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江山易主:“无为而治”的延续 汉文帝遗诏

临死之前,刘恒颁布了最后一道诏书,他情感真挚地回顾了他的一生,同时安排了他死后的琐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刘恒?刘恒下葬霸陵,史家说是薄葬,而历史的事实却是从霸陵中发现了大量珍宝,这之中的真相究竟如何?

公元前157年农历的六月初一,刘恒在未央宫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刘恒死前留下了一道遗诏,这么一个愚昧时代较为少见的好皇帝死了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惋惜。作为他的遗作,这份诏书非常有必要让后世的人了解,更何况这份诏书还很煽情。

诏书内容如下:“我听说天地万物有始有终,万物诞生之后就必然会走向死亡。死亡乃是天地间自然的事情,是世间生灵都要经历的事情,这有什么可令人悲哀的呢?

“现在的人都贪恋活着而畏惧死亡,安葬逝者的时候总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简直就是胡搞,是对服丧者身体的摧残,我不赞同这么做。况且我这个人无德无能,没有给百姓带来丝毫的好处。现在我这么一个无德无能的烂皇帝死了,又让无辜的吏民们来为我戴孝哭吊,大热天的让老百姓在那里为我的死而难过,不思饮食,以至于连他们自家祭祀的事情都忘记了,这就更加损坏了我的德行,我哪里对得起黎民苍生啊!

“自打我当上皇帝以来,我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君临天下二十多年了,都是仰仗着天地神灵的庇护和社稷之神的照顾,国泰民安,没有战乱。我这个人比较笨,犯了不少错误,害怕做不好让先帝蒙羞。后来在位时间长了,便更加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自己越老越糊涂,临死的时候干下些缺德的事情。

“现在回想我的一生,没干过什么太大的错事,可以安安稳稳地走了,在高祖庙中安然地接受供养。我这么一个不像样的皇帝最终都能落一个这么好的结果,这就已经够完美了,没啥值得人们悲哀的。

“现在我命令天下的百姓,听到我去世的消息之后为我哭丧三天就够了,完了之后就立即脱掉丧服,该干啥干啥去。我死后的几天里不能禁止民间娶妻嫁女、祭祀鬼神、饮酒吃肉。应当哭祭的人都不要光着脚,身上穿戴的孝带的宽度不用超过三寸,不需要用白布包裹车架和兵器,不需要安排男女来宫殿中日夜哭喊,说实话那干号声可是真够难听的。

“宫里面凡是应该给我哭丧的人,早晚各哭十五次就够了,不是早晚哭丧的时间禁止哭丧,本来都知道是装样子嘛,索性让大家伙儿轻松点。我下葬之后,该穿大功服给我服丧的人穿十五天就够了,该穿小功服给我服丧的人穿十四天也就可以了。剩下的那些本来应该服丧三十六天的人都缩短到七天,到了时间就赶紧把孝服脱了吧。

“另外还有很多死后要办理的丧事我在这里没有一一提及,你们都参照这上面的做法从轻从简办理吧。一定要把我的意思昭告给天下百姓。我的坟墓霸陵你们就完全按照原本山势建造就行,不要破坏当地环境。后宫的女性爵位自夫人以下直到少使,都送回家去吧,可别耽误了人家大好青春,人老珠黄就嫁不出去了,她们可以自由嫁人。”

仔细品味刘恒的诏书,刘恒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他人的关怀与博爱,另外也体现了他的节俭思想。刘恒宽容地安置了自己的姬妾,这很难得。明朝时,皇帝还让自己的嫔妃殉葬;唐朝时,武则天就曾在李世民死后被安排到感业寺出了家;曹操死后他所有的姬妾都被安排到铜雀台守灵。刘恒的确是少见的开明帝王。

文帝朝对于秦朝制度批判之严厉也是前无古人的。贾谊的一篇《过秦论》,算是彻底摧毁了刘邦时期给整个中央政府构建的“汉承秦制”的美好幻梦。黄老的治国思想在刘邦和惠吕时期就有所提倡,但是为什么到了文景时期才能够真正普及开来,我觉得,这跟文帝朝摆脱了秦朝制度的阴影有关。

然而法制建设依然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刘恒时代文法吏的崛起并不能被单纯地看作法家势力的复苏,也不能当成是刘恒执政“外道内法”的实证。就以张释之为例,在整个社会践行黄老之术的大背景下,文帝朝的法律远没有秦朝和刘邦时期那么严苛,而文法吏执法的最大特征是依法办事,因而你看张释之执法,还常常向着老百姓,在一种良性的社会环境和法律制度下,依法执法是百姓最大的福分。

文帝朝为整个文景时期奠定了积累财富这样一条基本路线,整个国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景帝朝主要的政治活动也是围绕财富的积累展开的。社会财富的充盈可以带动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生活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武帝朝反击匈奴的基础。

刘恒在位时间并不算长,二十三年放到整个西汉的统治时期中也不过是占到了十分之一,且文帝朝面临的是整个国家从秦朝以来积累的许多弊端,因而刘恒做到的仅仅是奠基的工作。司马迁说,自汉朝立国以来到文帝时期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国家兴盛昌隆,完全可以改历法、换服色、举行封禅大典了。听起来似乎是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来,刘恒之功劳与伟业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六月初七,刘恒被葬于霸陵,死后谥号为孝文皇帝。太子刘启在高祖庙继位,六月初九正式称帝,新的时代缓缓降临。

这里要特别提到霸陵薄葬的问题,前文交代过,按照史书的记载,刘恒是从简下葬,墓室中只有瓦器,但是按照后人的记载,霸陵中金银玉帛不计其数,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笔者归纳了学界的说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可能是如下三种:

第一,刘启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他可能误解了父亲,觉得父亲那是谦虚,因而在安排刘恒下葬的时候还是厚葬了他。

第二,按照王子今先生的说法,霸陵中的珍品可能是从葬者的随葬品。一来有可能会是武帝朝将文帝的窦皇后合葬入霸陵时带入了许多随葬品,二来也有可能是长公主刘嫖死后和董偃合葬,二人陪葬霸陵时墓中放置了大量珍宝。

第三,也有可能刘恒的诏书本身就是做做样子,大家都心照不宣,下葬刘恒时照样厚葬。先前按着“薄葬”宣传,只是为了防止民间盗墓,索性就先告诉盗墓贼霸陵中没有珍宝。

总之,历史的真相已经无法考证,专制时代少见的开明皇帝——刘恒,在历史的舞台上还没把脸露全,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人间。

刘启登基,汉景帝刘启的时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