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命最初的动力 语言对儿童大脑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发现儿童的潜在能力,接下来我从心理角度对儿童的大脑进行分析。下图中,我用符号来描述儿童的语言发展,这种直观的印象有助于阐明我的观点。
黑三角代表名词(物体的名字),黑圆圈代表动词,其他符号代表各种词汇。假设现在儿童会运用200至300个词汇,那么无论这些词汇是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还是泰米尔语、占吉拉特语,相同的词汇都用一种符号表示。
表示一些模糊的图像表示婴儿最初所做的努力,包括呼叫、叹词等;接下来是两个声音组成音节的阶段;而后是3个声音组成句子的阶段;表的右端显示了各种词汇的组合,通常是一些儿童常用名词;其后由两个单词组成的不同含义的短语;再往后的一个时期词汇量骤增,这是一个爆发阶段,儿童吸收大量新词汇,我在表中列出了不同时期的大致数量。
在此之前,表中有一组名词,旁边无序地排列着其他词类。儿童两岁左右进入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词汇组合呈现有序的排列,这个阶段儿童使用句子频率大幅度上升,是一个语句爆发期。即第一阶段是词汇的爆发,第二阶段是思想的爆发。
这两种首先有一个累积过程,这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不用怀疑,但我们从外部已经看到儿童所付出的努力。这个时期,成人不能完全听懂儿童的话导致他们发怒,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谈过,发怒是因为各种努力无法被成人所理解,儿童体内潜伏着很大的能量,需要找到发泄的渠道。这是人之常情,就算聋子也喜欢与人争吵,原因与儿童一样,他们的语言别人听不懂。
因此,这一发展阶段对儿童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必须克服许多来自环境和自身限制所致的障碍。这是人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二个困难时期——第一个是出生时,婴儿刚刚脱离了母体,必须启动身体运行机制自我保护。
我们前面已经对此进行了分析,这一阶段对于儿童尤为重要,倘若他们不能得到恰当的照顾,就会形成心理创伤,出现成长衰退现象。儿童的语言学习是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如果遇到障碍,也可能衰退。
读者不会忘记,这一创造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儿童大脑受到两种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儿童心理的作用将永久留在大脑之中。儿童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也都存在这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不良影响可能危害儿童正常个性的形成。
影响语言表述的障碍还有口吃、发音不准等。这种障碍与心理无关,而是语言机制形成时出现的偏差。可见,语言学习的每个阶段都有出现不同形态的衰退现象。
第一阶段:词汇机制形成阶段,相关衰退:发音不准、口吃。
第二阶段:语句机制形成阶段,相关衰退:组成句子较慢。
儿童感知敏锐,富于创造力,善于吸取有益的东西,而衰退是他们创造力发展的阻碍,其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因此,成人应该时刻关注儿童的感觉,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不幸的是,恰恰是成人经常会妨碍儿童。成人常常无意识地粗鲁对待儿童,所以成人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要先教育自己。出于这个理由,我认为,对教师个性的培训远比理论研究更重要。
儿童的感情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比如,儿童对成人冷冰冰的表情很敏感,有的母亲动辄呵斥孩子:“别忘了妈妈告诉你的话!”上流社会的孩子大多由保姆照看,调查发现,保姆常用一种冰冷的命令语气跟孩子说话,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他们性格胆怯、犹豫,甚至口吃。
以前我对儿童要求很严格,《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我举过一个例子:我看见一个孩子把脏鞋放在床单上,就坚决要他拿走,然后我使劲掸床单,表示那儿不是放鞋的地方。事情过去两三个月后,这个孩子只要看到鞋,仍旧迅速把它移开,紧紧盯着床单。
我终于明白,这个孩子的反常行为是对我的抗议。换句话说,当我们伤害了儿童,他们不会说:“不要那样对我,我高兴把鞋放在哪儿,就让我放在哪儿好了!”对于成人的错误行为,儿童一般不会做出反抗。儿童如果对此发怒也许更好些,这表示他们在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相反,如果他们以改变性格的方式做出回应,很可能形成心理创伤。成人通常意识不到这点,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不发脾气,就可以放心了。
一些患“恐惧症”的成人,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恐惧,这种心理异常现象归咎于他们幼年遭遇的暴力事件,比如受到动物的惊吓、曾经被锁在黑暗的屋子里……恐惧症有多种类型,比如较为普遍的“幽闭恐惧症”,就是害怕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儿童时期心理受创的例子很多,我提到这些,只是想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理脆弱,成人应注意自己对儿童的态度,这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现在,还影响他们的将来。
我们应观察儿童的行为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如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潜意识一样。当然这很难做到,因为儿童的牙牙学语时常让人难以明白。我们必须对儿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至少要对刚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儿童。
成人和儿童之间多么需要一个翻译呀!我一直在努力,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儿童想表达的意思。让我惊讶的是,每当我和儿童接近,试图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向我求助,如同我真的能够帮助他们。
一些人只知道关注孩子的外在行为,另一些人则在努力理解他们的语言。儿童们对后者更有兴趣。儿童渴望了解世界,渴望和成人进行交流,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能够理解他们的人身上。对儿童而言,帮助是比爱抚更好的礼物。
我习惯早晨工作,一天清晨,一个1岁的男孩走进我的房间,我问他想吃什么东西,他的回答令我吃惊,我听到竟然的是“小虫”。孩子看出我没有听懂,接着说了一个词“蛋”。我寻思,这孩子大概并不想吃什么东西,可是到底想要什么呢?这时孩子说“妮娜,蛋,小虫”,我一下子明白了。昨天,他的姐姐妮娜用彩笔画了一个蛋形的圈,他当时想要那枝笔,妮娜不仅不给,还把他赶了出去。姐姐拒绝了他,他不是与姐姐对抗,而是耐心地等待,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意图。于是,我给了这个孩子一枝水彩笔,他就高兴了。孩子不会用平滑的线条画圆圈,就改画波浪形,结果画出了一些小虫子。这个孩子为了达成心愿,一直等到大家都睡了,才去向能够听懂他话的人求助,他信任她。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征之一是有耐心。一般人认为他们性情急躁易怒,其实他们只有在作出各种努力仍无法表清意愿时才会发怒。这个例子还表明,孩子们在努力模仿,如果一个3岁孩子在做一件事,另一个1岁半的孩子会去模仿。
我有个1岁半的小邻居,他总想跟着3岁的姐姐学跳舞。舞蹈教师对我说:“这么小的孩子,我怎么能教他呢?”我对她说,别管孩子能学到多少,只要尽力教就行了,教师勉强同意了。不料,那个小男孩突然跑上前,对我大喊:“我也要!”
在众人的要求下,教师只好摆出一个舞姿,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咕,这样小的孩子不可能学什么舞蹈。这时候,小男孩突然很生气,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教师说她早就料到会这样,但我知道孩子其实并没有注意教师的舞姿,他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教师把帽子放在沙发上。孩子还不会说“帽子”和“教师”这两个词,却一直气呼呼地重复“大厅”、“柱子”,他的意思是:“帽子不应该放在这儿,应该挂在大厅的柱子上。”这使孩子失去了跳舞的兴趣,他急切要求改变眼前这种无序的状态。等我把帽子挂在柱子上后,小男孩立刻平静下来,开始学习舞蹈。这件事表明,孩子对秩序的要求程度强烈于其他方面。
我们通过研究儿童的感觉方式,以及他们对词汇的运用,发现了儿童内心深处的许多东西,而这些是心理学家无法了解的。
上面两个关于儿童耐心及秩序感的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还有一个同样有趣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详述了,但它可以归结为“孩子不同意说话者的结论”。我们从这几个例子中发现,除了表中列出的情况之外,我们不了解的儿童心理还有很多。
我认为,应该公开发表对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即使这项研究不容易完成,但这能够促进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帮助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对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它将解开人类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之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记住以下几点:
一是最初两年的发展将影响人的一生;
二是儿童具备很大的心理潜能,而且一直没能得到重视;
三是儿童极为敏感,任何一点粗鲁行为都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