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评审时代 心照不宣的造假游戏背后
大学老师领着学生造假,说起来挺像人咬狗,但在我们中国,早就不是新闻,我们大学生出身的媒体从业者们,两年前就知道了。一般来说,造假,都是单位内部的事,尽量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便于保密。大学造假,虽然也是学校内部的事,据说也很忌讳外人知道,可是,造假的动静太大,涉及人员太多,开大会小会层层动员,就差没用大喇叭把造假的事喊出来,因此,想让大家不知道都难。
造假是为了迎接高校的本科评估。显然,评估检查什么,各个高校事先都知道,虽然按道理检查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但是学校为了过关或者得优,从前做的不够的,要补,做错了的,要改,没有做的,要做。因此,教学计划没有的,要补,座谈会没开过的,要补,教学改革没做的,也要补,学生作业没有的,补,实习报告没有的,补,试卷改得不合格的,重改,如果连试卷出的就不符合标准,那么老师就得带领学生给已经毕业的学生重新答卷,最惨的是缺学年和毕业论文的,老师不仅带领学生要重做,而且要逐步填写进度表、论文周记和撰写英文提要。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如果哪个教师负责的造假工作不达标,就按严重教学事故论处。有的学校,为了给评估专家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连校园的气氛都造假,专家进校之后,校园里树荫下、街椅上,从前卿卿我我的恋人突然人间蒸发,一律换上了捧书苦读的莘莘学子。
造假不稀罕,稀罕的是,多数大学造假造得都相当粗糙,相当拙劣,几年前的试卷,几年前的论文、实习报告,纸张和字迹都是簇新的(据说现在已经有大学学习古董贩子,把假货用药水加以熏蒸,这是后话),评估专家都是久在大学里混的人,按说一眼就能看穿(其实不用专家也一样看得清楚),可是,这么多学校评估下来,硬是就没有什么西洋景被拆穿过。造假的和看假的,彼此心照不宣,好像在玩着逗你玩的游戏。评估的结果,大体上也跟预定好了似的,凡是名牌大学,一律为优秀,差一点的,就是良好,不及格的,就是几所职业学校。一般院校,把专家伺候得再好,想拿优也难;专家就是再不满意,也很难把名牌评成良好以下。
既然如此,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干嘛闹得大学鸡飞狗跳,老师半年乃至一年什么都干不了,累得精疲力竭,带领学生一起作假,不惟斯文扫地,而且令学校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毁于一旦呢?当然,也有为评估辩解者说,这样可以让学生早点适应社会,如果此说当真,我们的大学最好应该开一门讲骗术的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从监狱里请些个中高手,来当兼职教授。
显然,评估之意,并非真的本科教学检查,无非借此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控制,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不可能是所有大学的主管部门,但是有了评估,以及类似的各种评审检查,任你哪个大学,都得乖乖地跟着我的指挥棒走,我出一招,无论多么荒唐,大学都得跟着折腾,其实被评估的大学也知道,一所全日制的大学(职业学校除外),无论办得怎样不堪,不大可能真的被枪毙(这样的话,会引起另外的麻烦)。大家卖力气地造假迎评,无非是要得一个过得去的分数,就像现在许多评比一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凡是参评的,就是优秀,优秀上面再加一二三等奖,最佳者,一般都是好几个。
如果说,其他的评审,比如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之类,像是定期扔出一些骨头让大家来争抢,那么,本科评估,则是一种强化行政主导的“杀人游戏”,人是不可能真的被杀掉的,但紧张的气氛却会出来,在紧张中,大家不知不觉就范听话,疲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当然,也顺便把前阶段各个大学“大跃进”粗制滥造的痕迹抹掉了,回过头来可以跟那些不知趣的批评者算账——谁说我跃进来着?
诚然,目前高校教学状况如此之差,本科教学评估应该做,但是,这个工作只能由社会上中立的(甚至可以请国外的机构)调查机构来做,而不应由教育主管部门来包办。目前这样大张旗鼓、声势浩大的行政主导的评估,说得难听一点,只能是一种基于权力技术的扰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