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忠勇战将——上将杨勇 第四节

4.宋希濂大吃一惊!面前这位含笑的“年轻人”竞是大名鼎鼎的“勇猛战将”杨勇!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杨勇依然勇猛过人,是第二野战军闻名的虎将。

1945年11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成立,杨勇担任了司令员。7纵下辖3个旅,1.6万人。从1945年底到1946年初,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杨勇率领7纵连克鲁西南的郓城、巨野、嘉祥3城,得到军区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通令表扬。

1946年4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停战谈判达成的协议,在关外首先向东北解放区发起进攻;在关内则积极向各解放区周围调集军队,进行局部性的进攻和蚕食推进。从6月底开始,国民党军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内战。

为了进行自卫战争,杨勇带着第7纵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拼杀在冀鲁豫战场上。

首先,参加了陇海路汴徐段自卫反击战。在战斗中,杨勇把运动战和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结合起来,这在当时是对付国民党军队最有效的作战法。杨勇率部经过13天的奔袭,攻克砀山,并协同3纵队围歼国民党军181旅及29旅1个团。为粉碎敌人的进犯,在定陶战役、巨野战役、鄄南战役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敌整编第3师和师、47师各一个旅,接着又参加滑县战役,巨金鱼战役、豫皖边战役,歼灭了大量敌人,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霸占冀鲁豫、打通平汉路的计划,有力地配合了山东、苏北我军的作战。

1947年3月,第7纵队与从晋察冀归建的第1纵队合编为新的第1纵队,杨勇为司令员、苏振华为政治委员。

到了1947年7月,全国战局发生了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率先于6月底突破黄河防线,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杨勇率领1纵强渡黄河后,按预定计划将郓城驻敌包围,于7月7日黄昏时发起总攻。由于总攻前杨勇做了深入侦察,掌握了敌情,选择了敌人防御薄弱的西门作为主攻方向,采用集中兵力、火力先突破一点,尔后扩大战果的战法。经一夜攻击,全歼了国民党军的两个整旅,生俘敌副师长理明亚以下8500余人,毙伤敌2000余人。

郓城战斗的胜利,为正在进行的鲁西南战役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1纵获得军区通令嘉奖,并记大功一次。

在部队向大别山挺进时,杨勇率领1纵和中原独立旅,经过22天的长途艰苦跋涉和激烈的战斗,粉碎了大量敌人的前堵后追,连打9仗,攻克7座县城,跨越陇海路、黄泛区,渡过沙河、淮河等8条河流,行程600多公里,于1947年8月底到达大别山北麓河南的罗山地区。9月,杨勇指挥1纵在商城以西的中铺歼敌58师一个团2000多人,并将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吸引到大别山的北麓,有力地保障了3纵、6纵队在大别山南麓皖西、鄂东地区的快速展开。

进人10月,杨勇统一指挥1纵、中原独立旅和6纵主力,在2纵4旅的协同下,于广济地区的高山铺一带,组织伏击战,全歼尾追的国民党军第40师师部及3个旅,并计126万余人。这一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大别山区军民的情绪,提高了军队在无后方条件下作战和山地作战的信心,解决了部队过冬物资,对大别山区斗争局面的好转和重建根椐地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为在大别山区站稳脚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2月中旬,杨勇又率1纵挺进淮河以北、沙河以南的淮西地区,协同豫皖苏军区开辟息县、临泉、正阳等10余县的工作,成立了豫皖苏第4分区,使大別山区和豫皖苏区连成了一区,扩大了解放区活动范围。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后,杨勇率领1纵,在张公店地区歼敌181师5000余人,俘敌55军中将副军长兼181师师长米文和,后又率部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激战三天三夜,迟滞了敌人近12万人的进攻。随后又参加围歼战,经过九天九夜的激战,直至淮海战役取得全胜。

1949年2月,杨勇升任人民解放军第5兵团司令员。4月,率兵团参加渡江战役,向大西南进军。到了11月,解放了贵州,随后人川作战。杨勇手下这时有三个军:第16军、第17军、第18军,第17军留驻贵阳,第16军和第18军入川作战。第16军和第18军都是能征善战的部队,在入川途中,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敌人如鸟兽散。

第18军155团团长阴法唐在进军途中获悉国民党湘鄂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正率7000余人逃窜。当即率部迂回,截住了敌人的退路,经过1小时的激战,歼敌4000余人。宋希濂率领残余人员向龙池逃窜,我139团继续追击,终于追上逃敌,生俘了宋希濂。

宋希濂是黄埔军校的优等生,在国民党军中也箅是一员悍将,沙场征战二十多年,胜多负少,最后却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其沮丧心情可想而知。后来他曾写下这样的回忆:

“我在大渡河沙坪被俘之后,随俘虏队伍经峨嵋被送往乐山县集中,一路上,思前想后,万念俱灭。一想到自己数十年横枪跃马,未曾战死在沙场,却落到了今天这种可悲的境地,心里便感到一阵阵痛楚……”

“当我们拖着无力的脚步踏进乐山县城时,远远就看到有不少解放军战士站在城门外,大约有一连人,等我和身后十几个将官到他们跟前时,押送我们的排长,让我们十几个人站在这一连人前面,这时,一个身背照相机的解放军干部出现在队前。我一看,立刻明白这是要给我们这些将官拍照,目标自然要以我为主要对象。我思想上很反感,心里极为不快,心想,反正你们把我抓来也难以活命了,还照什么相!如果你们拿去报上登出,人家看到我们这些人这副狼狈样子,昔日的声威岂不荡然无存了。要死也要死个骨气,决不能丢这个脸!……”

“第二天早上8点多钟,门口停留一辆吉普车,点名叫我一人上车,说是解放军司令员找我谈话。我部下一听,都感到发慌,为我担起心来。我也感到事情有点蹊跷,默默地看了看这些跟我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部属,心里一阵发酸,深感对不起他们。于是,我向大家点了点头,箅是最后的道别,然后转身向院门口的汽车走去。”

宋希濂当时的心情极为矛盾,他又怕死,又要拿出军人不畏死的“骨气”。怀着复杂的心情,他上了汽车,来一所中学校园里,随后被领到个相貌很看年轻的军官面前。这个看模样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军官穿着普通战士服,脸上露看笑容。他见宋希濂进来,放下手上的公文,指着桌旁的椅子说:“请坐。”

宋希濂打量着对方,猜测他的身份。就在宋希濂满腹狐疑,胡思乱想时,一个倒开水的战士对宋希濂说:“这就是我们兵团杨勇司令员。”

宋希濂大吃一惊!面前这位含笑的“年轻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勇猛战将”杨勇!

下面是宋希濂和杨勇的谈话。

杨勇这时发话了,他对宋希濂和蔼地笑看说:“宋将军,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我们在湖南时曾研究过,并非没有争取你起义的可能。有几个人,一是你的大哥,还有几个是你的朋友,其中有个姓段的,还有个姓刘的,他们当时准备到湖北恩施去找你。但还没等他们找到你,你已经带着部队向西退了。此后,大家彼此赛跑,联系不上,也只好听事态自然发展了。”

说到这里,杨勇停了一下,看到宋希濂听得很入神,便又接着说,“话又说回来,现在事情既然已经这样,对过去的事,你也就不必计较啦!你先安下心,考虑一下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好好改造一个时期,将来到北京去,看看我们共产党掌握政权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杨勇和宋希濂谈了1个多小时,耐心细致地讲了共产党对待战俘的政策,要他相信共产党的政策,好好改造。最后,杨勇送他出来时又诚恳地说:“宋将军,我们的工作人员很年轻,不太懂事,请你不必计较。”

宋希濂一听这话,就知道是指昨天照相时发生的事,想不到这么点小事,很快就传到兵团司令员耳朵里了,本来是自己不诚心,可杨勇却检查他们自己,宋希濂心里很感动,觉得解放军确实了不起。

这就是杨勇,除了其勇,还有其诚,不但折服对手,也令对手叹服。

成都战役结束后,杨勇接到野战军邓小平政委电话指示,要他回贵州主持工作。

1950年1月2日,杨勇率兵团前线指挥部等机关工作人员,从彭山县启程,经乐山、荣昌、重庆,回师贵州。这一支由2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满载着西南军区发给的军用物资,兼程而进。

杨勇坐在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赠送的一辆黑色轿车上,行驶在车队的中间。担任这次行动警卫的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分坐在几辆卡车上。

车队行进的路线,杨勇已经走过三次了,可以说很熟悉,有许多还是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如四渡赤水河、两占遵义城、设組娄山关,当年真是抢关夺隘,一路血战通过的。这一次可以说是凯歌高奏,得胜回朝。沿途经过城镇、驻军部队,都热情接待。

车队到了遵义后,得知贵阳军政各界将要举行盛大集会,欢迎杨勇司令员凯旋,欢迎省主席杨勇主政。大家听了非常高兴,巴不得立即飞回贵阳和战友们见面。第二天很早就上了路,车队一出了城,就加快厂速度。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一个被称为“三道拐”的险峻路段,遭到了土匪的伏击。

当时情况十分危险,路的左边是陡峭的山岩,右面是大深沟。车行至这里,只能减慢车速,逐一通过。土匪正是利用这一险境进行伏击。匪徒们依仗着人多势众,已占据有利地形,气焰十分嚣张。

指挥部作战参谋很快查明,这股胆敢明火执仗的土匪,是“反共救国军靖黔先遣司令部”的人,由国民党军副师长宋泽指挥,他是一个惯匪出身,曾任过国民党新站乡乡长、刀把镇镇长、“黔北督导区”特务组组长。人民解放军解放贵州后,他为了执行谷正伦的“应变计划”,先携枪隐蔽,尔后进行暗中活动,胁迫群众,把遵义地区的25股土匪纠合一起,组成这股反动武装。这次,是宋泽通过隐蔽的特务人员探听到杨勇回黔的消息,企图在他盘踞的川黔公路凭借险要地形,埋伏重兵,来一个突然袭击。

面对突然出现的敌情,杨勇神色自若,泰然处之。他在这条路上打过许多恶仗,闯过道道险关,这点土匪,他并不担心。虽然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并有人数上的优势,但只要认真对待、沉着处理,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杨勇指示立即给附近驻军发电,要部队火速增援。手下的人马只要能坚抟和敌人对峙,敌人就不敢贸然上来。

杨勇同时还考虑到与土匪纠缠时间长了会延误贵阳的欢迎大会,让大家久等,他决定马上冲出敌人的伏击地,赶回贵阳参加会议。

兵团副参谋长潘焱建议用小轿车吸引住敌人的火力,请杨司令换到大卡车里,由警卫人员掩护,强行通过。

土匪的射击目标果然被黑色轿车吸引住了。三辆卡车则趁机开足了马力,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冲出了敌人的伏击地段。

这一次遭土匪伏击,虽然有惊无险,但却给杨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说: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在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地点,经受了一次意外的考验。

大难不死对于杨勇来说已经多次了,敌人的子弹至多在他的身上穿个窟窿,很难打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