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些不得不说的背景

公元前604年的李庄,时为周朝的封地,今为河南所管辖。在这里诞生了一个学派。传说这个学派的创始人的母亲怀胎八十一年后生下了他,出生时就已经须发花白,故名曰:老子。

在这个学派问世之前,当朝最古老的哲学要数《易经》了。《易经》由一位名叫伏羲的人编排整理,历史学家们认为他就是诺亚。他们认为,诺亚在阿勒山附近走下方舟之后,就前往大夏另一边的中国陕西云游。《易经》指出了事物的本源,并且描述了它们在时光流转中的演变。其中神灵被认为是万事万物生息繁衍的基础,同时“理”和“道”又揭示了人类的智慧。

老子,用一种平静安详的理念,提出人应该净化心中的欲念,主张甘居下位谦卑舍己,寄情于山水融道法于自然。老子所有的智慧精华都浓缩在《道德经》这部著作里,“经”即“经典”,“道”与“德”二字则代表了书中包含的两个部分,结合起来表达的就是真理与美德,因此得名《道德经》。

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在老子的国家遭遇不幸之时,他选择的是劝说人们逃避,通过禁欲式的清静无为去寻求最终的平静。这与后来孔子寄希望于变革是截然不同的。老子主张人们应该在清修中寻求至善,并使其入静。纵观人的一生,走到尽头即回到原点,这就意味着得到安息,完成了使命,生命得以完整。能够达到生命轮回永恒的是智者,反之,就会成为错误与灾难的牺牲品。

这种在我们看来十分消极的学说,被一群叫作“道士”和“天师”的信徒所推崇。事实上,老子并未着眼公私之利,而是主张在修炼和认知的过程中,以道法收敛人的欲念,从而达到超凡的境界。于是他的信众纷纷鼓吹他的“无治而为”的理论,来摆脱禁欲修行的苛责。向人们宣告智慧只会引来混乱,鼓吹世人追求绝对的淡然。佛教出现后,“僧”和“道”渐渐变得密不可分,而那些用以哄骗世人的玄学秘术和占卜之术也一起被保存了下来。

而这一学派衍生的两个分支,区别并不明显,在道教兴起之初就相互包含,强调了逍遥与无为。

公元前551年,时值冬至,鲁昭公在位鲁国的第二十二个年头,在陬邑(在今天的山东省),圣人孔子诞生于此,我们欧洲人习惯称他为孔夫子。

孔子的学说与道家的虚无缥缈不同,既不谈及人性本质,也不包含宗教色彩,无关形而上学,他的学说并非革新,而仅仅是想要建立起原始社会道德的基础。

孔子曾这样说过:我所传授的,都是大家可以通过自身体会而领悟的。没有什么比我教导给各位的“德行”更简单与自然。所有我告诉大家的那些东西,古代先贤们早已实践过了。孔子的学说,主要基于三大准则: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以及他提出的五大精神——仁义礼智信。仁指怀抱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合理;礼则指的是人们行事所尊崇的法则;智即明辨是非;信即诚实不欺、表里如一。这些就是人类灵魂导师孔子所看重的品质,使得后人纷纷效仿膜拜。

以上就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概述,这个学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家庭小事中引出道理,归根结底就是要讲“忠”“孝”,所要表达的就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至于玄学,曾经有一位孔子的追随者对杨春忱神父说过:我们在判断一个不是很明确的事情的时候总显得有一些犹豫,先贤们没有为这些事情做出过定论。如果说这些圣人所述的真理就存在于我们周围,那么假使有一个天堂的话,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必定会快乐无比。而在地狱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便会受尽折磨。但是又有谁能确认天堂和地狱是不是存在呢?所以明辨善恶就是至关重要的。《大学》中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论语》里也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种道德学说在文人阶级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他的追随者们得“儒士”之称。与道家学说蒙昧晦涩的教义相比,这一派别的得名颇有学术意味,因此被称为“儒家”。

孔子的弟子中,最杰出的一位名叫孟子,死于公元前289年。他不幸地看到道家学说的两个宗派的胜利,或者说是杨朱宣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教义,以及墨子所坚持的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孟子以孔子学说中的“仁爱”为基础,将其总结为,“守理顺天”。他的书中汇聚了孔子的三个格言,直到今天仍然是大家所追求的经典。

可见,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两大思想,首先是老子的道家学说,体现在道士法术,主张的是逍遥与无为,再就是孔子的儒家学说,为儒士们恪守,之后被特权阶级发扬光大,成为后来统治者们的思想工具,因为它比其他任何一个学派思想都主张包容与忍让。

然而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的学说,一度成为了主流思想。在公元前11世纪,在老子纯粹的教义之外,这种新的学说加入了一些怪诞的思想,以及所谓找到了用神秘药水来实现长生不老的秘密。

儒学家们试图揭露这种长生水的假面,但却徒劳无功。一个儒生夺下了皇帝庇护的虚假学派的人呈给武帝的杯子,不管皇帝的震怒,抿了一口所谓的长生酒。他的对手们当即要把他处死。

这位孔子的信徒对武帝说:“如果这酒果真能让人成仙,那你们就杀不死我。如果这酒没用,那么我的死就可以证明你们说的是假的。”

谎言终于被揭穿,汉武帝又恢复了对儒学的信任。之后这些道士继续在那些无知愚昧游手好闲的人们当中宣扬着他们的理论。这些人鼓吹灵魂不灭的概念,他们宣扬的不可知论和无为的思想,并且指出死亡无非是将灵魂转移到另外一个躯体上,或者是让它在空中飘散,人死后什么都不会留下,血脉不会被子孙后辈们传承,世人也不会铭记他的名字。

然而,就如孔子的书中指出的,他只是想建立一个启蒙的学说,无异于那些西方圣贤。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明帝派遣了一支出使西域的船队,为的是寻找一位伟大的改革者。航行之久,却未能到达更远的地方,他们停靠在一个小岛,在那里发现了菩萨塑像,他们把它运回了中国,那一年是公元65年,也就是从那时起,佛教传入中国,形成了佛、道、儒分庭抗礼的局面。

在之后的某个时候,迫于罗马皇帝尼禄的残害,一些基督教徒逃到了天朝。但是由于势单力薄,还有当时天朝的自身状况,这些基督教徒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公元635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长安,一位聂斯脱利派的主教阿罗本受到了接待,唐太宗让他的重臣们带着这位来自大秦国的主教参观宫殿,翻译他们的那些宣扬真与善的经文,并且下令为这一个新的宗教修建教堂,让二十一位神职人员在此传教布道。这一切都被矗立在西安府的景教碑记录了下来,碑文中依稀可见基督教的教义。阿罗本一行人是于636年的时候来到唐太宗的朝中,唐太宗颁布法令支持基督教,此后唐高宗在不少地方都修建了基督教教堂。随后,基督教徒却遭到武则天的迫害,郭子仪在征战中也总是有一位基督教神甫陪伴在身旁。

公元三世纪初时的中国(也就是咱们的故事里将要来到的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过也没能影响到对立的宗教。佛、道、儒这三大精神开始觉醒。

公元120年,汉和帝亲信宦官,这极大地撼动了宫中有识之士的地位,渐渐地宦官执掌了大权。直到187年,这位皇帝被宦官所言蒙蔽了双眼,竟以为朝中贤士对自己统治构成威胁。到了汉冲帝的时候,朝廷将有识之士流放边疆,朝廷对外学派开放,皇帝还宣称自己是相信科学的人,因为他命人把易经的五本书用三种不同的字体刻在了四十六块大理石石碑上。

这些道士们表面上支持这些宦官,实际上他们是在趁机利用这一局面。在其间的11年里,瘟疫肆虐,一位名叫张角的道士用一种施过咒语的水来治疗瘟疫。这位江湖道仙很快得到了百姓的信任,不久便有了众多的信徒。他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意思就是要推翻东汉的统治。接着便爆发了黄巾起义,五十万大军高呼口号,佩戴标志性的黄巾,迅速席卷了全国。

这次起义得到了不少割据势力的支持。但是后来曹操平定了这一出叛乱,汉献帝封他为宰相。很快曹操便居功自傲,为自己的官帽上配上挂饰,又用宝石黄金装饰自己的车顶,出门用六匹马大马车,这一切都堪比皇上。要不是后来曹操命丧黄泉,他一定早就夺走皇位自己称帝了。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使命,曹丕身为汉献帝的丞相,在公元220年这一年终结了东汉的统治,建立了魏朝。

既然我们正要目睹这一值得纪念的事件,那就先不再往下叙述了,让我们将目光转向这凝聚着智慧的时间飞船上来。飞船来到了公元220年的中国河南,此时正处于汉献帝的统治之下。政权又回到了儒士的手中,他们无情地迫害佛教徒,因为这个从印度传入的宗教势力又有了新的增长,同样,道士们因为他们的粗鄙的经验主义而备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