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世纪的前后 第五节 《宇宙战争》和《黑行星》

——世界多次灭亡

在明治30年代,受欧洲末世论的影响,末世论、地球毁灭一类的科幻小说也被传人日本。虽说如此,此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夹缝之中,一方面强烈地依赖先进文明,另一方面关于末世论的前景还并不明晰,所以尽管当时传人了很多的翻译小说,但是日本独有的末世论小说的发展,那是要在日俄战争所带来的社会不安广为蔓延之后。

1897(明治30)年的4月至11月,在英国和美国的杂志上,同时连载了描述火星人人侵地球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所著的《宇宙战争》。这是反映了末日论世态的灭亡主题的科幻小说,在日本科幻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是,就在这部作品还在英国和美国的杂志连载之时,由无名氏翻译的《天外来魔》(《世界之日本》明治30年7月至10月)已经传人了日本。今天的日本已经是能够与美英相媲美的科幻大国,而对海外科幻独具敏锐眼光这一特质的萌芽,其实从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奥地利天文学家鲁道夫·菲力普于1899年3月23日发表了彗星撞地球的言论。而中川霞城的《世界灭亡》(明治30年)就是一部深受菲力普的地球毁灭说影响的作品。在《世界灭亡》中,讲述的是人们接受了彗星撞击的观点,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这时有一部分人开始用新型材料铝(在当时是新型材料)来制作特殊飞行器,以期人类能够得以幸存的故事。

知名剧作家松居松叶的《亡国星》(明治33年),也是以菲力普的彗星撞击说为根据的作品,不过,作品中彗星撞击地球的后果并没有发生预测中的惨案,反倒是杀死了疯狂的天才科学家所散播的病原菌,人类从而得以获救。

提起彗星撞击说,哈雷彗星的骚动是非常有名的,19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彗星因为密度低,即便与地球相撞也不会有问题。而另一方面,法国的天文学者卡米莱·弗拉马里翁等人提出了有毒说,引发了世人的议论。美国的天文学家西蒙·纽康所著的《黑行星》(黑岩泪香译,《万朝报》,明治37年5月6日~25日)讲述的是不遵循特定的轨道谜团一样的暗黑的行星,不久将会与太阳相撞,而其造成的影响是太阳在瞬间内膨胀到原先的数千倍,地球上的万物因此将燃烧化为灰烬。察觉到这一点的科学家们,将原先建造在地下一百尺的研究所改造成避难所,搬进食物和植物的种子,以此作为第二个诺亚方舟。由此可见,“灭亡主题”同时也是“再生主题”,基本上印证了其对科学和人类之共同体的信赖。

在这一时期的天文学者中,也有很多人经常会让人虚惊一场。其真相是媒体的问题,他们把天文学者指出的仅有的一点可能性进行过分夸大的报道,此外,还有因为科学知识掌握不够而歪曲报道的情况也不占少数。但是,或许是出于献身精神,天文学者中也不乏喜欢提倡极端学说的人。其中,著名的弗拉马里翁博士曾著有《此世将如何终结》(1894年)。他的这一假说在日本于明治26(1893)年,一部分被收录在德富健次郎(芦花)编著的《近代欧美历史之剪影》,还有被摘录在长田秋涛所译的《百万年后的地球》(《太阳》,明治33年8月~9月)。

《此世将如何终结》全书由两部构成。第一部是以不久的将来为场景,尽管彗星的撞击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人类的根基并没有动摇。然而,在以一千万年后为场景的第二部当中,虽然人类文明已达到顶点,但是太阳系自身开始走向灭亡,人类的繁殖能力也下降,地球生命逐渐走向衰退的边缘。此时的人类开始停止前进,并逐渐次静地走向终结……与加藤弘之所提出的恒星星际间移民的主张相比,弗拉马里翁的世界观和想象力不免显得有些过于悲观。或者是因为在弗拉马里翁的主张背后,有基督教伦理观的影响。根据《圣经》里的描述,人类从神那里得到的恩赐只有“这块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即地球这颗星球,而根本无法移住到其他天体。《环绕月球》的作者凡尔纳在《蒸汽屋》(1880年)一书中,主人公也说“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居民,永远无法超越这个境地”。另外,在日本由高桥毅全译的《科学小说此世将如何终结》,于大正12(1923)年4月由改造社出版发行,时间恰好在关东大地震发生的五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