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女郎》 题记
玛丽·达里厄塞克简介
玛丽·达里厄塞克,1969年生于法国南部的巴约纳省,小时候不愿上学,但喜欢写诗,7岁就在学校里获得了"母亲节诗歌大奖"。上中学时,她开始反叛,学会了抽烟,但成绩还算不错,17岁时顺利地通过了文科类中学毕业会考,经过几年的预科学习,21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4年后毕业,在里尔第三大学教法国文学,并利用假期周游世界。1996年是她一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她开始研究心理分析学,并出版了处女作《母猪女郎》,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第二年,沉浸在喜悦中的玛丽找到了爱情,并且马上就结了婚,但婚后发现与丈夫并没有共同语言。丈夫反对她写作,也许觉得她太成功了,威胁到了他作为男人在家中的地位,于是这场婚姻只持续了一年便匆匆结束。伤心的玛丽为了忘掉不幸,一心扑在文学研究上,她在巴黎第七大学进修,撰写关于法国当代文学的论文,研究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米歇尔·莱里和埃尔日·吉贝尔等。1998年,她出版了第二部小说《幽灵的诞生》,如果说《母猪女郎》写的是变形的故事,《幽灵的诞生》讲的则是"失踪"的故事:丈夫出去买面包,突然不见了,妻子在家苦苦等待,心生幻觉。很明显,这里面有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受她研究心理分析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次年出版的《晕海》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这部小说写的是母亲拐走女儿,逃往天涯海角,丈夫带着警察到处寻找。随《晕海》赠送的还有一本十多页的小册子《细说海浪》,作者用诗一般的文字,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说海浪的诞生与特点。
2000年,玛丽找到了新的爱情,再婚后身心得到调整,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次年出版的《在生者家中短暂逗留》融福克纳、乔伊斯的意识流和新浪潮电影的表现手法为一体,采取了新小说派的叙述手法,并模仿杜拉斯的对话和阿波里耐尔的图像诗,创造出一部"四不像"小说,书中没有什么情节,只有一家五口(母亲、继父和三个女儿)的内心独白。
《宝贝》是玛丽当母亲后写的一本小说,同样也没有太多的情节,更多是当母亲的感觉。作者从母亲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孩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和对夫妻关系的影响。2003年,玛丽的创作走出了"家庭",走出了"我",《白色》写的是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的故事,该队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执行"白色"计划:收集外星来的粉尘和几百万年前的冰块。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恋人,男的叫彼特?汤姆逊,爱尔兰人,战争使他从小就背井离乡,流浪数年后被考察队招募,担任锅炉工;女的叫埃德梅?布兰科,是流放到美国的法国人,也是一场惨案惟一的证人,被各方追寻。为避免麻烦,她逃亡他方避难。她是考察队的话务员,也是整个考察队与外界联系的惟一渠道,而汤姆逊的锅炉则事关全体队员的生存,他们俩一恋爱便影响了考察队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汤姆逊的锅炉老是坏,布兰科的无线电也老是出问题。伴随着他们的故事,还穿插着许多人物,但他们的面目和身份都不很清楚。小说就是在这种朦胧和神秘中,通过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和议论他们当前的处境和内心状态。队员们长期封闭在一个荒凉而寒冷的白色世界中,感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感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的渺小和无能。小说富有象征意义,语言准确而细腻,对人的感觉和环境的描写非常具体,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作者的前几部小说不同,达里厄塞克试图在《白色》中把抽象与具象、象征与现实结合起来。s如果说,对白色世界的描写和感觉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汤姆逊和布兰科的爱情则是一剂调味品,不仅带来了现实之风、人间之情,而且由于他们的不凡身世,使小说具有了一种神秘的传奇色彩。
2004年,玛丽又生下一个女儿,在育儿的过程中,她根据法国童谣,编写了一本《森林中的月光》;2005年,她的《故乡》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因为作者在这部回忆童年的寻根小说中,放弃了探索多年的心理象征和抽象描写,重新采用写实的方式来讲述有些悲惨带些秘密的故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2006年3月,玛丽应邀前往中国进行短期访问,与此同时推出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动物园》,讲述《母猪女郎》出版前后的故事,写"邻居"、"丈夫"、"独身者"等,内容非常广泛,对理解和研究她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