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足鼎立背后的一刀 三、有使自倭国来
公元238年,司马懿率魏军再次踏上了曹操北征乌桓时曾经走过的那条滨海大道。司马懿采取的是海陆并进的进军策略。海路,司马懿派刘昕、鲜于嗣率一支偏师渡海出击,目标带方郡。之所以要另派一支军队去攻占带方郡,就是为了防止公孙渊兵败后向流窜朝鲜半岛,继续为祸边境,同时从公孙氏手中收回海东诸国的控制权。刘昕、鲜于嗣渡海出击,率军在朝鲜半岛登陆后,很快就拿下了带方、乐浪二郡,成功的切断了公孙渊的退路。
陆上的主力,是由他亲自率领的四万精锐。司马懿的运气比曹操要好得多,魏军进驻辽西无终时,老天爷也很帮忙,一场雨都没有下,滨海道的交通状况十分理想,根本不用像曹操那样绕道卢龙塞小路前去偷袭。魏军大张旗鼓,一路浩浩荡荡杀奔辽东。
千骑卷辽东
公孙渊听说魏军压境,连忙命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数万步骑在辽水西岸布防,还修筑了20多里长的防御工事来阻击魏军。尽管公孙渊自以为很牛逼,可是论打仗,他完全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司马懿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佯攻辽水工事,同时命魏军主力偷渡辽水,直取辽东郡治所襄平。前线的燕军一听说襄平被围,忙不迭的放弃了辽水防线,星夜回援襄平。夺取战事主动权后,司马懿围城打援,在襄平城西南的回首山痛击回师的燕军,三战皆捷,歼灭了燕军主力。
这时,憋了很久的老天爷终于开始下雨了,一下就下了一个多月,辽河水位猛涨,将燕军牢牢困在了襄平城中。一个多月后,雨季过去。养精蓄锐的魏军起土山、挖地道、造楼车,对襄平城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围攻襄平城的军队中,就有高句丽人的身影。当时山上王已经去世,即位的东川王痛恨公孙氏,所以对攻打辽东十分热衷。不久,城中粮尽,公孙渊部将杨祚率部出降。八月,襄平城破,公孙渊率数百骑兵突围,被魏军追杀于太子河畔。
公孙氏败亡了,辽东重新回到了魏国的版图;公孙氏败亡了,压在高句丽头顶的大山被掀翻了,高句丽人走出山区,争夺辽东的美好时代似乎就要来临了……
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司马懿平辽之战一点也不为过,战斗的过程也没有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不过,还是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的注意,很能说明当时东北亚地区的一些问题。
就在司马懿率大军击败燕军主力,围困辽东首府襄平时,一个来自倭国、由大夫难升米率领的使团也在同一时间横渡大海,在带方沿海上岸。当时带方、乐浪二郡刚刚被魏军占领。为了避免公孙氏余部向朝鲜半岛逃窜,同时阻止亲公孙氏的三韩势力支援襄平(当时三韩的实力都很弱,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带方太守刘昕下令封锁了所有从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去路。因此,难升米的使团没能继续北上,而是被刘昕客客气气的挽留在了带方城中。
带方是公孙氏接待海东诸国来使的第一站,其作为“外交使节城”的历史也长达数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公孙氏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以免海东诸国的使节越过辽海地区直接与魏国、吴国接触,让海东诸国觉得公孙氏就是东北亚唯一的老大。可以说,在司马懿讨伐辽东之前,这一封锁行为一直实施得很好,直到刘昕率魏军攻占带方。
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很难在史书中找到公孙氏与海东诸国交往的记录。这部分有着极大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极有可能在魏军兵临带方城下时就被公孙氏的官员销毁了,也有可能毁于战火之中。尽管如此,带方城的收复,也就意味着魏国从公孙氏手中收回了与海东诸国外交往来的权力,中原地区与海东诸国的交往也是从那时起才恢复正常。
八月,司马懿率军攻破襄平,公孙渊兵败身死,刘昕这才派人护送倭国使团前往洛阳。平定辽东、远国来朝,魏国双喜临门。魏明帝不但盛情款待了这些来自大海对岸的客人,还赐予了大量财物,让难升米等人带回倭国。
现实的选择
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病逝,齐王曹芳即位。次年,接替刘昕出任带方太守的弓遵才派建中校尉梯俊等人携带诏书、印绶等物渡海前往倭国,册封倭女王。倭女王卑弥呼接受了魏国的册封,然后上表谢恩。
这次前后跨越三年的互访最终让魏国和倭国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整个出使事件发生的经过时,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难升米一行人渡海前来,从一开始就是打算与魏国建交,还是误打误撞促成了这次互访?
三国时期,海东诸国与中原(主要是辽东公孙氏)的交往受环境和地理影响很大。从地理位置上看,带方郡大体在今朝鲜沙里院附近,倭女王所在的邪马台国在今日本北九州山门郡一带,而难升米使团登陆的带方海则在今朝鲜海州湾处。从北九州山门郡出发前往海州湾,以当时海船的实际航速来测算,起码需要40天以上的航程,所以难升米一行应该是在公元238年的五月初启程出发。而魏国出兵辽东是在当年春天,以当时的通讯条件看,远隔重洋的倭国不可能这么快得到魏国发兵辽东的消息,就算有内应和飞鸽传书,作为弱势一方的倭国也不会在大战将开、局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派使团出海。
因此,难升米一行最初所要出使的不是魏国,而是当时雄踞辽东的公孙渊。
使团在海州湾登陆后,难升米才得悉带方、乐浪二郡已经易主,以前的“宗主国”公孙氏危在旦夕。
作为一名成熟的外交官员,难升米见机行事,立刻改变了出访的目标,误打误撞的让倭国找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友邦。这是一次大胆的外交“押宝”,对三国时期的东北亚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权之所以与公孙渊联盟,除了夹击魏国,从海上牵制徐、青、幽各州外,也是想利用公孙氏三代人半个世纪来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起来的霸主地位,通过强大的海上力量对臣服于公孙氏的海东诸国施加影响,进而寻找机会,取代公孙氏成为海东诸国的宗主国。而此前公孙渊突然翻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东吴的海上力量会威胁到公孙氏在东北亚的宗主地位。
于是,辽东就成了魏国、吴国、公孙氏和海东诸国角力东北亚的焦点——魏国失去辽东,不但会腹背受敌,还会彻底失去对东北亚地区扩张影响的可能;东吴控制辽东,就能为称霸海上取得一个强有力的支点;对海东诸国而言,谁是辽东的主人,谁就是他们的宗主国。
公元239年春,也就是公孙氏灭亡后不久,孙权再次派军队从海上偷袭辽东,试图切断魏国与海东诸国的联系。东吴的行动让魏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辽东的重要性。所以,带方太守刘昕才会专门派人护送难升米的倭国使团前往洛阳,并主动向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示好。而倭国作为第一个向魏国示好的海东国家,也受到了魏国的格外礼遇。
那么,东吴为什么没能成为海东诸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首选呢?
其一,吴国地处东南,离海东诸国相距较远,再加上航海技术和季风洋流的限制,使得海东诸国的船队前往东吴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其二,吴军在夷洲等地掠夺百姓,恶名远播,海东诸国担心东吴取得海上霸权后会故技重施,对本国不利。因此,态度友好、且更容易到达的魏国就成了海东诸国的首选靠山。
公元238年,盘踞辽海之上的公孙渊自立为王,反叛魏国,最后被消灭;1390年后的辽东,另一个盘踞在辽海之上的人被某人当作是眼中钉、肉中刺,无缘无故的被砍了头。
一股力量消失了,势必有别的力量取而代之,这是历史的规律。公孙氏的覆灭,从表面上看,是维护了魏国主权的统一,可它却打破了三国时期东北亚地区的势力平衡,种下百年动乱的祸根。
那个被某人当作是眼中钉、肉中刺的人死后,辽海地区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敌人的敌人死了,敌人笑了,杀人的人也没落得好下场,最后断送了整个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