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最牛孔门弟子——颜回
作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主体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建者,孔子是中国文化界最重量级的大师,如果能成为这样重量级大师的学生,自然也同样流芳百世。孔子除了学问影响力久远之外,在治学上也同样被历代历史学家所称赞,他“桃李满天下”,门下的弟子3000多人,其中优秀者72人,被称为“72贤”,在这72贤里,如果问哪一个人最得后代儒家学者欣赏,恐怕答案就是一个人——颜回。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病逝于公元前481年,过世的时候年仅40岁,可谓英年早逝。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既没有像子贡那样赚得盆满钵满,富甲一方,更没有像子路那样从政,帮助老师纵横捭阖。但是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是孔子最欣赏的人,他的过世让孔子悲伤不已。而在后代文人中,他也是个极受关注的人物,比如孔庙配享的历代诸贤中,颜回的地位是最荣宠的,历代帝王都曾经给予他崇高的册封。唐太宗曾经封他为“先师”,宋太祖曾经封他为“兖公”,明太祖又加封他为“兖国公”。但是对比他短暂的一生,却让人感到奇怪,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大功业,也没有学术上的出色建树,为什么在封建史家中,他的声名却远远超过同时期的那些师弟们,几乎与历史长存?
一
颜回的出身很不好,他的家很穷,13岁就跟随孔子,之后随着孔子周游列国,度过了一段最艰苦的时光,与孔子可谓是患难师徒。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充满了对颜回的各种赞颂之词,而且孔子还曾经根据弟子们的水准,对各位弟子进行了一个综合排名,结果颜回的“德行”排在第一位,孔子曾经称赞颜回说:“回有君子四道也,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也就是说,颜回就是孔子眼中的道德楷模。
而颜回早期在孔子门下的学习生活,也是以道德见长的。他投身孔子门下的时候只有13岁,当时年纪小,而且沉默寡言,以至于大多数人以为他很愚,当时和颜回交好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子路的聪明外露,和颜回的沉默木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后来孔子却发现了颜回的好处,他认定颜回属于大智若愚的人才,《论语》上记录了孔子对于颜回智商的评价:“回也不愚。”一句话,点出了颜回聪明的本质,就连孔子门下最擅长辩论的子贡,对颜回也非常称赞,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不敢与颜回相比的。
不但聪明,颜回还是一个非常刻苦的人。孔子在《论语》中说得非常多的,就是颜回的学习精神。早年不了解颜回才思的时候,孔子就曾称赞过颜回“以勤补拙”,后来鲁哀公曾经问过孔子:“做弟子的,谁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未闻好学者也”,意思就是说,自从颜回不幸夭折后,他再也没有看到过像颜回一样刻苦好学的学生,颜回是他弟子中唯一刻苦好学的学生。
在孔子的各类言语中,夸赞颜回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在自言自语的时候,也不忘记夸奖颜回。比如曾说过颜回安于贫困,住在陋室之中,每天仅吃一瓢食,一瓢水,而且在穷苦的生活中依然可以保持快乐心态。在学习问题上,孔子也曾说过“语之而不懒惰者,回也”。甚至自视甚高的孔子,有时候还把颜回和自己相提并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他说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哉”,是把颜回放到了和自己一样的高度上。认为只有颜回和他达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境界。正是因为孔子这么喜爱颜回,所以当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非常悲伤,失声痛哭说“天丧予,天丧予”。颜回的死,对孔子的打击非常大,他不但长时间难以从悲痛里面走出来,而且在教育弟子的时候,经常不知不觉地拿着颜回和他们对比,经常弟子们一点小错,孔子就发出“你们比颜回差远了”之类的感叹。
在颜回的身后,颜回也得到了同门和当时许多人的高度评价。有一次子贡就曾经说“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呢”。子贡做生意的时候,曾应人邀请,把孔子门下的弟子做一个排名,10个弟子中,颜回被排在第1名。虽然比起孔子的其他弟子。颜回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官职,但是即使在诸侯之间,颜回也同样有很高的名声,孔子游历到楚国的时候,楚王曾经想赐给孔子一块地,他的令尹就曾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孔子如果得到颜回的辅佐,肯定能把这块土地治理得很强大,到时候就是楚国的威胁了。可见在当时的诸侯中间,颜回是有非常高的知名度的。
那么高知名度的颜回,一生又走过了怎样的道路呢?他是鲁国人,13岁的时候开始跟随孔子,用6年的时光满师,然后娶妻生子,但当恩师准备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儒家思想的时候,颜回却毅然决然地扔下妻儿跟从。要知道为了娶到他的妻子——宋国女子戴氏,颜回曾经不辞劳苦,到宋国求亲,终于打动了戴家的长辈们,同意了这桩不匹配的婚姻:颜回家穷,戴家却是宋国官僚。
但这来之不易的一切,都无法阻挡颜回追随恩师的决心,在颜回的心中,帮助恩师成就他的儒家治世理想,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后的14年,他一直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孔子周游列国时候最艰难的时光,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被待见,经常遭到驱逐,甚至还多次遇到盗贼,生命财产遭到威胁。在一切的打击苦难面前,颜回不但对恩师不离不弃,而且还主动承担责任,每到一地,都主动承担大量体力活,照料孔子的饮食起居。一直到了公元前484年,38岁的颜回跟随68岁的孔子回到鲁国,之后的两年最后时光里,他开始在鲁国传道讲学,并且身体力行,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苦为乐,其治学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都成为当时儒家的楷模。除了讲学之外,颜回更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特别是流传千年的易经,也是出自他之手。这样一个刻苦耐劳且大智若愚的好学生,最终积劳成疾,40岁刚过就病逝在家中,而他留下的“重于立德”“天人合一”等儒家思想,至今影响深远。
二
历代帝王之所以频繁加封颜回,首要的原因,是因一个“忠”字,颜回最打动人的,就是他的忠诚。颜回对于孔子,是一种发自内心百分百的崇敬,他曾经称赞孔子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衍生出的著名成语,就是“高山仰止”,又说孔子对他的教育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因此而衍生出来的著名成语,就是“循循善诱”,对于这位他从13岁开始就追随的恩师,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无论多少风霜险阻,都没有改变他的忠诚,他曾经对孔子说,愿意追随孔子的脚步,哪怕穷尽他的一生。后来孔子自己也曾说“回视予以父也!”也就是说,颜回对于孔子,不仅有师生之间的忠诚,更有父子之间的孝道。
也正因为这种忠诚,颜回对于孔子的感情始终不渝。今天人们说孔子弟子众多,总忽略了孔子最艰难时期的世态炎凉,孔子人生最艰苦的阶段,那时候他门下的弟子,按照《论衡》里的说法是“三盈三虚”,也就是说,一旦孔子的境况良好,立刻就学生满门,但如果局面急转,又马上人去屋空,但却惟独“颜渊不去”。也就是说,不管谁走谁留,颜回却始终坚持跟随在孔子的身边。这样忠诚的弟子,不但是一种楷模,更是当时孔子招生的“活广告”,所以孔子自己都曾经说过“自吾有颜回,门人益亲”,也就是说,自从有了颜回这个楷模之后,不但学生越来越多了,而且学生们也越来越多的学起了颜回的忠贞。
颜回的这种忠孝,无论是后来封建社会坚持君臣之道的士大夫们,还是大权独揽的历代帝王,对此都嗟叹不已,甚至千载之下,依然心向往之。比如汉光武帝刘秀在讨论儒学的时候就曾问身边的儒生们“颜回追随圣人,历经风霜,不离不弃,何也”?宋朝名相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对赵匡胤说起册封颜回的意义时,也曾慨叹“以颜回之忠,足以教化世人!”就连性格深沉猜忌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一次在于太子朱标讨论选拔臣子的原则时,也以颜回做例子,“如颜回之忠诚者,可遇不可求也!”也就是说,对于帝王们来讲,颜回这样赤胆忠心的臣子,是他们做梦都想得到的,而对于士大夫来说,能留下如颜回这样的“忠臣”名声,也是他们日夜盼望的。
颜回并非只有忠诚,他的学问和能力都相当出色,虽然他的学说留下来的很有限,业绩也同样不高,但是纵观他短暂的一生,他确实是一个有高洁的品行和远大理想的人,在孔子关于“君子儒”的倡导中,颜回是最符合其思想的楷模。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君子的理解,孔子眼里的君子,应该是那种坚守自己的气节,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不改变自己原则的人。在论语中,孔子就曾鲜明提出了“君子固穷”的观点。而关于这个观点,颜回无疑是做的最好的一个人。首先,他的学习目标非常纯粹。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好多都是怀着不同的目的求学孔子的,有为了做官的,也有为了发财的,而颜回不一样,他是一个为了学习而来到孔子身边学习的人,其学习的态度是非常纯粹的。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也就是说,颜回学了三年,不为钱不为粮食,只是为了学习,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容易找到的。后来颜回居住在陋室之中,坚持过着贫困的生活,并且在贫困的生活中享受快乐,这种精神更被孔子所感叹,在孔子眼里,颜回不但是一个君子,更是一个他自己亲手教育打磨出来的君子,对于一个老师来说,颜回就是一个被他精心雕琢而成的璞玉。值得一提的是,颜回人生里的最后两年,正好是鲁国三桓夺权时期,当时当权的“三桓”对颜回非常欣赏,曾经以高官厚禄来利诱拉拢,但是在颜回的眼里,三桓的这种行为属于严重的“大逆不道”,他自然不肯与之同流合污。所以颜回宁可住在破屋子里,过着教书育人的清苦生活,也不肯改变自己的信念,去接受这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这种精神恰恰符合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甚至就连通篇充满了对儒家学子调侃的道家著作《庄子》中,也表达了对颜回的崇敬。书中记录了颜回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孔子问颜回为什么不去做官,颜回说,我们家有50亩田,足够养活我自己,我们家门口有一条河,足够可以让我喝水,有土地有水喝,足够让我每天享受快乐,又为什么非要去做官呢?在崇尚自然的道家庄子学派中,颜回的安贫乐道思想,也同样得到了他们深深的崇敬。
而这也是千百年来颜回得到后代知识分子崇敬的另一个原因,尤其是那些科举失意或者仕途失意的封建知识分子们,比如一生屡试不第的文学家蒲松龄,就曾以颜回自勉,手书“颜渊吾师”,悬挂在家中墙头上以自省。明末遗民顾炎武,多次拒绝清朝拉拢汉族知识分子的“博学鸿儒科”,并对前来劝说的清朝官员说“汝乃读书人,不闻颜回之忠乎”?对于大多数逆境中的知识分子来说,颜回,是一个精神的楷模。
实际上,为了理想拒绝三桓拉拢的颜回,其实也是一个颇有政治理想的人,出仕为官,建立功业,也确实是他的一大理想。有一次孔子曾经问身边的弟子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子路的回答是“愿意穿名贵衣服坐高车大马,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样就无遗憾了”。颜回的回答却是“愿无伐善,无施劳”。也就是说,颜回真的是想通过自己的手,缔造一个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盛世。在后来的《孟子》中,也曾记录颜回曾慨叹“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说,将自己和上古的圣君大舜相比,并且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有为者”,但是在当时战乱纷争的局面下,颜回的理想又怎是可以轻易实现得了的?孔子的弟子中,许多人的想法都很现实,比如子路,他期待能以武力强国,子贡期待能用自己的口才得到重用,颜回却想着能够找到一个小国做官,在当地施行教化,倡导仁政,然后用小国的施政成就去影响大国,这样所有的国家互相学习,天下也就不会有战争了。这个想法在后来人看来“很傻很天真”,但是在当时,却是颜回真实的愿望。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是最接近孔子的,孔子和颜回一样,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辅佐的明主,然后可以倡导礼乐,让国家偃旗息鼓,再也没有战火。为了这个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等待14年后他返回鲁国时,已经68岁了,人生70古来稀,孔子自己也知道,这个理想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但是他却有一个传承者——颜回。在孔子眼里,这是一个完全继承了自己理想的人,但是事与愿违,颜回英年早逝,孔夫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又怎能不悲痛欲绝。
颜回的理想,在后来的时代中也引起了相当多的共鸣,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生不得志,且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颜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当然,这种共鸣,大多数发生在人生极度灰暗绝望的时候。比如东汉时期的著名清官杨震,在屡次整顿官场却遭到失败后,就曾经对其弟子说:“今始之颜回乐中之痛也。”宋朝改革家王安石,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倡导变法,但是晚年却惨遭失败,也因此写下了大量感叹颜回遭遇的诗篇。颜回的美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
三
颜回的人生,不仅仅表现在孔子的悲伤中,也不仅仅表现在《论语》中的各类对话里,事实上,透过现在留存不多的史料,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颜回的风貌,这是一个坚强、忠贞、乐观、品德高洁的颜回。通过那些有限的记录,我们或许不难理解颜回在生前身后得到推崇的原因。
孔子周游列国时,一度局面非常惨,比较著名的,就是他们被围困在陈蔡地区,断水断粮多日,险些客死他乡。在山穷水尽之时,一生忠贞自己理想的孔子,也进取心一时大沮,对自己苦苦寻找的“仁政”产生了怀疑。因此,他故意问身边的弟子:“我们的主张是正道,又不是邪道,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境地呢?”他不仅仅是问弟子们,同样也是问自己。而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无意中成为孔子对各位弟子品德的一块试金石。对这个问题,孔子的各位弟子回答各异,也多让孔子失望。比如子路认为,这是由于我们还不够仁义,不够聪明,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以至于沦落到这样的境地。这不仅仅是自我批评,而且是对老师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子贡的回答是,老师孔子的理论是伟大的,但是很难实现,应该把标准降低一些,这样说不定就能够实现主张了。这表面上是夸奖孔子理论伟大,真实的意思却是说孔子的理论不合实际。从这两个人的回答可以看到,此时的局面,对于孔子而言真的是绝路,进退无路不说,就连他弟子也产生了分歧,不少弟子不但开始怀疑老师的学说,而且开始质疑老师的学说,就是孔子本人,也开始动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站出来的依然还是颜回,颜回的回答慷慨激昂,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至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天下目前才“不能容”。孔子的思想本身是伟大的,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去迎合那些“不能容”的人,去修正自己的思想,即使我们的思想不能实现,我们也是伟大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孔子本人是伟大的,颜回的这种观念,还是坚持了孔子“君子固穷”的观点,也就是说,一种理念,即使一时不能被社会所接受,也要坚持,这一条路,哪怕一无所获,也要勇敢地走下去。从这个简单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到,坚强的颜回,是孔子真正的知音,在诸多弟子中,他不但真正理解了孔子的学说,而且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坚持孔子的学说,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会成为孔子儒家思想的最佳继承者。
除了理解孔子的思想外,在周游列国的一路上,颜回也鞍前马后,照料孔子的饮食起居,甚至不在意因此遭到任何的误解。其中的一件事就是,当时孔子他们饿了几天几夜,子路好不容易弄来了一石米,赶快做饭给孔子吃,颜回负责烧饭,当时子路在旁边无意中看到,颜回竟然在偷吃,这在儒家弟子里,是非常大逆不道的行为,认定颜回大逆不道的子路,赶快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孔子,孔子知道后并不相信,然后经过一番盘问,总算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颜回在做饭的时候,一不小心有一些沙子吹进了饭里,颜回赶快用勺子把混杂了沙子的稀饭舀出来,但是扔掉了又可惜,就自己吃掉了,这件事情让孔子感慨颇深,他当场感叹说:“人都说眼见为实,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眼睛看见的,也可能是虚的。”经过此事,颜回至孝的名声,让众位弟子更加心悦诚服。
颜回除了对孔子至诚至孝外,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不知变通。颜回跟随孔子回到鲁国后,当时鲁国有一个著名的马车手叫东野毕,在整个春秋诸侯中都颇有名声。但是颜回对东野毕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一次鲁定公问颜回,东野毕是不是适合驾车,颜回回答说,他驾车的速度很快,但不到3天,给他拉车的马就会逃跑。事实证明颜回的眼光准得离谱。东野毕被叫来给鲁定公拉车,没3天时间,马全跑光了。大为惊讶的鲁定公,问颜回是怎么看出来的,颜回的回答是,东野毕驾车的技术虽然好,但是他根本不懂得爱马,每次都让马竭尽全力地跑,日久天长,再好的马也受不了,不是被累死,就是逃跑。颜回又举出了他所敬佩的大舜的例子。他说大舜当年驾车,从来不让马竭尽全力,马跑的时候,都是要留有余力,这样,马才会长久地为他效力。其实治理国家的道理也一样,做君主的对待老百姓,就应该像大舜驾车一样,不能过度地剥削,而是应该主动与民休息,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老百姓也才能够安居乐业,否则老百姓逃跑,就像马逃跑一样。这其实是在借马说人,用驾车来说治国的道理,宣传的还是他所倡导的“仁政”思想。由此可见,颜回同样有睿智且眼光独到的一面,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在春秋的政坛上,很有可能会一展抱负。
四
在孔子的弟子中,受到孔子称赞比较多的,除了颜回外,还有闵损、冉耕和冉雍。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孔子心目中具有很高德行的人。《论语》中对他们3个人的记录里,闵损的记录是非常多的,他和颜回一样,是一个轻视功名利禄的人。司马迁的《史记》里也曾说他“不事士大夫,不食君之俸禄”,是一个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人。孔子对于他的看法是,闵损这个人很少说话,但一旦说话,都是道德水准非常高的至理名言。而且他和颜回一样,都是鲁国人,且他们赶上了三桓夺权。那时候的闵损,也坚决绝三桓的拉拢,特别是当时三桓中的季氏,曾经想招募闵损做自己的家臣,这是当时许多“士”都梦寐以求的,而闵损却嗤之以鼻。当时的季氏很有诚意,三番五次地派人来请,闵损却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对来邀请他的使者说“好好地给我辞了吧,如果你们再来逼我,我就立刻逃走”。从这件事情上看,好像闵损是一个性格外向高傲的人。但事实上,闵损在当时孔子的弟子中,是出了名的谦虚的。他在孔子的身边时,对所有的人都是和颜悦色的,即使在师兄弟之间讨论问题的时候,他脾气也非常好,几乎从来不发火,脾气暴躁的子路等人,对他也非常尊敬。性格的反差,足见闵损嫉恶如仇的性格,在他的眼里,三桓架空国君,变乱祖宗的章程,这就是大恶,和这样的人合作,对自己是一种耻辱。所以孔子把他和颜回一起列入“德行”中的翘楚,也确实是有道理的。
作为孔子门徒中的“道德楷模”,闵损本人也是很有影响力的。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阮籍在自己的诗歌中,把他和颜回共称为“颜闵”,可见在后人的心中,他是一个可以和颜回齐名的人。而且在孔子的门下,他的资格也比其他徒弟老的多,闵损只比孔子小15岁,在当时的孔子弟子之中,他却以孝顺出名的。《论语》中颜回被孔子称赞得很多,但是在“孝顺”这条上,孔子称赞最多的却是闵损。在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中,他也位列榜单之中。闵损小时候遭到后母虐待,衣着单薄,连衣服里都全是芦花,被他父亲发现后,父亲要赶走后母,闵损却为后母说情,说后母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挨冻受苦,如果后母走了,连弟弟也要挨冻受苦,所以还是我一个人挨冻受苦好。千百年来,他就是中国儒家“孝道”的楷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