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方法 第十章 澄清

1、澄清是心理上的一剂解毒药

经过前面的铺垫,我想预告一下:从这一章开始,心理分析是一门可以让你和别人区别开来的技术活了。

我想请你先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注意,是想象,让一幅图景出现在你头脑中,无论你有没有经历过。

赶场天,在一条通往县城的乡村公路上,你坐在一辆小轿车上,呼啸而过,卷起漫天灰尘,在你的背后,是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乡亲,正在被灰尘笼罩。你回头望去,看着乡亲们,心里——

我问的是,你有没有一种阴暗的快感?!

……

你绝对有!

我不是要你忏悔。但如果你看了《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你一定知道,你之所以会有快感,是因为你显得高档,乡亲们显得低档,在社会价值排序上,你的位置比他们高,对他们有心理优势。而且,如果你还能听到内心的声音,你甚至还会有一种阴暗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一方面让你爽,另一方面,又让你有道德压力。

看到没有?以上一番话,就是对你阴暗的快感在心理上进行澄清。

澄清的结果是什么呢?在这个场景中,你看到了这种快感的无聊之处,把它给驱散了,从屈服于社会价值排序的档次中解放出来。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也是心理上的一剂解毒药。

2、头脑的混乱会让我们变得愚蠢,而心理的混乱,则会杀伤我们

什么是澄清呢?在这里,它指的是一种心理分析的态度、方法,让处于混乱中的头脑和心理恢复正常,让我们保持对自我和他人的洞察。

很清楚,头脑的混乱会让我们变得愚蠢;而心理的混乱,则会杀伤我们。我们需要澄清这个方法来帮一把。

你看到一个人发狂的时候吧?那是他头脑和心理的混乱,盲目地攫住他、折磨他,使他达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老实交代一下,澄清这个态度、方法,我是从哲学中得到启示的。

20世纪初,西方哲学有过一个“分析哲学运动”。之所以有这个运动呢,是因为哲学几千年来,吃过太多“假命题”的苦头。这些“假命题”看起来高深莫测,让人难以回答,不好想象,甚至不可思议。而真实的情况是,它们不过是用错了语言的结果——就是说,问题本不该这样提问的!

我们来举一个非常简单也非常荒唐的例子,它出自于亚里士多德之手。

亚老师是这样说的:“一座未来雕像的形式,必定在那块木头被雕刻前就形成在它里面了,否则,后来就不会有这个形式。”

这句话让人云山雾罩的。但亚老师不管,经过“一切变化都包含在内容取得形式的过程中”的过渡,马上推出了一个普遍性命题——“形式必定是一种物质”。

看到这里,我已经晕了。

亚老师这种古代牛人,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对语言的滥用和误用!

“形式”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它对应着某个实体的存在形态,而不是实体本身,或实体的构成材料!你怎么可能当成一个实体的概念来用呢?说它存在于一块被雕刻木头的里面,就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实体概念。

正是这种对语言的滥用、误用,让大家都知道,可能就亚老师不知道:一座未来雕像的形式,不过是先存在于“设计师”的头脑中而已,而不是存在于木头里面。

“澄清”在哲学上几乎是必然的。如果你发现你对某一件事情说不清楚,是否应该反思你所用的语言出了问题?

“分析哲学运动”是干什么吃的呢?回答是:它让一个哲学家在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时,用语言-逻辑来澄清一下自己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而不要装神弄鬼。

值得说一下的是,在“分析哲学运动”里,旗手既有我们前面所说的妇女之友罗素同志,也有“高帅富”维特根斯坦同学。为了避免对语言的滥用和误用,维同学就恶狠狠地说过:“有些时候,必须把某个词语从语言中取出来,把它送去清洗——然后才能把它送回到交流之中。”

我们可以不去管这些哲学问题,但心理问题呢?

我先说一下,如果我们是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澄清,那么,结果将会是:

我们把心理问题消除了,不再受它的折磨,至少不会恶化它。

如果我们是澄清别人的心理呢?结果是:我们知道了他想做什么,他是什么人。

澄清的第一种运用:分析情感、情绪、态度等的本质

3、重复一次你对别人的态度、情感,你就固化成某种人一次

我们会骄傲、谦虚、狂妄,会爱上一个人,也会讨厌上一个人。

那么,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到澄清的第一条路径,我要老老实实地承认一下,我曾经讨厌过一个人,那就是香港明星周润发,一见到他就会本能地不爽。

回忆一下,发哥是这样开始被我讨厌的。那个时候,他在电影上扮演的多是英雄的角色,非常厉害,双手拿枪,走在明处,可以轻而易举地打死很多拿AK47待在暗处的歹徒,而他自己却不会被打死,嚼着口香糖得意扬扬,搞得非常地酷、非常地伟大。

那一时刻,我心中涌现的想法,就是希望他被打死。但导演当然不会满足我的心愿。于是,我一见到他就讨厌,持续了相当长的岁月。

我不讨厌英雄,但确实讨厌这类似乎想干死谁就可以干死谁,同时又得意扬扬的英雄。这种心理是怎么回事?又能说明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让我们来澄清。

A、第一个教程:寻找反差。

润发兄弟演得太假了,和现实、和“艺术的真实”都有反差对不对?又不是科幻电影或动画片,有那么厉害的英雄吗?

这就暴露了我和别人的一个区别:只要能够爽,他们在内心里可以容忍,忘记虚假,而我不能。我无法接受一个虚假的光辉形象。

再进一步,我对这种夸张的英雄的反感,只是不能容忍现实中的虚假、虚伪的一种投射,尤其是,这种虚假、虚伪还和扮酷、装联系起来。

那么,你可以看到:我是一个骨子里对装有厌恶感的人。

同时,你还可以看到,我绝不是一个拿无聊、肉麻当有趣的人。比如,小时候,看香港的那些装作很搞笑的电影(不是周星星同学的,星星同学的还是很幽默、很经典的),在别人傻笑,觉得很好玩的时候,我一定会有这样的反感心理:很搞笑、很好玩吗?

如果你看这类电影、电视,和我的感觉一样,那么,你绝对也讨厌装,你是一个认真的人!

以上是对我讨厌发哥的第一步澄清,也是对我是什么人的第一步解密。

B、第二个教程:分析情感本质。

我们接着走第二步。

当我讨厌周英雄的时候,由于他扮演的是正面的英雄角色,那我是不是在情感上站在了坏人一边?

回答是:这是一个错觉。

想一想,当一个英雄想干死谁就干死谁,并且还得意扬扬时,他和一个坏人想干死谁就干死谁,并且还得意扬扬,在Pose上有多大区别?如果把“正义”“邪恶”这些词语拿掉,他们都是强者,要踩死弱者,不过像踩死一只蚂蚁。

于是,当我看周英雄的壮举时,看到的,并不是电影上一个英雄在消灭一群歹徒,而是像在现实中,看到了一个强者在欺负一群弱者一样。

这暴露出了什么?我同情弱者,厌恶强者!

我同样也可以下一个判断:一个崇拜这种“英雄”的人,其实也是一个强力崇拜者,尤其是那些喜欢拿无聊、肉麻当有趣的人!

到这里,我讨厌周润发先生的心理得到澄清了:那是我讨厌虚伪,同情弱者,反感强者的一种投射。

但我不应该讨厌他们本人。而且,我这种心理,一旦澄清,其实也是对我自己的一种警示:做人,不能这样死板,也不能根据“强者-弱者”的标签来思考问题。

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澄清:为什么在我希望导演安排周英雄们死,导演不干,我就讨厌了周英雄们呢?

我不知道你看到没有,我玩了一招心理保护。既然导演不能满足我的愿望,让我心理受挫,我奈何不了发哥,那为了心理生存,就必须对他进行攻击。讨厌,就是一种攻击性的情绪。

我其实是利用讨厌来治疗自己的心理挫折!同时,我重复一次对他的讨厌,对我讨厌装、反感强者的“自我”,也会固化一次,即越来越成为某种人。

所以,澄清了自己的这些心理问题以后,我们就必须决定,到底该在多大程度上,继续成为某种人,或必须改变自己!

澄清的第二种运用:分析言行的心理含义

4、在一个激烈或极端的行为出现前,在心理上它往往经过了漫长的压抑

澄清的第二条路径,是理解、听懂一个人言行的心理含义,避免误解和歪曲。

我们都太容易犯这种错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别人言行的含义,而不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

有一位儿子上了清华的父亲就是这样。我是在网上看到他发帖控诉自己的儿子的,他的用词很激烈,说他儿子狂妄得丧失了人性,就算上了清华又有什么用?

他说,儿子从小学一直到高三都是名列前茅,被保送上清华,就算不是保送肯定也能考上,而保送了以后呢,就一直在怨恨父母小时候管得严,找碴儿和父母吵架,甚至还和父亲动了手,大有拼命的架势。事后,扬言断绝父子关系,而且不是说着好玩,是玩真的,要找公证来脱离父子关系。用这位父亲的话说,就是怕他们老了儿子要养他们,所以公证就是以绝后患。但是,父母强调,他们夫妻有工资、有积蓄,根本不需要儿子养老,到时候还可以去养老院,然而儿子不罢休,继续咆哮、辱骂。

这位父亲说,儿子特别蔑视他们。他就很不解,说自己在央企垄断企业(可能是电信、石油什么的),在西部三线城市工作,年薪10万元以上,也是985高校毕业的,高级职称,单位学科带头人,享受津贴;儿子他妈,则是处级科研单位的一把手。但是,在儿子眼里,他们和蠢猪差不多。无论他们说什么,儿子都表现得非常不屑。

很好。我们来澄清:这个儿子,要和父亲断绝父子关系,到底是狂妄得丧失了人性,还是别的原因。

不知你看到没有?儿子在做出断绝父子关系的行为时,有一个心理背景,那就是从小父母就管得很严。我们还可以判断,这位父亲是一个施虐狂。

在两个人稳定的关系中,如果有一天,其中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出了一个激烈、极端的行为,那么,请相信,这个行为在发出前,一定已经在他的内心里压抑太久。比如,一个听话的女人,突然之间不听男朋友或老公的话了,那一定表明,她在心理上,已经无法让自己这么做了。

在这位同学身上,很清楚,在父母十几年的控制、打压中,他受够了!现在,他终于熬到成人了,终于上了清华了,终于可以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了。

断绝父子关系,绝不是他没了人性。在心理上,它的意思只是,他要摆脱过去家庭给他带来的痛苦和阴影,就像逃离地狱一样,逃离这么一个危险之地。

再来澄清一下这位父亲的过激反应。他觉得儿子蔑视他们是不是因为上了清华?所以看起来很奇怪,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像一个社会价值排序的低级粉丝一样说自己年薪10万元,又是985高校毕业的,而且,是和自己的儿子比!

有意思吗?

他这样说,又是什么意思?

可以看出,这位父亲在心理上,并不肯反思是自己错了,而是去和儿子玩心理竞争。很明显,在儿子面前,也就是说,在“清华”这个符号面前,他自卑了。他搬出的那些“年薪10万元”“高级职称”,等于招供自己就是一个市侩,一个靠地位、头衔混,而不是靠能力说话的人。

他根本不明白:儿子并不是蔑视他们没有出息,而是蔑视他们做人、教育孩子真的很失败!

澄清的第三种运用:自己分析心理问题

5、习惯于眷恋过去,往往是对现在的一种逃避

当我们不幸地有了心理问题,那一定说明:我们内心并不足够强大。

心理问题的发生逻辑正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我们受到强烈刺激,由于在智力结构上缺乏防御,我们成了心理动物,任由心理保护驱动,因此这种刺激,构成了对心理结构的一种“创伤”。

比如,一个穷“屌丝”,由于屈服于社会价值排序,内心并不强大,当有一个“白富美”羞辱他“穷”时,那种语言、表情,直接就绕过他的智力结构,打击到了他的“自我”。为了在心理上求生,他启动了心理保护,恨“白富美”,恨一切要求男人“有房有车”的女人,发疯似地想挣钱,以此来治疗自己深深的自卑。

恨、痛苦、疯狂、自卑,就是心理问题。

当然,我们不可能没有心理问题,区别只在于是否严重而已。哲学家们一致同意,人的存在就意味着他的自我和世界的分裂,因此也就是“神经症的”。很清楚,心理问题很不友好。它会让我们痛苦,甚至让我们变成另一个我们都觉得陌生的、可怕的人。

我想说,当我们的心理问题无法消除,一直在折磨我们,甚至更加严重时,它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没有对它进行澄清!

为什么第一时间,我们就要破译他人的心理动机、破译他的内心语言、澄清他的言行的含义?除了从博弈的角度来保护我们的利益之外,还在于要保护我们在心理上不被伤害!

对于我们自己,同样适用。

而如果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心理问题的折磨,那就更需要澄清了。

有一个受过感情创伤的大龄剩女A,爱上了一个比她小八岁的“屌丝”B。这位B兄弟还是不错的,虽然混得并不怎么样,但在A心中很优秀,处理事情比较理性、成熟,会安慰人,有些事情几乎无须A操心。A因此很爱他,认为这是她今生唯一爱过的人。

但你可能想到这一点了:他们可能吗?事实正是如此: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分开了,而且,不会再有机会。

但是,事情并没有完。A很迷茫,无法放下,在心理上过不了这道关,因此很难开心、快乐。她坚持认为,自己这辈子不可能爱上别人了,她因此一直活在对B的固恋性想象中,没有迈出去。

为了让她能够澄清一下自己的这种心理问题,早日走出来,我扮演了一个残忍的真相揭露者的角色,直接告诉她:她对B恋恋不舍,只是对类似于初恋的那种美好感情,以及B能够给她安全感的眷恋而已。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不可能再爱上别人了。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当她走出来时,就不再是这种感觉了。

像弗洛伊德老师在分析时遭遇到了患者的“阻抗”一样,当我这样说时,她的心理保护也启动了,说不赞成我的这个判断。

我说:你当然是不赞成的。

因为,另一个真相是:以自己的条件,她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就是找不到比B更好的了。她事实上恨自己的条件为什么是这样,当然,这个现实太让人痛苦、沮丧了,她不敢让自己体验到。

我不知你看到没有?她其实是渴望有一个让她满意的男人和她过的,但是害怕找不到!由于她不敢面对这一点,于是,便拿B来说事,想象成是找不到比B更好的。为了保护自己,她在心理上这样做:固守于认为B最好,认为自己不会再爱上别人。她不过是通过躲在过去,以怀旧、感伤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和未来!

而在心理上仍深陷在过去,她就会越来越把自己变成一个感伤的人,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人,一个无法快乐的人。

但如果自己澄清了这一切后,该怎么样,已经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