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菩萨思想
菩萨慈悲觉有情,菩提心切行愿深,
愿在大千世界中,广种福田不惜身。
——那烂陀
在佛法中,有三种觉悟(bodhi)方法可达最高果位。修行者可根据自己根性,采用其中之一。它们是:声闻(savakabdhi),独觉(paccekabhi)和正等正觉(sammasambodhi)。
声闻菩提是为佛弟子的觉悟,原意为闻声者,也就是阿罗汉(意为应供者或无欲者)。求证阿罗汉果之人通常寻找一大觉导师的指导。只要经觉悟导师的稍微指点,有道德修证的求法者就能在觉悟之道上奋发上进。例如,舍利弗尊者仅仅听了阿示说尊者的半个偈子,当下即证初果。悲惨地失去所有亲人的的般陀车罗,遭受痛苦的折磨,因注视冲洗自己双脚的河水而证得阿罗汉果,幼稚的乔达弥曾哀求佛陀救治她已经死去的儿子,她因观想被吹熄的灯烛而证圣果。小般陀卡四个月背诵不了一个偈子,后来,他在手中放了一块干净白布,在日光下,双眼紧紧注视其上,因此而得阿罗汉果。
证得圣果之后,阿罗汉即以自己的言传和身教,奉献自己的余生,服务其他追求安隐之人。他首先自己清净,然后努力向他人讲授自己已经求证的佛法,使他人清净。一位阿罗汉要比一个没有觉悟真理的世间凡夫更有能力讲解佛法,因为他所讲说之法源自于自己的体证。在崇高的阿罗汉理想中,没有一点自私,因为只有断除了一切形式的自私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要想成就阿罗汉果,自我愚痴和自私等是一些必须被抛弃的障碍。佛陀时代以及以后的所有富有智慧的善男信女都获益了此殊胜因缘,今生就证达觉悟。
独觉是在没有任何外来助缘的情况下,具有高深证见者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证得的觉悟。这样的圣者被称为独觉。因为他没有能力讲授自己发现的佛法,净化和服务他人。尽管如此,他以道德感召众生。
独觉只在佛法不复存在时应世。在一特定时期,不同于圆满觉者。独觉者数目不限。虽然说现在劫乔达摩佛陀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仍在佛劫之中,因为佛陀的教导还清净无染地存在。因此,没有独觉者在这个时期出现。在《经集》中的《犀牛角经》中保藏一些辟支佛的嘉言。下面收集了一些智慧妙语。
1.放下杀生屠刀,不伤害一切众生,不惜儿子朋友,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2.由爱生起亲密,痛苦也由此而起。认清情爱之恶,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3.应赞叹友爱,应与上等之人和同等之人为伍,以无过为生,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4.物欲享受五花八门,甜蜜醉心,以多种形式引诱人心,认识它们危险,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5.战胜一切冷热,饥渴、风日,蚊虫和毒蛇,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6.如同狮子一般,不因任何声音而颤抖,如同风一样不执著于网孔,如同莲花不被污泥染污,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7.应时修习慈悲喜舍和解脱,不被世间所阻碍,如同犀牛漫游四方。
圆满正觉者为了修证究竟,最为慈悲,是晓知一切,至高无上的觉者。证得此种菩提者被叫做三藐三菩提觉者,意为圆满自我觉者。他不仅通过自己努力和智慧觉悟了真理,而且向追求真理者讲授佛法,使其清净,把他们从这轮回不停的生死中救度出来。与辟支佛不同,唯有一尊圆满觉者在一特定时期出现于世,如同有些树只开一朵花。
求证三藐三菩提觉者名为菩提萨埵。在此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这种菩萨理想是人们可以想象得出的最为崇高、最为美好的精神境界。又有什么能够比奉献和清净一生更为高尚的呢?
在此娑婆世界轮回的有情希望度化他人,达到最终圆满,人们可自由追随菩萨道。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求证佛果,这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批评家们认为菩萨理想是为了对抗闭塞、平静和冷漠的憎伽生活。这仅仅暴露了他们对真正佛法的无知。
后期的梵文经典《出世现观庄严论》,是对《般若波罗蜜经》的再注疏,其中写道:
“诸大声闻弟子(sravaka)获证两种菩提,或有余,或无余,内心恐惧,因为他们没有大悲和大智(uru—karuna—prajna—vaika—lyena)。因前生命力的终结,才有可能进入涅槃。事实上,(小乘圣者)仅见到相似火灭之涅槃,不再轮回三界。但是,当他们世间生命结束时,阿罗汉往生到不动界(anasravadhatu),佛法最为清净之地,恒常深入三昧,依莲花为生(padmaphutesu—jayante)。此后,阿弥陀佛及其他佛陀如同日升中天,唤醒了他们,令其祛除余下的无明。因此,诸阿罗汉再创精进,求证无上菩提,虽然他们身住解脱,但他们应现(于有为世界),甚至行化地狱。如此积聚成佛之功德,他们成为众生之导师(佛陀)。”
这绝对是一荒谬的论调,彻底地背离了佛陀本怀。
阿罗汉是否自私,一切众生有无必要求证佛果。度化其他众生,这些问题一直被争论着。有人或许会问:“成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使他人成就阿罗汉,达到度化他人的目的?”若果真如此,则逻辑结论就是佛果本身培育成全了自私。这是十分荒诞的。
不容置疑,佛果为三种理想中最高最贵,但是并不是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这一最高理想。肯定地,不是所有科学家都能象爱因斯坦和牛顿那样,必须有些普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世界。
巴利语菩提萨埵(bodhisatta)是由般若或觉悟(bodhi)和致力于或旨在于(satta)这两个词构成的。因此,菩提萨埵意为致力于,或旨在智慧或觉悟之人。梵语应为bodhisakta,但比较流行的用法是Bodhisattva,意为智者,或求证成佛之人。
这一名词一般用来形容求证菩提之人,但是按照意思,严格来讲,它只应该用来指那些决定成就无上佛果之人。(1)
从一个方面来讲,每个众生皆是未来佛,因为求证佛果不是特别受到恩惠之人的特权。
应该注意的是,佛教徒不承认在有情内部有一需要开发的神圣火花,因为他们否认了创世者的存在。但是,他们注意到一个人的内在能动性和创造力。
佛教也否认了聚结一切经历,永恒转世灵魂的存在。佛教假定在过程中有一具相似性的强大生命流的存在,而不是什么所谓人之根本的不变灵魂。
作为人,悉达多太子以自己的意力、智慧和慈爱证得佛果。每一有情都能证得这一圆满最高境。任何一个人只要作了一番必要的精进努力,都可以希求导师的修证,这是佛教的一个特性。佛陀从未把成佛看成是自己的独有权。这不是一种进化程序。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无需他人的帮助。佛陀没有诅咒人类,没有把他们说成是罪恶之人,相反地,而是给予他们希望,指出他们的本性是纯洁的。他鼓励和启迪人们仿效自己,而不是挫伤他们,制造卑贱的情结,独自保留佛陀的尊贵。
菩萨不一定是佛教徒。我们或许可以在今天的佛教徒中发现慈爱的菩萨,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崇高追求,也可以在其它宗教徒中找到菩萨。
三种菩萨
根据佛教,菩萨种类有三,即:智慧类(pannadhika),信仰类(saddhadhika),精进类(viriyadhika)。此三种类型的菩萨与印度的静虑瑜伽,般地瑜伽和业瑜伽相应。
智慧型菩萨少信仰而多精进;信仰型菩萨少精进而多智慧;精进型菩萨少智慧而多信仰。这三种品质很少圆融和谐地结合在同一个人身上。乔达摩佛陀被认为属于智慧型者。根据经典,智慧型者在短时间内成佛,信仰型需要的时间较长,而精进型所需时间更长。
于礼敬偶像相比,智慧型菩萨更注重于智慧的修证,多修习禅定。他们总是在理智地指导之下,从不接受盲目的信仰,从不自己降服,不为经典和个人的奴隶。他们喜好寂静禅修,默默地在其清静之处施放强大的意念,以道德度化痛苦中的人类。
虔敬或信赖之信心在信仰型菩提萨埵中具有绝对优势。把信仰作为助缘,他们取证佛果。这些菩萨对礼敬偶像很感兴趣。佛像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启迪性和感召力。
应该明白的是,佛教徒不是礼拜佛像,他们礼敬佛像所代表的佛陀,意想佛陀的功德。他们越是如此观想沸陀,越是敬爱他。这就是佛教为什么没有谴责这些外在的礼拜形式。但是,切身修证应受到真正的赞叹,并且是绝对的殊胜。枯燥的理性必须加上信仰之味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即使如此,它也必须是在智慧的光照之下,因为过份的信仰有时也许会带来不利因素。
精进型菩萨总是寻找一切机缘为众生服务,没有再比积极的奉献更能让他们快乐之事。“对他们来说,度化就是快乐,快乐就是度化。”他们将不会感受到快乐,除非不停地行化。正如斯里兰卡国王僧伽菩提所说:“他们的血肉之身就是为了世界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生命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一切众生。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切菩萨的主要特点。
菩萨坚持不懈地精进努力,但不是象奴隶而是象主人,不希求名利,一切兴趣爱好只在服务度化。别人是否知道他们的忘我事迹,这并不重要,也毫无关系。他们对赞扬和毁谤不加任何计较。
在这些公正无私地为他人服务中,他们忘记了自我,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这种行为能救度其他有情众生。
在度化他人中忘记自我的菩萨应该修习慈和悲(metta—karuna),从而达到非同一般的高深境界。
菩萨祝愿世界美好和幸福,爱一切众生,如母爱其独子,把自己看成是与大众一体。对于他来说,最为幸福的事就是把一切有情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对众生来说,他好似一个母亲,父亲,朋友,老师。
“自他平等,代其受苦的精神构成了菩萨的悲悯”。当他如此知见之时,他抛弃了我见,明了自他不二,以善报恶,不经要求,帮助那些曾经亏待过自己的人,因为他知道“宗教导师的力量就在于忍辱”。
“受人辱骂,他不辱骂他人;受人攻击,他不攻击他人;受人恼怒,他不恼怒他人。他的宽忍永不退缩,如同大地母亲默默地承受一切。”
[注]
(1)罗斯?戴维斯教授在《佛教的本生故事》中写道(xxxiv):“有一个宗教罗曼史,名叫巴拉姆(Barlaam)和乔斯福(Joasaph)”。一个印度王子接受巴拉姆的劝化而成为隐修者。读者将惊奇地发现,这一历史来自于佛教,乔斯福福就是称呼改了的佛陀。乔斯福一词就是菩提萨埵的滥用。乔斯福用阿拉伯写成则为扬达沙陀(Yudasatf),这是由于阿拉伯语字Y同B的混淆,它应是菩提萨埵。《宗教和伦理百科全书》,第七卷,第567页。