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宴会成功秘诀——惑众术 序
参加宴会的六点备忘录
大多数人受邀参加宴会,脑中的思考会陷入空白。我们漫无主题地想着,“这宴会大概很有趣……不晓得他们供不供应餐点……希望会很好吃……可能会见到一些有意思的人……不晓得我的朋友某某某会不会去……天啊,我要穿什么出席?”
然而,政治人物参加宴会之前想的不是这些。政治人物、社交高手,或其他大人物瞪着邀请函,思考的全是另一回事。在回复去或不去之前,他们脑中想的和记者做新闻报道时提出的问题一模一样。亦即参加宴会的6点备忘录:WHO(人)、WHEN(时)、WHAT(物)、WHY(目的)、WHERE(地)及HOW(方法)
WHO——谁会出席这个宴会?
说得明确一点,哪些人是值得我认识的?社交手腕高明的人会在心里仔细盘算,“我要认识谁,才对事业有帮助?基于政治或社交的理由,我该结识哪些人?”
如果他们不知道哪些人会出席,就会去打听。政治人物会致电给宴会主人,问“谁会来?”主人说出客人名单,政治人物便悄悄写下他们感兴趣的名字,并暗自决心要认识这些人。
WHEN——我应该什么时候出现?
政治人物不会好整以暇地装扮妥当才迟迟赴会。“我是不是要迟一点到比较好?”这种问题绝对不会出现在他们脑中。相反的,他们会仔细策划抵达和离开的预计时间。
如果宴会里有许多人值得认识,政治人物会早一点抵达会场,好在这些人——抵达时展开攻势。大人物通常会比较早到,趁一般赴宴者姗姗来迟前完成任务。而一般人往往“很讨厌太早到”。政治人物一点都不觉得早到有什么尴尬。反正他们碰到的也都是早到的人(通常也和他们一样,是重量级人士)。
WHAT——我应该带什么?
一般人会想,“随身带什么呢?古龙水、梳子,还有口香糠。”政治人物就不同了,他们会在口袋或皮包里准备有用的社交工具。
如果会中将有重要企业家出席,政治人物会备好名片。如果宴会的目的是纯社交,他们会带着只印有名字和电话号码的社交名片(因为有人觉得在纯社交场合派发商业名片很失礼)。另外,他们最重要的赴宴工具是笔和便条纸,以便随时记录建立起的人脉资料。
WHY——举办宴会的目的是什么?
政治人物奉行的哲学:“看穿事物的表象”,在这里可见一斑(其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掀开底牌)。政治人物常自问,“它名义上的目的是什么?”大老板替女儿办毕业舞会?刚离婚的总裁替自己办生日派对?或是某间摇摇欲坠的企业庆祝创业10周年?
“这些名目很不错。”政治人物暗忖,“不过那只是表面的伪装。真正的理由在哪里?”或许是大老板想替女儿找份好工作,所以邀请许多有可能的雇主前来。或许是寿星又恢复单身了,所以宾客名单上有很多迷人又成功的女性。也有可能是哪个企业急需优秀的公关宣传,否则可能撑不过另一个10年。因此邀请了许多媒体和公关人员。
政治人物很有看透表象的本领,所以经常能察觉主人的真正意图。当然,他们绝对不会在宴会上公开讨论。但他们的这种洞察力,显然能与大人物的先知先觉平起平坐。
WHERE——大家的心思跑到哪儿去了?
通常与会的宾客都属于同一个职业,或相同的利益团体。所以政治人物应邀前往之前,一定会先自问,“参加这个宴会的都是哪一类人?他们心里想什么?”或许宴会里全是医生,那么政治人物就会阅读最新的医药头条新闻,排练一下医生交谈的用语。如果宾客全是生活潮流最尖端的选民,政治人物就赶忙了解目前流行的心灵感应治疗、密宗调理法及催眠。政治人物如果懵懂无知,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HOW―宴会之后如何展开后续动作?
最后的收尾很重要。我称之为“巩固交情的社交水泥”。认识某个重要人物,交换名片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会说,“很高兴认识你,保持联络。”
很少有人真正保持联络,因为太费事了。不过,政治人物却自有一套保持联系的方法。宴会结束之后,他们会坐在书桌前,将今天拿到的名片一一摊开。他们运用稍后将提及的名片记事本技巧,决定与哪些人联络,以及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与这些人接触。需不需要跟这个人打电话?要不要手写一张卡片给那个人?哪些是可以用电子邮件问候,或去电致意的?利用这6点宴会备忘录——WHO、WHEN、WHAT、WHY、WHERE及HOW——来进行全盘的计划。以下我们就要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