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国介入 轰炸鸭绿江
这些电报在太平洋两边熙来攘往,促成这种现象的主题——轰炸鸭绿江桥——终于在11月8日付诸实施,舰载和陆基航空兵从朝鲜半岛两面的海洋向鸭绿江沿岸的内陆进行了攻击。针对物资堆集处、铁路的军用终点站、道路和桥梁的轰炸效果极好,但从实际意义来看,这些轰炸也几乎毫无用处:中国的野战军不是靠汽车和铁路开进,而是把武器和补给背在背上步行。
对鸭绿江桥进行轰炸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禁止飞越中国领土的限制使轰炸江桥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充满危险的。正常的轰炸方式应该是由B-29轰炸机沿着与江桥平行的航线向正北方向飞行,投弹后急转南下。但是,为了避免进入中国空域,飞行员被迫很困难地拐个弯,即与江桥呈直角地接近目标,并时刻使飞机保持在弯弯曲曲的主航道的南侧。中国人在北岸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火炮,其火力把B-29飞机赶到了2万英尺以上的高度,它们在那里又会遭到米格-15战斗机的攻击。
空勤人员在这种束缚下干了几天后,发现这样做根本行不通,因此很多人决定不予理睬这一命令——这是朝鲜战争中保守得较好的秘密之一。诺埃尔·帕里什是一名飞行指挥官,从空军退休时任准将。他的结论是,按照这种苛刻的要求,炸毁江桥必须付出重大代价。因此他命令他的飞行员径直向北飞,在飞抵北朝鲜边界时投弹,然后急转弯向南飞。
这种方式必然要使B-29飞机深入中国领空数英里之多。因此,护航战斗机也必须这样做,以赶走共产党的米格飞机。飞行员们都严守秘密,这种违反军令的行为一旦暴露,就可能将他们置于一位一丝不苟地执行限制条令的军官的指挥之下,而这很可能给他们带来死亡。帕里什并未就违犯军令的做法认错。按照他的推算,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会指责美国飞机侵犯“满洲”,因而他宁愿去挽救他的飞行员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