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我刚才谈了对孔子关于“仁”的三句话的理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的这些话,只要老老实实地学习、钻研,其中的深刻道理不是不能理解的。但是,说实在的,我自认为可以理解的孔子关于“仁”的言论也是十分有限的。刚才休息的时候,忽然心头涌出几句孔子的话来,能否正确地理解这些话另当别论,但这些话语沁人胸间,烙在心坎上,至今不能消失。现在我随便捡几条出来,供大家参考。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我不记得怎么记住这句话的,如果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是从表面来论述“仁”,“刚毅木讷”则是从内心来阐述。至于这四个字是念做“刚、毅、木(朴)、讷”呢,还是“刚毅、木讷”?这不由我来决定。不过,可以断言,这种性格、这种品德的人与“巧言令色”者是迥然相异、格格不入的。孔子的意思是说,这样的人虽然还没有到达仁的境界,但本身就去仁不远了。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并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理想,只要想施仁义,“仁”就在自己的身旁,“仁”就会来到自己的身旁。
我一直牢记着孔子的这句话,有时当我意气消沉的时候,就大声背诵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增强信心,提高勇气。只要自己与人为善,亲切诚恳地为贫穷的村民、为风尘仆仆的旅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就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仁”就在眼前。“仁远乎哉”,是谁教给我的?我已经毫无印象。我总觉得,这短暂的话语里紧绷着一种张力。除了孔子以外,不会有任何人讲出这样强烈的动人的话来。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即使学了礼,又有什么用呢?同样,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即使学了乐,又有什么意思呢?也是毫无用处的。
这句话立意深刻,格调高尚,有凛然之气溢于字里行间。定是孔子言论无疑。
以上是我所能理解的“仁”。但是,同样是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有许多我简直束手无策。孔子虽然讲的也是仁,但和我所理解的仁相距甚远,抓不住要点。于是,我认为孔子所说的“仁”里包含有“大仁”和“小仁”两种“仁”。我不知道如何区别“大仁”和“小仁”,只是觉得孔子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大仁”或者“小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
像我这样,一辈子没有在社会上抛头露面,而是默默无闻地生活的人,孔子一定采取“仁即体谅”的见解,教导我们要时刻替别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说,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百姓的生活态度就是要互相关心、体谅照顾,虽然这样子也许一生贫困,不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认为,我们没有在这乱世之中白来一趟。
对于那些能够扭转乾坤、左右社会动向的人,孔子对“仁”的解释就完全不同,他指出“仁”具有维护和平的巨大力量和影响力。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服心丧的时候,有好几个夜晚在子贡的房间里讨论这句话,当时我旁听也就记住了。虽然我沉浸在悲哀之中,但孔子的这句话却印在脑子里,最近几年还时常想起。
苟志士(以仁为其大志者)、仁人(以仁为其生活信条者),决不能为了活命而牺牲“仁”,为了完成“仁”,要万死不辞。需要的时候,随时都要贡献自己的生命。这与我们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体谅式”的“仁”大相径庭。仁人志士之“仁”是生死攸关之大事。他们的生存,不能牺牲仁道,不仅如此,在施行仁道的时候,如果需要,还要赴汤蹈火地去赴难。这种“仁”实在严峻可怕,其境界决非我们所能想象。虽然同样用“仁”这个字来表达,它所包含的内涵与我们所体会的大不相同。
一个是教导我们这些平民在生活中要互相帮助、同舟共济。一个是教导那些能够左右社会动向的人们,要把这个战乱不休的时代变成和平的时代,要拯救千千万万不幸的人民,“仁”的力量就是改天换地的原动力。所谓“左右社会动向”的人,上自最高执政者,下至县官村吏,有许多阶层,孔子区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对他们讲解“大仁”。
但是,无论是维系社会的“大仁”,还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小仁”,其核心恐怕都是对人类的爱,都是人必须具备的“真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讲解的就是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必须采取的“真心”——即“仁”的道理。
“仁”就讲到这里。最近几年,我经常半夜三更独自思索孔子关于“仁”的真正含意,但往往不得要领,有了一点体会,就不知天高地厚地当众发表,也不怕大家见笑。我知道我的体会十分浮浅,漏洞百出。现在请大家发表意见。
——蔫薑先生刚才对孔子关于“仁”的几句言论作了细致深刻地阐述,作为监事,我代表大家表示感谢。今天我们只讨论“仁”的问题,现在请按照排好的顺序发言吧。
——我是鲁国国都的孔子研究会成员,也是刚才有人提到的“仁研究会”的成员。今天蔫薑先生的高论为我们仁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先生谈及的几条关于仁的言论,我们也已经搜集到手,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这些是否孔子亲口所说,没有任何人能够鉴别。所以,我们需要有力的旁证来证明其真实性。当然,要取得这些旁证十分困难,有的也许不可能取得。在鲁国国都及其附近地区,除了蔫薑先生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先前曾在孔子身边的人。刚才聆听了先生的见解,我就可以断定这些话的的确确是孔子的言论。这样,我们收藏在资料室里的那些孔子言论资料就具有崭新的生命力。现在,我把孔子的七条言论重新整理一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刚毅木讷近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还有一条,子贡问道:“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我还想麻烦蔫薑先生一件事,请先生批阅我们“仁研究会”所搜集到的有关“仁”的孔子言论,孔子的弟子的言论、对话、座谈记录等各种资料。我的要求实在是非分之想,但如今天地之大,除了先生之外,又有谁能够承负如此重任呢?
——我也是孔子研究会和“仁研究会”的成员。我的研究主题是“智与仁”。不过,我的研究还不成系统,至今还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今天有机会参加这种聚会,我想谈谈几点感想。
刚才听了蔫薑先生的高论,佩服之至。先生判断孔子言论的真伪,举出孔子独特的强烈、美妙、凛然之气、绷着一种张力这些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心神舒爽。这一定是先生独到的判断法,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别具一格的判断法除了蔫薑先生以外,其他人都无法掌握。
孔子去世之后三十多年间,大大小小的各种研究会以及个人搜集到的许多孔子的言论、谈话、座谈会的部分记录等,其中有真有假,真伪难辨。我并不像刚才发言的那位朋友那样,对孔子研究的这种状况采取严厉的、无法容忍的态度。事实上,只搜集真正的孔子言论极为困难,总要混杂进各种各样的冒牌货。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犹如浊水澄清一样,杂质沉淀,孔子言论的清流就会汩汩向前奔腾而去。
现在,请允许我再利用一点时间简单地谈一谈我对“智与仁”研究的情况。大约十年前,我对孔子关于智与仁的言论开始感兴趣,并搜集、研究有关材料。当时,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成了我们的热门话题,在各种聚会上都对这句美妙无比、然而蕴含着纷繁复杂的深奥含义的话展开热烈的讨论。我想,孔子一定说过比较“智”与“仁”、“智者”与“仁者”两者差异的话,于是动手搜集。我把研究“智与仁”作为我一生的课题。这十年来,我忙忙碌碌、四处奔波,有时徒劳无益、一无所获,别人还风言风语地嘲笑我说“仁者疲”、“智者呆”。我搜集了一些资料,现在向大家发表。当然,我无法保证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只是搜集、整理就花了我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开始研究。搜集资料是我的主要工作。
我搜集资料的第二年,就结识了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之一——樊迟。说是结识,那是纸上相交,因为他早已作古。他生年不详。一说鲁人,一说齐人。而且,有人认为他是大贤人,也有人认为他是愚人中之愚人。姓樊,名须,字子迟,为孔子驭车。但不知道他是否原本就是车夫,还是偶尔为之。年龄小孔子三十六岁,一说小四十六岁。这位樊迟,喜欢每事问孔子。花了三年功夫搜集他的史料,终于在他工作过的旧址发现他与孔子关于“智与仁”对话的资料。我在鲁国国都的孔子研究会上首次公开,而且认为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的研究孔子的史料。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道:智者用什么方法来治理人民呢?孔子回答说:尊重人民认为的正义,对于鬼神之类一切信仰问题,要敬而远之,不要过多地干与,这就是智者治理天下的态度。樊迟又问:那么仁者呢?孔子回答说:仁者要最先去解决最困难的问题,而且丝毫不考虑自己接受报酬、获得利益。
我发表这份资料的时候,天昏地暗、雷鸣电闪,天地人神为之动容,可见反响极大。从此以后,“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也就成了人们经常引用的名言。我本想就此罢手,但各地纷纷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孔子有关“智与仁”、“智者与仁者”的新资料,让我去看看。这些资料本来就是口口相承的,很难判断其可靠性、准确性。一接到这些报告,不管路途多远,我都要亲自跑去了解一番。所以,这几年我老在鲁国国都和郊区农村跑来跑去。苍天不负有心人,居然发现三条孔子言论,而且其中两条和樊迟有关。与先前发现的“敬鬼神而远之”那光彩夺目的一条相比,虽然这两条略显逊色,但毫无疑义,三条都是研究孔子的重要史料。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
在这短旬后面,还有子夏的解释。作为重要史料,我拿不准是否应该删去子夏的话,所以今天只谈“爱人”、“知人”这短短的、然而锋利如刀刃的四个字。
最近我又发现一条与樊迟有关的史料:“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在家里的时候要注重礼貌、举止端庄,对工作要慎重严谨,与人交往要诚心以待,即使到夷狄之国,也不能丢掉。
我看到这份史料时,不禁热泪盈眶。孔子的一位高足弟子即将赴任当一名小地方官,一次又一次地向孔子请教“仁”,孔子对这位弟子耐心地讲解“仁”的道理。我们可以看见孔子那一颗深厚的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