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婴儿的出生 为独立意识提供环境

如果我们想提升人类的精神生活,丰富人的精神生命,就得清楚儿童的大脑具有一种天然吸收力,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汲取养分,让那些养分变成有用的知识,以此促使儿童的成长。所以,为了激发他们敏锐的感受力,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这对初生的婴儿十分重要。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儿童的发育过程包含很多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初生婴儿的那一阶段。关于这一点,能领悟的人并不多,此前不久,人们还不确定两岁大的儿童是否有精神需求呢。所以说,对儿童精神需求的研究刻不容缓,如果我们继续忽视它们,将会产生无穷的后患。

在20世纪,婴儿的死亡率得到了极大地降低,这是医学科技取得的巨大进展,因为人们对儿童成长的研究主要在身体方面。正因为如此,医疗研究忽视了人的精神健康,同时在儿童教育方面,也很难发现有效的理论作为精神健康的依据。

那么,自然发展史对人类做了什么样的表达呢?它告诉我们,婴儿一出生,精神上就要经历一个阶段去适应外部的环境,这个精神适应阶段不只是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他哺乳动物也一样重要。

需要明确的是,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没有与生俱来的行为能力,这需要培养。就儿童的发展而言,关键不在于唤醒天赋的精神能力,而是去实现这种天赋的创造力,所以,环境的作用就相当重要了。

另一方面,既然环境起着如此之大的作用,我们就应审视一下婴儿的生活环境,避免他们和周围环境产生隔阂,以致出现衰退倾向。我们只有充分保障他们对环境的无限乐趣,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生命的第一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针对每一阶段发育的重点,应给予不同的特别关注。

婴儿的出生,是第一个阶段,时间很短暂。在最开始的几天,应该让婴儿和母亲多多接触与交流。婴儿出生前生活在母亲子宫里,那里宁静、黑暗和温暖,所以育婴室的温度、光线和声音要尽可能与婴儿出生前保持一致。在美国,产妇和婴儿一般被医院安顿在玻璃房里,他们的门窗上装的都是蓝色玻璃,光线非常柔和,室内温度也被严格的控制,初生的婴儿体温接近母体,随后慢慢与外界温度相适应。

人们习惯为刚生下来的婴儿沐浴,这样做很不恰当,因为婴儿会受到太过强烈的刺激;也不能过早地给婴儿穿衣服,因为婴儿并非毫无知觉,大人最好少触摸他们,也没必要给他们穿衣服。

最恰当的做法是,将初生的婴儿放进一个黑暗、没有杂物、足够温暖的房间。挪动婴儿时也要警惕,不要用手臂去抱,最好是用鸭绒被轻轻托住他们,不论抱起还是放下,动作始终要轻柔,避免婴儿受到伤害。为避免微生物的侵入,进入育婴室的人都被要求戴上口罩。以上措施不仅是出于对卫生安全的考虑,还是把母婴看作一个互相交流的整体,如同婴儿还在母亲的子宫里那样。总之,我们必须顺应自然的要求,辅助儿童适应这个世界。

有一条特殊的纽带连接着母亲和婴儿,从母亲那里,儿童可以获得某种力量,以适应外界环境。可以说,出生仅仅是改变了婴儿与母亲的位置,从母亲的体内到了体外,除此之外的联系与交流并没有改变。对母婴之间的关系,几年前的人们还不这样认为,那时的人们都认为,婴儿一出生,就与母亲彻底分开了。

人们已经普遍认可了上面那些照顾婴儿的方法,但是实践显示,这些方法在整个婴儿期并不适用。婴儿出生一段时间后,母子俩就应该回到群体中生活,摆脱这种隔离状态。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只要进入社会生活,就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社会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同于成人。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大人越富裕越好,孩子越贫穷越好”。通常,富庶人家的孩子能够得到很多礼物,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母亲会为了自己的安逸,一般会把孩子交给保姆和奶妈照顾;贫穷人家则不同,母亲对孩子总是亲力亲为,这种做法才是顺应自然的要求。

母子相依阶段一过,儿童就能适应新环境了,他们踏上了独立的征程,从周围环境中尽情地汲取他需要的知识。

在前面我说过,儿童获取独立是一系列“征服”行动,第一步就是运用他们的感觉器官。婴儿的骨骼还未发育成熟,所以不能自由活动,只能依靠大脑和感觉器官,感知并汲取周围环境的经验。

儿童都有一双闪亮、充满求知的眼睛,这双眼睛时刻转动着,观察周围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眼睛不仅敏感于光,还能接受各种信息。

就结构上讲,人的眼睛和动物的眼睛都像一个照相机,没什么区别,都是吸收光线形成影像。但是人眼吸收的信息量远非动物所能企及,那是因为动物并非对周围的事物都敏感,而只对某些事物敏感,所以动物眼睛使用范围很狭窄。

夜间捕食是猫的习性,眼睛只适应夜间活动。其他夜间捕食的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的眼睛对移动的物体非常敏锐,对静止的物体反而没有感觉。猫一旦发现移动的猎物,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却不会注意到潜伏不动的猎物。部分昆虫也是这样,它们只对特定的颜色敏感,因为它们可以在这种颜色的花里找到食物,其他颜色的花对它而言毫无意义。除此之外,刚出生的昆虫幼虫缺乏方向感,它们只能利用本能,依靠用眼睛来确定方位。可以这样认为,生物的行为被这些本能局限所控制,而人却不会被感官所左右。

儿童的感觉器官遵循全然不同的规律,这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猫仅仅对移动的物体敏感,儿童不会这样被限制,他观察视野中的所有东西,并从这些东西中汲取经验。当然,儿童并非在做机械观察,环境信息同时导致某种心理反应,影响他的人格。

通过上面的对比,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像动物一样,仅仅受本能欲望的驱使,那么他的心理发育不会完善,肯定会出现许多缺陷。也许,人行为所遵循的规律还存在,但是对他的作用无关紧要。这样的人如同一台机器,一个局限于感官的牺牲品。

需要重申的一点是:对人而言,儿童发展过程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十分重要,人类必须关注这些规律。

比较动物与人类的感官能力,有助于了解儿童对环境的学习和吸收。我们知道,不少昆虫善于伪装,尽可能地把自己混入环境。比如,一些昆虫依附在树叶和叶茎上生活,形体也逐渐变得和树叶或叶茎相像。这种趋同情形也适用于儿童,他们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养分,努力融入环境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儿童对环境产生深刻印象,并且他们的生物和心理变化受到环境的影响,进而促使大脑接受的经验接近环境因素,这里存在一种趋同反应,导致儿童与生存的环境逐渐一致。

尽管以上只讨论了昆虫,事实上,能够吸收和适应环境,并且逐渐与环境趋同的这种能力,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只是动物的影响在身体方面,儿童的影响却是在心理方面。

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有区别。成人看到有趣味的东西,会在发表了一声“太棒了”之后便去做自己的事了,脑海里只留下模糊的印象。儿童则不同,环境会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通过这些经验,他们塑造着自我,在婴儿出生初期,这种作用尤为重要。

在婴儿期,人类的个性特征逐渐形成,包括语言、宗教、种族等,这些都是通过儿童特有的内在力量吸取的,并且将与人的一生相伴随。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儿童适应着周围的世界,儿童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也日趋成熟,儿童也越发体验到生命的愉悦。

不只如此,为适应各种类型的环境,儿童还拥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以使自己和环境相融合。因此,如果我们打算为儿童提供帮助,就得先弄清楚,给他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才算好。

如果这个孩子已经3岁了,他也许会直接告诉大人想要什么,但是婴儿没有办法表达,他还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明白,玩具和鲜花不是婴儿所缺少的,我们应该为婴儿提供他们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东西,同时也应该清楚婴儿需要的是什么,这才是可以激发他们发挥成长潜力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这样的话,人们一定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该为新生儿准备什么样的环境呢?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因为到目前为止,婴儿总是在他所经历的环境中成长。儿童要学会一种语言,就得生活在说这种语言的环境中,否则就无法学会。所以,要想获得某种精神素质,就得生活在具有这种素质的人们中间,只有从相应的群体中生活,构成人生活的行为方式、习惯和传统才能获得。

对婴儿心理发育所做的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观念。以前,人们对婴儿的关注主要在身体和卫生方面。一贯的做法是:把新生儿隔离,单独放置在一个安静的屋子,尽可能地让他睡觉,仿佛这是一个病号。

现在我们认识到,这种做法有害于儿童的精神健康的。如果让婴儿脱离母亲的怀抱,单独放进育婴房,由保育员看管,他们就感受不到母爱。他们每天面对的只是几个保育员,还有婴儿车整天的陪伴,使他们看不到周围的环境。于是,婴儿的内心深处,就会滋生一种阻碍他们正常发展的渴望和不满足。

二战前,欧美的有钱人家庭大都这样对待婴儿,所幸的是,这种情况在战后大有改观,贫困和小家庭让父母回到儿童的身边。

怎样对待儿童,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发现,一旦儿童能够走出房门,大人就应该带他们出去,让他们观察外面的世界。现在,婴儿车和育婴房也发生了变化,育婴房不只是符合卫生要求,很多彩色图片张贴在四周,以便婴儿斜躺着时能够随时看到周围的一切,再也不必对着天花板发呆了。

婴儿的语言学习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在雇佣保姆的情形下,因为通常,保姆与儿童并不属于同一社会阶层。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父母与他人交谈时,儿童是否该在身边?虽然带着孩子参与社交会带来诸多不便,父母还是应尽量把他们带在身边,方便他们观察父母在做什么,说什么。尽管他们不会懂得所发生的事,但他们的潜意识会吸收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在户外活动时,可能说不清楚儿童在关心什么东西,但父母不能因此丢掉自己的责任,一定要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假如母亲对孩子足够关心,就会发现什么东西在吸引孩子,最好把孩子抱到这个东西的旁边,让他细心地观察。这时,儿童的脸上会展露了好奇和喜爱的神情。

在帮助儿童发展方面,我们应该抛弃一切的陈规陋习,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我们一定要明白:正是在儿童时期,通过与环境的适应过程,建立起了决定人一生的性格。所以,应尽量保证儿童与周围环境有足够的接触,要不然,这些儿童长大后,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因为个人无法在道德上适应社会。这种情况表明,对文明社会来说,对待儿童的态度,照顾儿童的方式极其重要。

关于这些,人们忍不住会问:我们为何一直没有发现如此明显的一个事实?那些循规蹈矩的人会反问道: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些知识,他们又是怎样过来的呢?有人还会这样说:人类历史悠久,千千万万的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他们一样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也都学会了说话,适应了那个时候的社会习俗吗?

但是我们何不打开眼界,看看在其他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呢?这些民族培育儿童的方法远比我们科学,我们以文明人自居,对待儿童的方式却违背自然。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母子紧密相连,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在整个儿童时期,孩子都有母亲的陪伴,他们跟随在妈妈身边,一起出门,一起采购家用物品,母亲与小贩讨价还价,孩子也在一旁听着,将整个过程看得清清楚楚。这不仅增强了母子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果不是现代文明将这种习惯破坏,母亲不会把她的孩子交给他人,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自然规律。在传统关系中,孩子参与着母亲的生活,是母亲的听众,接受她的教导。对孩子,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可能她们太过健谈,但这对儿童的发展大有裨益。当然,儿童不能只接收妈妈的爱语,他们有权利听到大人所有的话语,见证与谈话相关的一切行为,即使无法理解,但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逐渐领悟。

不同的社会群体、民族,照顾儿童的方式不同。连携带孩子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说来很有趣,现代人类学曾就这个问题做过专门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不少地方的母亲将他们的孩子放在小床上,或者袋子里,而不是用胳臂抱孩子。一些地方,当母亲出门办事时,就用绳子将孩子和一个木块连接,然后搭在肩膀上。有的母亲把孩子挂在脖子上,有的绑在后背,有的放进篮子里。总之,不管用什么方式携带孩子,大部分的母亲都将孩子带在自己身边。

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所有母亲在带孩子的时候,都很注意使他们的呼吸正常。比如,把孩子背在身上的那些民族,总是把儿童的脸向前,日本母亲就是如此,她们将孩子绑在背后,孩子的头高出肩膀。正因为这个原因,日本人曾一度被称为“双头民族”。印度母亲则不同,她们一向把孩子兜在自己的臀部上方。北美的印第安母亲则用一个类似摇篮的东西把小孩系住,背在身后,孩子的背贴着母亲。不管怎样,对这些母亲来说,把孩子弃置不管的想法是无法想象的。

人们在非洲见到过这样的事,一个部落为女王举行加冕仪式,在整个典礼过程中,这位女王手里的孩子一刻也没有被放下过。

还有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延长婴儿的哺乳期。母亲对婴儿的哺乳有时至1岁半,有时至两岁,有的延续至3岁,这已不再是一个营养问题,因为2至3岁的儿童吸收其他食物绰绰有余。

延长婴儿的哺乳期,是为了增加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根据我之前所做的阐述来看,这样会在无形之中给儿童的发展提供帮助。只要孩子生活在母亲身边,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完善。就算妈妈忙于家务,不答理孩子,孩子也能与周围世界作交流。他们跟随妈妈逛街,可以听到人们之间的谈话,观察行人、车辆、动物等,这些东西将在儿童的脑海里留下印记。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母亲和小贩交流的时候,她背上的小孩听得是多么起劲呀!母亲的话语和动作,已经让孩子的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孩子没有生病,他们随同母亲出门的时候就不会哭闹,他们也许会呼呼大睡,但从来都不哭。

有人说,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儿童更爱哭。我常常听到朋友责怪自己的小孩爱哭,他们常在一起讨论这些几个问题:怎样安抚孩子,怎样使哭闹的孩子平静下来,怎样让孩子高兴。他们也许不知道,现代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儿童经常哭泣、性格暴躁、动辄发脾气,表明他们正处于精神饥饿状态。”

不管是出于安全方面,还是卫生或健康原因考虑,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毫无益处,在一种类似凶禁的状态下生活,儿童的潜能根本无法发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人们的生活遵循自然习惯,他们无意识间地采取了正确的育婴方法。至于西方人,我们必须清楚这个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去消除这种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