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成长的营养:好听的好看的
生命如同一条河流,出发时,还只是清澈的涓涓细流,一路奔腾,慢慢加速,陆续开始有人或事,书或者光影,为这条河流填注力量,增加水流甚至影响方向,每个人都不例外。
这条路太长,不到终点,不会放弃吸取能量,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现在,人在中年,刚刚过了激流险滩,平稳而宽阔的河道正在眼前陆续展开,这一回望,便平添出很多的感慨与感谢。
走得太快,很少有时间来说“谢谢”,有的是忘记,有的是来不及,然而现如今却似乎是一个机会,梳理一下来时路上那些或推过我一把,或深深影响过我的人。他们中间,有的人认识,有的一同成长,有的相距遥远,甚至完全没照过面;同时,不忘感谢的,还有那些书、音乐和电影,好听好看,过后难忘。是路标,也是营养,甚至就是人生的意义。是它们,让我成为今天的我,并将深远地影响着我的未来。
只是人太多,东西太多,记录在这里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它们是代表,走上文字的前台,领取我的致敬。就先从好看好听的写起。
《月蒙胧诗选》
如果问我哪一本书被我翻看的次数最多,除去《新华字典》与课本,估计就是《朦胧诗选》。翻开这本泛黄的老书,还能看到我与它结缘的日子:1986年5月8日,大学一年级下半学期购于王府井新华书店。
于我们,这几乎是一本诗歌的圣经,在边疆孩子向北京青年转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其中,打头的北岛,对我影响最深。在这本书中,北岛第一首诗中的头两句,便改变了当时我这个十八岁的孩子对世界的看法。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其实,与其说这两句是诗,不如说,这是诗人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预言。而对于当时的我,更像是由文字锻造的锤子,狠狠地向心中砸了下来,不成长都不行。对于北岛,这首诗的名字叫《回答》;可对于我,却更像是提问的开始,对人生与社会的提问。
当然这本书中不只有北岛,还有顾城,舒婷、江河……他们或这样或那样造就着我的改变。
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痛哭一晚……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梁小斌说: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归根到底,这些诗击中我们,来自于一种对当时社会与人心的全新思考与观察角度,它真实、准确、拒绝八股,给我们这代人,注入了忧虑与质疑的基因。
这些诗被冠以“朦胧”二字集合成书,然而回过头看,这些诗之所以长久难忘,恰恰不是因为它们朦胧,而是因为它们骨子里的犀利与直率。
后来,这些诗人都走了,有的背井离乡,只带着中文这件唯一的行李;有人告别童话,杀妻后自杀;也有人长住小岛,中年的树上友情的叶子日渐凋零。
在二十几年后,我又翻开它,如同中年时,又见到初恋的情人,不再有心跳加速的情感,却依然能在相互寒暄中感觉到淡淡伤感。而同时,也发现自己少了不顾一切想呐喊的冲动,这是生命的必然,老了的不只有诗人,还有我们自己。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等
还有人知道三毛吗?或许会有人猜错,以为是张乐平笔下的漫画形象。其实,我们也这样认为过,只不过后来才明白,这是一位女作家,成长于台湾,却不是用宝岛来吸引我们,而是书中的沙漠、爱情与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的书,是一本又一本从北京各个书店买回来的,《撒哈拉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本,放在这里,不过是让它当个代表,这一套书出版的时间有间隔,估计全过程持续了一两年甚至更长,才接近出齐,等待也就成了一种乐趣。不像现在,电视剧都能在网上一夜看完,爽快却少了盼望的美感。出版社是赫赫有名的友谊出版公司,它出版了大量海外华人的作品,如同打开一扇又一扇窗。
如果说在当初,琼瑶已经成为女生必读,武侠让男女生痴迷,那么三毛则属于青春。我见过不少三毛的女性爱好者,比男同胞多得多。或许,三毛作为女性,承载并实现了太多女性青春的梦想。然而,三毛又绝对不只代表女性,否则无法解释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同样投入其中。或许,是因为我们自己走不出去,幸好有三毛在替我们远行。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都有一个沙漠与草原与荷西还有橄榄树,而三毛,提前到达。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远行之后渐渐收住流浪的脚步与心,走进中年与老年,开始琐碎与平常的日子,那么三毛于我们,也就只是一个过客,相逢过,然后慢慢遗忘。
然而,三毛并没有给我们这样遗忘的机会。
相识她的文字几年之后,突然传来消息,在台北公寓的卫生间里,她自缢身亡。
一个流浪天边的奇女子,最后却在城市这狭小空间里告别一切,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讽刺。或许,也正是这种狭小,让三毛绝望,彻底离开,才会重新开阔。又或许,流浪天涯,不管脚步到达多远,都走不出自己,最远的终点只在最近的心里。
于是,我们再也无法忘记,因为三毛已经以一种永恒的方式成为我们青春的一部分。而不幸的是,她出发了就拒绝再归来,她已不会再老,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说不清,谁在书写悲剧?
留下十几本不厚的书,几首如《橄榄树》一样的歌,一头长发和一堆谜团,她潇洒地走了。
至于她书中所写,人或事、情或心是真的还是虚构?一切都已不重要,因为在三毛的文字中,我们都曾真实地远行过。这就够了。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我夫人喜欢金庸,尤其是《笑傲江湖》,于是儿子就叫了令狐冲的太师叔风清扬的名字:清扬,可惜,后来被洗发露给“打湿”了。
我喜欢古龙,从开始到现在,不过,即使我在家中的地位再高一些,恐怕也不会给儿子起一个古龙式的名字,太清冷也太孤单,还太及时行乐,比如“寻欢”,比如“浪”。
在我家中的书架上,有三套金庸全集,一套三联大本一套三联小本,还有一套广州花城出版社的,高高地摆在书架上方,地位显赫。而古龙的,我则一直没有一套真正的全集,不是没有,而是无法分辨,哪些是古龙写的,哪些不是,哪些又是古龙为骗酒钱凑合写的。如果是古龙用心写就的,就真的是精品。比如,我有两套《多情剑客无情剑》,原因是第一套丢了一本,再买一套补齐。然而毕竟江湖上还有很多质量不高的古龙作品,于是,让古龙被低估。
为什么会格外喜欢古龙,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在古龙作品中,英雄都会有残缺,而对手也时常会有优点,这江湖才更像人间,而不是英雄就一定完美无敌。比如李寻欢,那苍白的脸,病弱的身体以及悲凉的爱情,就更加增添了“寻欢”这个名字丰富的内涵;小李飞刀,例无虚发,也就变得更加戏剧化和传奇,成了华人世界里被送上屏幕最多的武侠人物。
古龙的作品中,没什么武林招术,重点就在人,就在心和情,而古龙写人写情的现代感,很少有其他作家可与之相比。
还有古龙文字的节奏,像诗又极有画面感,当然,还能多占行数,更有助于古龙用字换酒钱。必须承认,我自己的文字,就受他影响不少,不过,与骗酒钱无关。
现如今,这样的古龙文字,已有了幽默的效果。
他的人是冷的,刀是冷的,心是冷的。
“这孙子冻死啦!”相声中说。
不过,古龙真是早就走了,拒绝辨明真伪,放下人间笑骂,也让以后的剑客,不再多情。
老子《道德经》
人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我一直想不明白的是:老子当初,上哪儿去读万卷书又似乎没有走过万里路。那个年头,没有印刷术,想读万卷书,得让多少搬运工参与其中?而交通工具落后,行万里路太难。
那么,老子们的思想是从何而来?
很多很多年以后,一位叫叶芝的老外,发表了这样的感慨:在大城市,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团体里,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镇或是人口稀少的村庄,没有这些小团体,你必然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或许,老子们就是这样洞悉了当时以及之后的世界,当时以及未来的人生?
我只能接受自己的这个解释,否则,很多前人的智慧到今天依然无法被超越的事实无从解释。如今,我们脑海中的东西已经太多,到处是万卷书,随时行万里路,而思想的功能已经退化,总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老子”,可打开《道德经》等先人的著作,却发现,其实自己更像是“孙子”。当初的老子,或许只是长久地静坐,只面对自己面对世界,然后洞悉一切。
翻开《道德经》,上来就有趣,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约定俗成的断句方式,可有一天,有人轻声地笑,“你换个断句方式试试?”
“‘道可,道非,常道。’任何事情,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常有的事。”
我一惊,从此接受。虽然这有可能是错的,但六个字就有这么大变化,是乐趣也是挑战。
还有五个字,我找了很久而未得。翻开《道德经》,来了,“无私为大私”。如果你真的无私,你得到的其实最多。这五个字一下把我点透,于是,走到哪儿不再仅为己争。
这一点,我们的思想工作也要像老子学。天天让人无私,然而人性是自私的,太多人贪或占,可如果换个角度,用大私诱惑你,但前提是“无私”,好多人会接受或仔细思量。多好的思想教育。
《道德经》里还说:最高明的领导,不是让人民天天都说好的领导,而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却令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领导。看到这儿,会心一笑。
现代人,都自觉聪明,万事自己去撞南墙,可老祖宗早就心知肚明地把一切说明白,看着你犯错也不着急,只不过撞南墙撞疼了时,老子们就在那里耐心等你。
每一遍,都有新意。
唐浩明《曾国藩》
读长篇小说《曾国藩》,与我接触电视是同时,都在1993年,一个从人生道路,一个从人性深处,都极大地影响了我,虽然这两者的重叠多少有些巧合。
那时的《东方之子》拍摄,时常要出差,湖南湖北江苏四处跑,刚刚开始与人打交道,描述东方之子们的内心世界,于我当时二十五岁的年龄,是一个挑战。
三卷本的《曾国藩》很长时间陪伴我转战东西,从我们长期的历史教科书上看,曾国藩绝对不是“东方之子”,甚至相反,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在唐浩明的笔下,曾国藩活了,有血有肉有痛苦有挣扎有辉煌有文化,这与在岳麓书院里,唐浩明多年整理曾国藩家书紧密相连。当更多的细节出现在人物身上的时候,人有了;而当人的复杂性写清楚时,历史靠近了真实。我猜想,唐浩明写《曾国藩》可不是为了颠覆,他不过是想还原,当然应当被还原的历史还有很多,只不过,曾国藩幸运地遇到了自己多年后的同乡。
这位一生坎坷前行的老东方之子,终于一步一步靠近自己人生的巅峰。在唐浩明的笔下,细致地描绘了这一高处,便是曾国藩坐到皇帝身边,吃了一顿至高无上的饭,似乎一生,都为了这奖励一般的一顿饭。
看到这里,我过了一个坎儿。如果这意味着人生的巅峰,不要也罢。
人性如此复杂,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你已分不清成功还是失败,辉煌还是悲凉,是英雄还是小丑。然而,正是这一系列的不知道,把人性的复杂写得淋漓尽致,我找到了走进“东方之子”们的内心之路,不再是概念般的文字。
告别,是一个下午,地下室昏暗的光影中,《曾国藩》最后一本还剩几页,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只为推迟与一本书和一段人性之旅的告别。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于结束,而思绪难平,打开笔记本,写下几千字,至今留存。
多年之后,在湖南,曾国藩与唐浩明的老家,我见到了唐浩明,简单的寒暄之中,不知浩明先生,是否听出了我的感谢与感慨。
《辛德勒名单》
记不清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哪一个年头什么季节,当时我已在电视台工作了有一段时间,然而与过去广播电台球友们的定期相聚是保留节目。
在我租来的房子里,球友们聚齐,在地毯上席地而坐,喝酒聊天之后,麻将就是我们友情相聚的借口,也是友谊延续的道具。一宿的麻将昏天黑地,有输有赢,阳光透过窗帘打在我们苍白的脸上,到了送客的时候。
不知谁,在门口的鞋柜上看到一盘录像带,《辛德勒名单》,我想起来,是头一天制片人时间借我的,说,奥斯卡大片,牛×。
“看看吧?”
牌桌上输家与赢家都有些意犹未尽,于是收住要出门的脚步,又席地坐下,帕尔曼的小提琴声音在充满烟味的房间里响起,一段犹太人的苦难与温暖拉开了大幕。
整整两个多小时,几乎没人说话,更奇妙和不可思议的是:刚刚打过一夜麻将的人们,竟然没有一个睡着,而当片尾字幕拉起时,窗帘再度拉开,每一个人似乎都格外清醒。
长久地沉默,大家不知该说些什么。
录音师房大文张嘴了:“看样昨天晚上,咱们打麻将,太俗了!”
他想开个玩笑,可大家竟都点头。
好片子就是好片子,我之后很久都在琢磨的事情是:中华民族比谁吃的苦都多,可为什么从来没有我们自己的《辛德勒名单》?
答案可能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吧。苦难只有被赋予人性,才具有被好好表达的可能,如果为表达苦难而表达苦难,又或者背上其他意图,有时苦难都会让人笑场。
一个商业大片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就这样,真正地严肃并苦难了一次,而我,则永远记住了那个麻将之夜后,不再想睡觉的早晨。
《鬼子来了》
在国产电影中,《活着》、《霸王别姬》再加上《鬼子来了》是我心目中的三座高峰。可惜,几乎都没公映。前两者看的是录像带和DVD,最后一部还真看了回规模不大的电影。
其实,姜文早就开始琢磨拍这部电影,当时他还在河北涿州拍周晓文的《秦颂》,采访中,就和我聊起过这部电影的最初构思。
再后来,姜文开始拉班子,办公室在故宫的一墙之隔,红墙古树,常常让你觉得,墙外的世界好像并不真实。其间,为找音乐,还与我聊过,给他的推荐,好像也认真考虑过。
不过,真正的震动是从试映开始的。
片子剪完了,我被邀请去参加小范围试映,估计姜文是想摸摸大家的感受。试映点在东城一条大胡同里的一家宾馆。我迟到了五分钟,姜文在院子里,啥话没说,推我进了放映厅。
惊心动魄的一次观影经历,看得出,平日话不多的姜文,已把对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思考放到了《鬼子来了》之中,可贵的是,这种极其深刻的思考,是被电影语言传递着,不是什么说教或喊另一种口号。这从一会儿一次的笑声中就可以感受得出来。
电影放完了,人散去,空空的屋里剩下我和姜文,我刚想说话,他制止了我,按下放映键,重放了我因迟到而未看到的开始五分钟。这一个细节,诠释了真正的姜文。据说当初《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相关部门审片时,姜文紧张万分,人家在楼上看片,他在楼下偌大的院子里不停地走动,一圈又一圈。有好事者追述:手里还拿着一把斧头。认真与求完美的焦虑由此可见一斑。为我重放这五分钟,是又一个例子。
不过我一直好奇的是,如果当初《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如《鬼子来了》一样的命运,那斧头会怎样使用?
五分钟演完了,灯光亮起,姜文脸上现出了一种急于听意见的表情。说了什么我忘了。其实也不必真说什么,有些事情有共鸣,不一定都由语言表达。但我却记得回家后的那一夜,噩梦不断,都与《鬼子来了》的场景有关。没办法,都是中国人,《鬼子来了》中,应该也有我。
又是几年过后,《太阳照常升起》后的姜文,我们遇上,问他又在准备什么。他轻轻一笑,声音不大地说:“一个商业片。”
不过,也注定是姜文特色的商业片吧。拍过《鬼子来了》之后,姜文再拍一辈子商业片,估计也没人叫他商业片导演。
而他,也会平静下来吗?
《第八日》
这是一部知名度并不高的法国片子,对我的意义却并不寻常,看过好几遍的电影,对我来说,少之又少,除去李安的《饮食男女》,恐怕就是《第八日》。当然,后来的几遍,大多是我强烈推荐给家人和朋友时,在旁边陪看导致的,然而每看一次,都十分动容。
电影的故事不复杂,一个都市里的中年白领,正面临生活中的一切焦头烂额:工作的压力、离婚、沮丧,终于有一天,他接近崩溃地逃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弱智的年轻人,这个弱智者简单淳朴,时常面露笑容,想念妈妈,接近生命中最质朴的感动。一步一步的,这个中年白领被年轻人因弱智而保有的单纯所感染,内心慢慢平静下来,沮丧与焦虑慢慢退去。然而,在他开始重生的时候,那个帮助了他的弱智年轻人却离开了这个世界。
所谓片名《第八日》,是指上帝前七天创造了天地万物后,第八日,创造了这个弱智的年轻人,暗指他是一个礼物。
仅仅这样简单的介绍,您会想到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可能是那一位挣扎中的中年人,尽心竭力地维持着一切,让生命危机四伏,却与快乐背道而驰,然而回复简单和质朴,在这个诱惑丛生的时代谈何容易。
所以怎么看,《第八日》都像是一个法国版的追问:“幸福在哪里?”
电影并没有直接给出什么答案,答案就在一个又一个诗意的画面与慢下来的节奏之中。更可能的是,它在你的盈眶热泪里。不过,有时,这种洞悉答案后的清醒依然是短促易逝的,明天,诱惑与太阳照常升起,你会再度心乱如麻。难怪一周只有七天,其实并没有第八日。
那就再看一遍《第八日》。
席夫版《巴赫平均律》
想当初,1997年,为做三峡大江截流的直播,我与方宏进住进了停靠在长江边上的大船里,我俩一个房间。让我永远印象深刻的是,刚一进屋的他从箱子里拿出一瓶二锅头,放在窗台,接着拿出笔记本电脑,随后拿出鲁宾斯坦版本的《肖邦夜曲》放入电脑开始播放,二锅头与钢琴曲,就这样奇妙地在长江上混合起来,成为我记忆中的一部分。
让我记得如此清楚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我也是鲁宾斯坦版《肖邦夜曲》的狂热爱好者,它优美浪漫,诗意并让人浮想联翩。我曾经以为,从放松的美感上说,它该是极致。
这个认知不错,然而当我碰到并听进去席夫版的《巴赫平均律》之后,我又得到了一个答案。
其实,这应当是练琴孩子们必弹的曲目,仿佛十分简单,最初根本找不到《夜曲》的美感,因此错过很久,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它不可避免地走进我的生命。
它简单极了,甚至让你产生错觉,以为学几天钢琴,自己也可以弹奏。但是,年岁长了才明白,简单最难。就像有的人说过:想把莫扎特演奏好,要么是孩子,要么是老人,别的人几乎不可能。因为简单要求纯真,你没有天使般的心,那么音乐中天使般的美感,就容易被你弄巧成拙。如同年少时,总在甜水或可乐中找到最美的滋味,但人到中年,却终于在淡茶甚至白水中品出味道,有一丝苦有一点甜,这个时候,才真的在可口的同时可乐一下。
演奏巴赫如此,听巴赫也有这种要求。我喜欢并不意味着我就是它最好的听众。恰恰相反,在它简单到真正优美而又空灵的境界中,恰恰听出自己内心的纷乱和错综复杂来。可有趣的是,音乐继续前行,时间久了,你也会如慢慢登山一样,一步一步找到清凉与透气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澡。
那么,是古人幸福还是我们幸福?生活简单幸福还是物质充分保障的现代化更幸福?
你的答案是什么?
达明一派
我有达明一派所有的CD专辑,也有他们的磁带全集,但在其中,与我曾经相依为命的只是其中一盒磁带。为此保留至今。
这是一张粤语专辑,而且居然真是当初内地的正宗引进版。当然,达明一派也是香港八九十年代最火的乐队组合。甚至在我的看法中,整个华人世界,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组合可以超越他们,甚至接近都很难。而这并不是我作为他们一个歌迷的非理性判断。当然,您可以反对,这是音乐迷的自由。
198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中,离上班走向社会还有一段时间,这是我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然而这段日子特殊,不仅对我,也对于这个国家。这种特殊使得茫然之感充满内心。幸运的是,那段日子有达明一派的这张专辑在。
为什么会是达明一派这张专辑停留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开始只是以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太闹,在家里放,左邻右舍就别过日子了;但仔细一想并非如此,《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在前几个月已经完成了它对我们的关照与共振,而现如今,同龄人已经散去,我离开人群回到北方的草原小城去过自己最后一个暑假,继续摇滚是孤独并危险的。于是,一张别人根本听不懂到底在唱什么的粤语专辑再合适不过。然而,我又想,这不过是一段文绉绉的说辞,更真实的原因,在于这盒磁带当中的情绪与深藏其中的不安,如此准确地击中了当时正处于生命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境地的自己。
比如一种看不清前路的迷茫与未知的心情,在歌声中,即使已经“kiss megoodbye”,但依然要问:“你还爱我吗?”在1997年越来越近的情况下,《末世情》的歌名就像是一种表达,达明一派担心香港“这个璀璨都市是否光辉到此”,而歌名却叫《今夜星光灿烂》。还有那首伟大的《石头记》,仿佛从《红楼梦》中来,其实都来自现实,“丝丝点点计算,偏偏相差太远……”还有寓言般的《十个救火少年》,一场大火的面前,有的退却有的临阵逃脱,而最后的勇敢者葬身火海……
这一切,不过是达明一派为回归前的香港所写,机缘巧合,在那个特殊的春夏之交后的暑假里,深深地完成了与一个二十一岁大学毕业生的内心暗合。而我猜想,那一段日子,也许有不少独处的年轻人,与我同样在面对达明一派,面对这个璀璨时代是否光辉到此的迷茫!
整整二十年后,2009年的一个时尚派对中,还学不会走红地毯的我第一次遇到来自香港的梁文道,美酒美女觥筹交错中,我们像是局外人,于是,我和他提到那段日子,提到“达明一派”,提到了《石头记》。作为《石头记》歌词创作团队“近念二十面体”中间的一员,梁文道惊讶地睁大着眼睛,好奇地听着我诉说。二十年前,他十九岁,在炎热的南方,或许会迷茫于香港与自己的未来;而我,二十一岁,在中国的最北方,同样听着达明一派,却是一样地迷茫。
二十年后,北京,我们谈笑风生。
然而有些事,永远无法忘记。
平克·弗洛伊德《迷墙》
说到国外流行音乐界,除去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个我注定无法绕开的名字之外,对我影响和震动最大的,当属迷幻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别的不说,他们七十年代的一张专辑《月缺》,在排行榜上连续待了741周,跨度达到惊人的十六年。而二十多年后,在北京,我用几乎一个月的工资——205块,买了原装进口的《月缺》专辑,震撼与感触长久持续。
与平克·弗洛伊德“热恋”中的出格事并非仅此一件。1995年,第一次去美国,用极其有限的美元买回他们伦敦现场演出的录像带,让同行者大为不解。而回到北京之后,为与同道者分享绝对“大片”,自己借到两台录像机,
开始为友人复制。那一个晚上,边录边看边佩服,我与同好之人估计很难忘却那个发烧之夜。
当然,这注定是一个过渡的夜晚,录像带的光辉岁月并没有持续太久,这之后,VCD、DVD、DVD9,估计还有接下来的蓝光或其他什么,平克·弗洛伊德的收藏将持续下去,虽然在今天,我几乎已很少再听再看,但其中的一切,早已融入血液之中。
平克·费洛依德的音乐电影《迷墙》是摇滚音乐史上一部开历史先河的伟大制作,甚至拉开了之后MV的大幕。除去音乐本身带来的震动,还包括思考,对现实的批判以及画面、构思的集大成。《迷墙》始于他们《月缺》之后的专辑《墙》,用电影化的方式来表达一张专辑,在当时,石破天惊。这其中,充满对战争对大人对教育对人性的反思,过程充满鬼斧神工的创意,丰富了人们的思考,并几乎为未来的相关创作,搭起了一道无形却无法超越的“迷墙”。
1990年,柏林墙倒塌,平克·弗洛伊德的主创在柏林墙的废墟上,上演了现场版的《墙》,如先知一般,将他们的传奇推到极致。
迷他们的时候,正处于刚刚转行到电视的阶段,愤怒与理想时常陷入无从表达的沮丧,于是,被平克·弗洛伊德上了一堂又一堂印象深刻的课。它们,也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长激素。文字到此,我仿佛依然听到《月缺》刚开始时,那充满诱惑的心跳声。
于是,后来,我成了他们的推销员和宣传员,只要看到刚刚走进电视圈的年轻人,我几乎都会对他们说上一句:“一定要看《迷墙》,看了,就知道电视应当怎么干,就知道,一个人的想象力可以行走多远。”
然后偷偷地猜,或许,看过《迷墙》之后,他们也会走入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世界。
不过,不是看了《迷墙》的人都会做电视做好电视。要不,中国电视应当好看得多。
《永远的未央歌》
这是一张2005年,台湾音乐人为纪念民歌三十年而举行的大型演唱会的DVD,在台北诚品书店的一个角落里,我找到了传说中的它,然后,心跳加速,并见证了之后它在大陆的充满泪水与激情的观看之旅。
时间太匆忙,一转眼,台湾校园民谣已经走过三十多年的时光,由于两岸特殊情况造成的延后效应,台湾的校园民谣至少在大陆又多影响了一两代人,成为海峡两岸不同年龄段人们共同的青春记忆。
这场纪念演唱会,汇集了从杨弦到侯德健、从蔡琴到潘越云以及胡德夫、马兆骏、李建复等诸多歌者,时隔三十年后,他们又各自唱起《乡间小路》《美丽岛》《龙的传人》《如果》《梦田》《忘了我是谁》《橄榄树》等成名作,大多原人原唱,却比过去有更大的感动。因为歌者和我们都走过了三十年,不再年轻。看了这场演唱会,我们才知道,原来《龙的传人》中“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这句歌词,当时主管宣传的宋楚瑜怕引起洋人的不满,给改成了“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我们还看到,大家一起纪念离去的梁弘志;当然,你还可以看到现场那些人到中年的观众们,台上唱台下和,仿佛三十年前。
然而,这里最珍贵的,却是那些依然纯真的民歌旋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和困扰,也有着每个时代特有的幸福与骄傲。那个时代也该有那个时代的污点,可为什么在歌声中听到的全是干净?或许最值得夸耀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有这样的歌声为青春作伴。
介绍这张DVD给于丹看,一天之后,发过来长长的短信,是一边看一边哭时的创作。
给陈晓卿看,凌晨时分,老兄将演唱会后面的纪录片全部看完。
在我们家“老男人”聚会的酒后看,到现场快结束时,听着蔡琴与现场观众一起互动的大合唱《恰似你的温柔》,大家跟着齐声合唱并挥洒热泪……
这种感动依然在持续。虽然我们知道,台上的歌者,三十年再聚,歌声已经不复三十年前那般清亮,他们老了,然而听者不也同样如此?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再被这些旋律打动,那么,这些歌便会成为我们这一两代人生命的暗号,随时接头并唤醒沉睡的时光。
那天演唱会,在台北的剧场外,聚集了成千上万人在聆听。其实,从那天开始,在更远的地方,也聚集了更多的听众,成为永不离席的聆听者,并永远热泪盈眶。
……
仿佛才刚刚开了个头,就不得不收尾,有依依不舍,因为写它们的时候,就是在写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时光匆匆,一路上很多的事都淡忘了,可与那些好听好看的东西相逢时,曾有的感动却相隔越远越清晰。当然,除去依依不舍,还有太多的对不起,因为,在以上的文字中,没有提到的好东西还有很多,有的小众太过私人化。比如我特喜欢电影《怒火风暴》,看过的人也许不多,还有《逃离拉斯维加斯》也是我的最爱之一。还有的没写到,是因为各种文字已经太多,比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或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它们都曾经影响过我。再比如,关于《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自己就写过太多。还有的就是仅仅属于我自己,横看成岭侧成峰,不一定写了让人痛快,因此,写出来的绝不代表全部,甚至只是一个片段的记忆,在记忆里没被记录于此的,或许同样甚至更加珍贵。
人生还长,之所以还可以忍受很多白日里的痛苦慢慢前行,就在于你知道,前路中,还有很多好看好听的。
经常听到人们说:真遗憾,我知道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可是太忙,没时间。我总是替他们可惜,如果时间不是“浪费”于好听的与好看的,人又怎么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时间又有何意义?“忙”,才是一种对生命的真正浪费。所以,还是放轻松,慢慢走,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