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要只为虞姬感伤

两千年来,虞姬在亿万中国人心间一直是一个凄美哀怨的悲情美人形象。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军被汉军围于垓下,项羽闻四面楚歌“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另据《情史·情贞类》记载:“(虞姬和歌之后)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后人读虞姬故事,每每伤感于她“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的忠贞,感动于她“碧血化为江边草,花开更比杜鹃红”的痴情,却忽视了她像乌骓马一样是始终陪伴在项羽身边的,也就是说,项羽的所作所为她都亲眼看到了,亲身经历了,那么,我们就要发出这样的疑问:项羽犯错甚至犯罪时,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整个战国时期虽烽火连天,战争频仍,但从来没发生过屠杀平民的暴行,秦朝末年这一暴行的始作俑者正是虞姬深爱且日日相随的项羽,此人曾经先后三次在襄城、城阳、咸阳大肆屠城,无论秦兵还是平民,一个也不放过,此外,他还有两次杀俘的罪行,一次是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兵二十万,一次是在破齐之后,活埋了大批已经投降的田荣部下。千万生灵即将涂炭之际,陪在项羽身边的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不仅秦人痛恨项羽的暴行逆施,就连他拥立的楚怀王第二芈心也对其种种恶魔行径始终心有余悸,这个青年楚怀王曾对大臣、将军们忧心忡忡地说:“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之处,无不残灭!”因了这番评价,项羽对他恨之入骨,先以“义帝”名目将青年楚怀王架空,之后又毫不留情地将他杀害。楚怀王被害之际,忠诚于国的虞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

作为一个心思缜密、感情细腻的女性,虞姬应该知道“亚父”范增对项羽一片深情、忠心耿耿,但在范增的逆耳忠言和妙计良谋一次次被项羽拒绝摒弃时,虞姬也没有站出来劝谏,仍然保持着她一贯的一言不发的态度。

于是,虞姬不禁令人想到现在描写漂亮女演员时常用的一个专有名词——花瓶。

彼时彼地,虞姬一言不发。此时此地,笔者不禁要说:两千年后的我们在为虞姬伤感之余,是不是应该更深入、更全面地审视一下这个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