即将南下,一旦我军退兵,则其便成孤军,淮北亦将不可守。万一盛帅大军再出个三长两短,则朝廷元气丧矣!”
“朝廷元气早就丧了!”何福心中哀叹一声,不过面上却耐心解释道:“盛帅有五万大军,又有徐州坚城相持,只要不孤军冒进,绝不至有差池。至于淮北之地,虽暂时只能由北兵肆虐,但只要我军赶回淮上,重新获得粮草,亦随时可以再次北上,与盛帅夹击北兵!”见陈性善仍欲再说,何福脸一沉道,“陈大人,此亦是无可奈何之举。若非如此,我军可还有其他办法?”
陈性善哑口无言——他哪有什么办法?半晌,他只得愁眉苦脸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何福之议。
陈性善是灵璧城内的文官之首,他都点了头,其他文官们自也再无异议。武将们一直唯何福马首是瞻,更无人反对,这事便就这么定下来了。
见众人无话,何福遂一拍桌案,挺身而起道:“就这么定了。明日休息一日,后日三军四更起床造饭。待拂晓时,中军炮声三响,众军以炮声为令,自南门突围出城!”
“谨遵钧令!”众人起身应诺。
第二天天没亮,南军便开始埋锅造饭。将令已经传达下去,炮声一响便要突围。大家都知道,是死是活就在今日,因此很早便爬起来准备。灵璧城中,到处充斥着紧张的气氛。
何福也走出了县衙,他吃完早饭,将甲胄披好,随即向朝廷派给自己的“参军”中的一个——钦天监副丞刘伯完道:“还要多久天亮?”
刘伯完扬头看了看天时,方回禀道:“快了,不到半刻!”
“好!”何福点了点头,随即嘱咐身边传令官道,“传令下去,待会儿炮响后,本帅亲率中军出城,其后各部按昨日部署,按序出城,千万不可乱了!”
“是!”传令官答应一声,正欲离开,忽然,南城方向传来三声炮响!
“怎么回事?”何福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后惊怒交加地吼道,“时辰未到,谁下令打炮的?”
“兵……兵主!”负责鸣炮的都指挥孙成哆哆嗦嗦道,“中军未有开炮啊!听声音,好……好像是南门方向打的炮!”
“南门?”何福吓了一激灵。他在南门没有布置火炮,不可能发出三声炮响。南门方向传来炮声,那只有一种可能……
“快!快让众军停下!紧闭城门,万不可出城……”想明白后,何福心中大急,忙不迭地下令道。
不过此时已经晚了。三声炮响已传遍全城。正在吃早饭的将士们先是惊愕,继而想当然的以为突围提前了!众军纷纷仍下饭碗,齐齐向南门涌去。
何福与平安两部本有近七万人,其中何福的上直军屯城内,平安的真定军则在城外扎营。但经昨日一战,两部各有不小损伤,现在加在一起也只剩下五万多一点。由于敌强我弱,何福便命平安放弃城外营寨,全军移入城内。灵璧本就不甚大,五万南军屯在里面已是拥挤不堪。而此时天只刚刚亮,视线仍不清晰,南军们惶急之间,顿时将按序出城的将令抛诸脑后,顷刻间,城内一片混乱,到处人声鼎沸。何福急得上蹿下跳,但此刻也是指挥不灵,徒唤奈何。就在这时,南面又传来一阵喊杀声。紧接着,本已涌出城门的军士纷纷后撤,与后面正在拼命前挤的军士撞在一起。至此,场面完全失控。然后,一阵飞矢从天而降,城中将士拥挤在一起,完全无法躲避,立时,大批士卒中箭倒地,哭喊之声顿时传遍了灵璧城的每一个角落。
“完了!”眼见城中乱成一团,何福脑子里嗡的一声,身体再也支持不住,径直从马背上摔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