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左右逢源 第一节 乘胜求和
夏崇宗李乾顺自亲政以来,改变了西夏以往的治国方略,提倡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偃武崇文,蕃汉两学并举,再加上又有三位能文能武的王爷辅佐,西夏国因连年战争而遭受严重损失的国力逐渐恢复了。可是,西夏的太平日子没过几天就出事了……
虽然崇宗励精图治,但在军事形势上,还是宋强而夏弱。北宋末年,徽宗在位,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在国内大兴土木,对外一心想恢复祖先的光荣,甚至欲建祖先所没能完成的功业——收回幽云十六州,联金灭辽,最终是自掘坟墓。
当时金还没有兴起,宋与辽打仗没借口,也知道打不过,何况两国百年和好。为了开疆拓土,最高军事长官大公公童贯跟奸相蔡京勾结,唆使徽宗皇帝对西夏开战。这正中徽宗皇帝下怀,于是下令伐夏。宋朝派经略使刘法率兵两万从统安城出兵。统安城在地理位置上是个突出部,深入夏境,三面环敌。刘法不愿意,觉得跟西夏打仗没把握。童贯特别生气,我作为一个公公都敢打仗,你身为大将竟然不敢?你当初跟皇上夸下海口,现在如此胆怯,成何体统?刘法内心痛苦不堪,你个公公,连胡子都不长几根,真上前线你去吗?我可得拎着脑袋上去拼命。但是没办法,公公代表皇上,刘法只得率领两万人马到了统安城,跟夏军开战。
夏国领兵的大将正是晋王察哥。察哥一看刘法的军队到了,就把部队列成三层,步兵往前攻,骑兵绕到刘法的背后。激战了七天,宋军不支,眼瞅着要失败。刘法见统安城守不住了,下令退军。宋军一贯如此,顺利的时候,绝对是一个胜仗连着一个胜仗,不顺利的时候,就是一个败仗接着一个败仗,死中求活、反败为胜,这种事从没发生过。只要一下令撤退,就变成溃退,转身就跑。跑的时候毫无章法,哪支部队掩护,哪支部队先撤,没那个,先跑先捡条命。到了这个地步,刘法也只好跟着跑。他点太背,跑的时候从马上掉下来,落在山崖里,腿摔折了,一个做杂役的夏国小校冲上去一刀砍下了他的首级,献给了晋王察哥。
察哥看到刘法的首级之后,十分惋惜,刘法将军几次在边境上打败我,是一员天生神将,我很崇拜他,虽然他是我的敌人。没想到他今天死得这么窝囊,被我军一个小校斩首。随即察哥问小校你叫什么名字?小校说了一遍,王爷没记住。这么一个不出名的小校,居然就把刘法将军杀了,说明什么?刘法将军恃胜而骄。他老打败我,就不拿我当回事了,所以我军要引以为戒。咱们打了胜仗之后要冷静,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骄兵必败。实际上刘法也不是狂妄,他是被迫出兵,兵败身死,统安城被夏军占领了。
夏军趁热打铁,接下来攻打宋军的另一个突出部,宋军出战迎敌又败了。众将建议晋王察哥,咱一鼓作气,把宋朝的这个突出部占领了。察哥说留着它,这突出部三面被我包围,要维持这个城市和城内的驻军,运水、运粮、择将、更换武器,可以消耗宋朝大把的人力物力,留着它给宋朝增加一点儿负担吧,我想占的时候,随时可以占,干吗非要现在占?性价比太低。况且我要占了此城,宋朝反而没负担了。
徽宗皇帝见跟西夏打仗,没得着什么好,就跟夏国说,你如果承认你错了,我就不打你了。夏国赶紧就坡下驴,因为知道自己的国力不如宋朝,虽然在战场上赢了,要拼下去还真不是宋朝的对手。崇宗皇帝赶紧派人去请和,我错了,再也不敢招你了,两国总算又相安无事了。崇宗继续与辽、宋和平共处,美滋滋地过日子。可没想到的是,很快就出事了,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